风寒感冒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一个症状,又是一个疾病。大人有之,小儿更是多见,稍有延误,极易发展为哮喘。 按:《伤寒论》第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喘,或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小青龙主之。 《伤寒论》第41条: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主之。 本方是治疗外寒内饮的主要方剂,临床上但凡咳、喘、痰多清稀有泡沫,舌淡苔白滑者,有无表证,皆可使用。 加减:如喘甚可加杏仁(婴儿不宜);兼有热象可加黄芩,桑白皮;痰多可加苍术,厚朴,陈皮。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神仙也怕脑后风”。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的先辈认为,“风者善行而数变 百病之长也”。也就是说,风邪是导致百病的罪魁祸首。“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头顶之上,唯风可到”,风邪可谓是无处不在,无孔不入。而后脑又是最薄弱的地方,风邪很容易从此处侵入人体的内部,轻则伤风感冒,严重时会导致中风瘫痪。风府配风池为人体筑起一道坚实的“防风墙” 古人称雷电之神为“列缺”,寓意为“天上的裂缝”,而肺经也正是从列缺穴这里分支进入阳明经脉的,所以列缺穴中经气很凌厉。“头项寻列缺”,由于列缺通于阳明,所以主治头面部疾患,可防治咽喉肿痛、口眼喎斜、半身不遂、牙疼、咳嗽气喘等。 古人称雷电之神为“列缺”,寓意为“天上的裂缝”,而肺经也正是从列缺穴这里分支进入阳明经脉的,所以列缺穴中经气很凌厉。“头项寻列缺”,由于列缺通于阳明,所以主治头面部疾患,可防治咽喉肿痛、口眼喎斜、半身不遂、牙疼、咳嗽气喘等。 外关为三焦经之络穴,通于阳维脉,还具有解表祛风、活络止痛的作用。天气变化很多人容易伤风感冒,会出现发冷、发热、鼻塞、头痛等症状。 尺泽穴归属“手太阴肺经”,有清热和胃、通络止痛、止咳平喘等作用。 【天突穴】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任脉。阴维、任脉之会。别名:玉户穴,天瞿穴。 【主治病症】咳嗽,哮喘,胸中气逆,咯唾脓血,咽喉肿痛,舌下急,暴喑,瘿气,噎嗝,梅核气。 ![]() ![]() |
|
来自: 华华YHBH0207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