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国最好吃的大学,农大又火了!

 恰恰365 2019-05-13

最近同事刷大众点评“觅食”的时候

一个大学食堂引起了她的注意

北叔仔细一看,这不是农大么?


号称拥有帝都第一高校食堂

第二名字竟然是“中国食堂大学

不仅有校园里能种菜、酿酒、烤面包

各个食堂大厨们还时不时联合起来

举办个土豆文化节

带你见识土豆的“花式吃法”

怪不得农大能这么火!

不过恕北叔直言

农大最厉害的可不只有食堂

和北叔一起去逛一圈就知道了!

其他学生照书养,农大学生照猪养。在农大读书,每天都过着滋润的日子,因为这里有太太太太多好吃的食堂!

东校区·公主楼

所谓公主楼就是女生宿舍楼,宿舍楼下一二层是食堂,索性就叫公主楼食堂。是农大东校区人气最高的食堂。

公主楼的一层基本上算是半自助,有近30个窗口。几乎都是用银托盘盛着的菜,荤素都有,价格合理,刷卡消费。学生时代简直是一张校园卡走天下,网费伙食费通通都刷卡~

公主楼二层食堂便是传说中的“帝都第一高校食堂”,菜品不仅种类多,色香味俱全,荤素搭配得十分健康营养,惊艳味蕾!基本全靠自助,自己看好哪个拿哪个~

从北京烤鸭到铁板牛排,从烤冷面到寿司,早上的清汤挂面到宵夜的麻辣香锅……超~~~多菜式,大开眼界!感觉吃一学期都能不重样!

除了正餐当然还有果汁类,没想到的是居然还有饭后甜点和水果!最重要的是,这里的菜品远远比外卖的便宜,就算吃撑也花不了多少钱~

琳琅满目的美食不仅喂饱了农大学子的胃,还让每一个外校朋友都深深折服。公主楼二层的食堂对外开放,工作人员贴心地把菜盛在小盘子里,大家自己拿好想吃的菜,统一在就餐入口处结账,可以微信也可以支付宝~

东校区·第三食堂

既然有公主楼,当然也有王子楼了~与公主楼遥遥相望的就是王子楼了,而王子楼的“地下”则是农大的第三食堂

位于地下室的第三食堂由两个部分组成,较大的环型食堂区的炒菜类味道好,较小的西侧食堂有味儿正的兰州拉面、羊肉汤,晚上还供应烧烤、炸串宵夜等。由于就在宿舍楼下,男生早上吃个早饭,晚上吃个夜宵特别方便~

东校区·第四食堂

第四食堂,平时都叫研楼食堂,就开在研究生公寓的楼下。

第四食堂一直是一个低调的存在,但绝对吃一次就难以忘怀。而且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便宜!中炒很下饭,而且经济实惠,点三个菜一般不会超过10元。

西校区·颐园

农大西校区的食堂分为“颐园”食堂和“和园”食堂,颐园食堂共三层,和园食堂共两层,食堂每层都排有特色小吃和各地风味美食。

其中颐园食堂二层和三层(简称颐二、颐三)是对外开放的哦,可以使用现金支付~

东校区里保留的苏联风格楼群,西校区的现代风情,农大的美,是古朴与现代并存!

童话里走出的艺术校区

走在东校区的小路上,身边是苏联风格的建筑楼群,随便走走就好似从现代走入旧时光。农大的东校区,仿佛是从童话里走出来的艺术校区。

而作为东区最早建筑之一,第二教学楼体现着朴素、简约的特色。只在外墙用突砖装饰,使建筑物显有沉郁顿挫的韵律。在树木的掩映下,历史感与现代感在此刻交融。

这些具有年代感的建筑,使得农大也成为了不少电视剧钟爱的取景地!而农大的学子们也将学校戏称为“二里庄影视基地”。

如果你看过《甜蜜蜜》《金婚》《幸福有多远》《人间正道是沧桑》……这些电视剧的话,走在农大的校园里,也许还有一种穿行在一部电视剧中的感觉。

除了苏式建筑群,东校区还有超多必打卡“景点”,随手一拍都是大片!

充满现代感的新图书馆,看起来气派宏伟,大约有6.8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已经成为了不少来农大闲逛的小伙伴们的打卡新地标~

绝对不容忽视的体育馆,可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摔跤比赛场馆和北京残奥会坐式排球比赛场馆,曾在奥运会期间诞生18块金牌呢!

