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玛雅文明的兴起与衰落原因

 Ztiger1980 2019-05-14

玛雅文明

在第四纪的最后一次冰河期,由于高纬度陆地上积累了大量的冰川,海水减少了,海面下降了大约130~160米,白令海峡成为陆地的一部分,成为亚、美两洲的通道。当时以猎取猛犸、鹿类为生的亚洲东北部猎人尾随这些动物穿过白令海峡大陆桥来到了美洲,也许是捡取海岸边丰富食物或兼猎海豹、海象的族群穿过了白令海峡大陆桥,成为美洲远古文明的始祖。

南美洲和中美洲发现了不少古代骸骨的年代比北美洲所发现的最古老的骸骨更久远,而且体格与东南亚的爪哇人种更相似,有人认为最早的原住民可能是透过海路,自东南亚通过南太平洋不同的海路到达中、南美洲。

现在逐渐风行的说法是综合了以上两种观点,认为北美洲以及部分中、南美洲的原住民是通过白令海峡陆桥迁居到美洲的北亚居民后裔,而其他的中、南美洲的原住民则有可能是自太平洋诸岛迁居而来的马来人后裔。

印第安人经过两万多年的分化,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民族和语言,并产生过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等美洲文明。其中的玛雅文明就是分布于中美洲的一种虽然处于新石器时代的生活,但在天文学、数学、农业、艺术、文字等方面有较高成就的热带丛林文明。

玛雅文明的兴起与衰落原因

玛雅文明全盛期疆域,分布于现今墨西哥东南部、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和伯利兹。图中左上角的半岛就是犹加敦半岛,半岛北部就是玛雅后期文明所在区域。

西元前1500年~西元300年是玛雅文明形成时期,发明了历法和文字,形成了纪念碑的设立习惯,也开始了大型建筑的建设。约4世纪-9世纪,发展成许多个农业密集的、城市集中的城邦,其中最大的城邦有10~20万居民。玛雅区域人口密度的增大和人口数量的增多,促使文明发展速度提高,文明发展程度提高,玛雅文明进入辉煌时期,这表现在文字的使用、纪念碑的设立、建筑的兴建及艺术的发挥等方面。最为显著的遗迹是建于宗教中心的金字塔,和伴随它们的皇宫,还有雕刻石板,这些用象形文字写成的石板主要描述宗谱,战争胜利和其他的成就。

玛雅文明的兴起与衰落原因

玛雅人雄伟壮观的金字塔,这可是在没有坚硬金属工具的情况下产生的。

九世纪开始,古典期玛雅文明的城邦突然同时走向衰落,到10世纪至11世纪末期,曾经繁荣的玛雅城市均被遗弃,并被丛林所覆盖。

约9世纪~16世纪,在玛雅南部丛林文明衰落的同时,犹加敦半岛北部热带草原兴起以了奇琴伊察城邦为首的一些玛雅城邦,这是南部玛雅丛林文明的继承者。由于玛雅北部的热带草原玛雅文明区域,没有完全继承南部的丛林文明成果,以及北部草原区域只有相对曾经的南部丛林区域较少的人口数量或较低的人口密度,这导致北部草原玛雅人发展出来的生产力水平或文明繁荣程度不如曾经的南部丛林玛雅人。奇琴伊察城邦政权于公元1221被推翻,继之以玛雅潘为首的城邦联盟。1441年,玛雅潘政权因内乱而瓦解。当哥伦布在西元1492年到达美洲大陆时,玛雅人地区实际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16世纪时,被西班牙所灭。

由于没有金属武器,这导致城邦战争的能动性比较弱,杰出城邦或杰出人士难以有效发挥能力,这导致面积并不大的玛雅区域从没有拥有一个统一的强大帝国,全盛期的玛雅地区分成数以百计的城邦,各邦在语言、文字、宗教信仰、习俗传统上属于同一个文化圈。

玛雅文明的兴起与衰落原因

玛雅人

由于整个美洲的大型野生动物被突然到来的较高智商的人类捕猎而逐渐灭绝,导致没有足够的机会驯化出温带大型素食野生动物,这导致印第安人几乎没有畜牧业,只是在南美地区有一种羊驼的大型家畜,但是其个体依然要比牛马小,类似亚欧地区的羊,除了牲畜畜牧的价值,而没有耕种或拉车的价值。这是整个美洲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大缺陷,这严重制约了美洲人类文明的发展。不能产生使用畜力的文明进化,比如,用畜力耕种,用畜力拉车。自然也进化不出有使用价值的轮子或车子,轮子的概念只在陶器以及一种小玩具等文物中出现,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实用化。大型牲畜还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对象,缺乏大型牲畜导致美洲难以产生畜牧业,这让美洲人类进化少了一个兼业或主业活动模式,降低了食物来源,特别是减少了肉类来源,这形成了印第安人食用昆虫的习惯。玉米与大米一样,蛋白质比例不高,相对小麦饮食体系,也需要较多其它蛋白食物供应,我国南方人是通过吃鱼补充蛋白质,印第安人是通过食用昆虫来弥补蛋白质的缺乏。不过,没有马匹,也导致没有游牧人口的出现,这降低了美洲农耕人口的威胁。但是没有大型牲畜的潜在危害还是巨大的,这导致印第安人没有类似亚欧大陆的瘟疫,这导致欧洲白人传播的瘟疫最沉重的打击了印第安人,这些瘟疫病毒主要是从大型牲畜身上起源的。

