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词汇专题】《孔雀东南飞》中“渠会永无缘”的“渠”解释为“他”,根据何在?

 芷蘭亭 2019-05-14

转自网络

《孔雀东南飞》作为“乐府双璧”之一,是语文教科书的保留篇目,但是诗中刘兰芝对兄长说的一句话“渠会永无缘”,各版本的教科书多避而不提,原因就在于“渠”字难以注解。人教社新版本高中教材里虽然给出了“渠,他”这样一个注释,但是没有提到它的读音。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汉语常用字典》里给出了“渠”的两个读音,五个义项。
qú,(1)人工开凿的水道;(2)第三人称代词,他;(3)渠魁,古代称敌对方面的首领。
jù,(1)通“遽”,就;(2)通“讵”,岂。
王先生等人认为,“渠”在做“他”这个意思理解时,也是读qú。查《辞海》,也是这种看法。
“渠会永无缘”的“渠”到底是什么意思,读什么音呢?
将《古汉语常用字典》或《辞海》给出的义项代入句子中,“渠”理解为“他”是合适的、贴切的,没有其他的选择。那么“渠”是不是读qú呢?我想,如果到怀宁方言中去寻找答案,也许就能找到正解。
小时候,伙伴们一起玩耍,难免有一些磕绊,回去后,长辈多会问起因由,而我们这些小不点的话常是“kié家kié和kié家kié打架,kié家kié说kié家kié打kié家kié,kié家kié说kié家kié打kié家kié,到底是kié家kié先打kié家kié,还是kié家kié先打kié家kié,不晓得。”知道是哪两个小孩打架的长辈,能明白kié指的是谁,而不知道的,则只能听得一头雾水了。现在,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年轻一代口头已经很少有“kié”了。
在怀宁方言中,kié就是他(她),他(她)就是kié,没有二解。kié写成汉字,就是“渠”字。“渠会永无缘”之“渠”应该读成“kié”,而不是“qú”。《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与《辞海》将“渠“的”他”这个义项放在“qú”这个读音名下而没有给出“kié”这个读音是有问题的。
我们不妨来看看两本字典在将“渠”理解为“他”这个意思时给出来的两个例子。
“《三国志·吴书·赵达传》:女婿昨来,必是渠所窃。”(《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全唐诗·寒山·诗三百三首》:蚊子叮铁牛,无渠下嘴处。”(《辞海》)
注意第一个例子,“吴书”,赵达是吴人。注意第二个例子,“寒山”,是吴人。而怀宁古属吴。
喜欢诗歌的不妨看看朱熹的《观书有感(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渠”,她的意思,不能理解成“水渠”吧。朱熹,徽州人。徽州属于吴方言区。
喜欢戏曲的不妨听一听黄梅戏,唱词中,kié(渠)可真不少听得到。黄梅戏,安庆的地方戏。安庆,旧称怀宁。
汉语的说与写是两个体系。秦始皇书同文后,全国的书写体系统一了,说则不然。俗语“十里不同天”说的就是相近地方的人发音都不同。但说与写并不是老死不相往来,如书写本身就是以一定的方言为基础的。作家在进行创作的时候,由于受到所在方言语系的影响,于是在文字上留下了地域的痕迹;或者为了某种需要,有意使用了方言。《孔雀东南飞》最初的传诵者应该是怀宁人,而文人在再创作时有意识地保留了符合人物特点的语言特征,“渠”这个方言用字就这样在诗中保留了下来。

在给古汉语词语注释的过程中,一些注家对一些词语采取回避的态度,如果换一种思路,到方言中去寻找答案,也许许多疑难能迎刃而解。


渠将底物为香饵,一度抬竿一个鱼。——唐•杜荀鹤《钓叟

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唐•杜甫《遣兴》

    使我不成眠,为渠滴清泪。——唐•唐彦谦《宿田家》

    蚊子叮铁牛,无渠下嘴处。——唐•寒山《五言律诗》

   “虽与府吏邀,渠会永无缘。”《孔雀东南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