伫立于第一教学楼前面的小花园中,由“琉璃砖”砌成的水塔,现在却被绿叶萦绕着。听说这些攀附于水塔上的爬山虎,在秋天的时候变会变成红色,别有一番韵味。

还有藏在校园树林里的紫色建筑,好似一处“秘密花园”,与周边建筑不融合却也不突兀。

比公园还舒适安静

相较于东校区的古朴,西校区除了更现代化,环境也更加的闲适安逸。红色的建筑在绿树和蓝天的映衬下格外醒目。

北叔和小伙伴去的时候,还是上课时间,校园内的学生很少,只有旁边草地上淙淙的水声,和楼前“吃草”的小动物相伴。

虽然没有东校区的特色建筑,但西校区也有不少让人眼前一亮的景色。爬满绿植的红墙格外鲜明。

色彩斑斓的运动场上,似乎也能找到当年活力四射的自己。

走得累的就在亭子里歇歇脚,看着来往的学子们,体会农大独特的校园氛围。

而现在恰好赶上农大校园中月季和芍药盛开,大朵大朵明亮的颜色,让每一个来到农大的人都倍感愉悦!

农大作为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过了百年的发展和积累,农大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农学、生命科学、农业工程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和优势的研究型大学!

百年名校的历史沿革

1898年,中国近代意义上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 ——京师大学堂建立,1905年,作为京师大学堂八个分科大学之一的农科大学开始筹建,这是形成中国农业大学的最早源头。

图:中国农业大学官网

1914年2月,农科大学独立,改组为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

1923年3月,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改为国立北京农业大学。

1928年,农大改为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

图:中国农业大学官网

1946年10月,北京大学在北平复学,于原北平大学农学院院址重建农学院。北京大学农学院汇聚了一大批学界才俊,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院系体制,为当时全国农业院校之冠。

中国农业大学的第二支源头是清华大学农学院。1921年,清华学校开办农科 。

1934年 ,清华大学创办农业研究所。

1946年,清华大 学复员北平,以农业研究所为基础,正式成立农学院。

图:中国农业大学官网

中国农业大学的第三支源头是华北大学农学院。学院前身是1940年中共中央 创办的延安自然科学院生物系。

1943年,延安自然科学院并入延安大学,1944年 ,自然科学院生物系改为农业系。

1948年7月,农学院随之改为华北大学农学院。

1949年9月29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北大学三所大学的农学院合并,组建成新中国第一所多科性、综合性的新型农业高等学府。

图:中国农业大学官网

1995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农业大学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成立中国农业大学,成为一所规模更大、学科设置更趋综合化的新型农业大学。

如今的中国农业大学共设有18个学院,涉及农学、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医学、哲学等9大学科门类。

2017年9月,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生物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草学9个学科入选一流建设学科。

2018年,农业科学进入ESI世界前万分之一,仅次于荷兰瓦格宁根大学居全球高校第2位,成为首批20所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之一。

2019年,农大的农学与林学学科进入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前10名,较2018年上升6名,成为中国大陆高校进入前10名的4个学科之一。

“中国食堂大学”可不是白叫的,不光食堂好吃,校园里能搞种植,还能酿酒烘焙煮咖啡。农大的生活有多有趣,没经历过的永远不会懂!

上课时间,别的学生在教室里读书,农大的学生在酿葡萄酒、制作酸奶、烘0焙面包、制作香肠……

别的学生在自习室里奋战,农大的学生在牧场照顾初生的牛宝宝。

午后时分,别的学生在宿舍里谈天说地,农大的学生在校园里“掘地三尺”。

当别的学校在过传统节日时,农大却开启了一个只有在农大才能过的“土豆文化节”,用最简单易得的食材——土豆,做出了一道集色、香、味于一体的盛宴!

在农大,你还能经常看到这样的“庞然大物”。嗯……你坐拖拉机头,我站拖拉机尾,超级拉风。

除了这些,农大还拥有中国大陆诞生的第一支橄榄球队!20多年中,农大橄榄球队和主要由农大师生组成的国家队在国内外各大赛场都收获了骄人的战绩!

以及世界首家,也是中国唯一一个饲料博物馆!

这就是中国农业大学,从典雅的教学楼,到美食汇聚的食堂;从数不清的实验室,到校园内的一草一木,每一个细节无不透露着农大的气质!

聊起农大,你想说些什么?

对农大学子来说,这里更像一个家,无论它在百年光阴中几番变化,只想说:如果有下辈子,还当农大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