玛雅文明属于新石器文明,没有青铜器,更不用说铁器(有陶器和石器的制作),但是却创造了较为发达的城市文明。可以以石灰岩为材料建设大规模的阶梯金字塔祭坛,有神庙和陵墓的用途,也是天文学的测量、观测工具。掌握了较多的数学和天文历法知识,已经知道地球、金星等天体的运行规律。历法体系由三种历法组成:神历、太阳历、长纪历。数学采用二十进制,发现并使用了“零”的概念,并用到“亿”。使用独特的象形文字:玛雅文字。没有产生产生金属生产工具,也是美洲文明发展的一大缺陷,这也许是一种巧合,也许就是美洲特殊的地理结构或总面积不如亚欧大陆所致。没有那么多文明繁荣地,没有那么多人口,进化出制造或生产金属工具的概率就较低了。由于没有金属武器,这导致西班牙殖民者迅速摧毁了印第安人政权。

农民采用刀耕火种种植玉米及其他农作物,人们以玉米为主食,所以又称为“玉米文明”。玛雅人除了种植农作物,同时也打猎,这是肉食的重要来源,昆虫也是肉食的重要来源。玛雅人把指头肚大小的玉米棒子驯化成了胳膊粗的玉米棒子,玉米的被驯化成功,带来了丰富的食物,养活了众多的人口,最终酝酿了玛雅文明。玉米属于大型庄稼,其相对小麦、谷子、水稻等农作物,无论是成熟种子,还是植株大小,都相对玉米要小的多。高粱的植株大小有些类似玉米,但是其种子要小得多,其是靠数量赢得产量。大豆的种子大小有些类似玉米,但是其植株要小得多。大型庄稼特色的玉米带来了耕种或收获的方便,可以完全手工操作,在我们这里现在部分农户还是如此。用手工点种玉米,手工掰包谷,手工剥玉米,这是我小时常干的农活,我的同事现在回家还在剥玉米。大型庄稼特色的玉米生产模式,客观上导致了依靠手工劳动,只使用较为简单的劳动工具,就可以实现较高的农业生产效率,就可以获得较多粮食,就可以养活较多人口,就可以实现较大人口密度。有较多的人口数量或较大的人口密度,在较长时间内,必然可以产生较高的文明水平。这就是玛雅文明在处于新石器的生产工具条件下,却可以实现较为发达的社会文明程度的根本原因。一个基本的基础知识,古代文明的发展程度与人口数量成正向关系,与人口密度成正向关系,与发展时间成正比关系。

玛雅文明建立在玉米农业的根基之上,又受益于火山。火山灰落到地面,使土壤肥沃。玛雅文明的最大城邦蒂卡尔每平方千米400至600人以上,这在现代世界也是较大的人口密度。这得益于从高地传下来的火山灰的“灌溉”,只要几厘米厚度的火山灰就可使土壤肥沃数十余年。也许玛雅文明的衰落,与之兴起的原因是一样的。积累的火山灰也逐渐随着雨季的雨水而淋失,这导致土壤趋向贫瘠。高地森林植被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的加强,高地积累的火山灰也随之而下,来到低地平坦区域,暂时看来是加强了低地土壤的肥沃程度,使人口密度增大,带来了文明的迅速发展。但是这种发展不可持续的,待到高地万年积累的火山灰流失殆尽之时,火山灰之源就消失了,玛雅文明的繁荣时间就进入倒计时了。可见,破坏高地的森林植被是玛雅文明衰落的根源。

当然,没有更好的办法,真的,对于地域狭窄的中美洲,本区域人口不多,创造力自然不大,也很难获得外界的有价值技术或知识,自生自灭似乎是宿命。而类似气候状况的爪哇岛就幸运多了,其成为热带雨林绿色沙漠的例外,同样利用了丰富的火山灰,而水稻种植模式却是其没有步玛雅人后尘的主要原因。水稻种植是水坑模式种植,这极大程度的减少了雨水外流的情况,保持了养分,使其可长期的利用火山灰中可溶于水的灰矿物质。而玉米种植这种非水田模式就不太适合多雨的热带地区了,虽然玉米发源于热带多雨地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