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气”百度百科给出的定义是针对某种制作上的一种感观效果的描述,即工匠们对工艺器具及楼宇建筑上进行的雕凿、堆砌,所显示出来的感观效果。 用在书法上,“匠气”的意思应该可以简单的认为是书法家们通过各种技法的运用所创作出来的书法作品显示出来的效果。也就是说,“匠气”一词并没有对书法家本身具有贬义,之所以被文人墨客厌恶,是因为“匠气”的书法作品通常比较呆板、比较标准化、不够生动、灵动。 文人墨客心目中的书法应该如何呢? - 首先格调必须要高,宁愿脱离群众也不能失去格调。所以说傅山才会说“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而“匠气”的书法格调是不足的,虽然说“匠气”的书法技法上也无可挑剔,可是其千字一面,每个字的发挥空间非常的小,并且缺少变化,一幅书法作品还未写就已经可以知道其样貌,谈何格调?
- 书法必须能够承载作者的思想感情。还记得以前还未有手机的年代,大家收到信件的时候,看到上面熟悉的笔迹,见字就如同见到了寄信之人,寄信方的思想感情通过文字以及字迹多重的向我们传达意思。现如今大家很少写信件了,微信上面一条条信息虽然拉近了地域间的距离,却疏远了大家的关系,以前的信件是温暖的,现如今的微信信息却是冰冷的。书法作品与之相同,我们写出的书法作品如果都像打印出来的工整,一丝不苟,确实给人美感,让人看着舒服,但是其缺少个性,缺少思想感情,这样的书法是冰冷的,没有思想没有生命的,这也是“匠气”书法特点,文人墨客对此十分厌恶。
- 书法创作过程也十分重要。还记得著名歌星周杰伦说过一句话:你在打篮球的时候,投篮可以不准,篮球可以不进框,但是姿势一定要帅。我们书法虽然是以作品来表现,但是通过作品我们其实能够感知创作者的创作状态,是否精气十足,还是萎靡不振,有些书法者写字的时候十分谨慎,喜欢枕碗写,虽然达到了稳定的效果,但是缺失了精气,没有了活力,写出来的作品往往生动不足,刻板呆滞。书法家曾翔的作品可能争议比较大,特别是其创作的过程都是又吼又跳的,被许多同行批评为“小丑”,但是认真看过他的书法作品的网友能够发现,其作品风格可能并非你喜欢的,但其透过纸面传达出的热情和奔放是那些枕碗书法作品无法达到的。
“匠气“这个词语被用来形容书法家,是对这个书法家技法上的肯定,但却降低了其书法的价值,作为一名书法爱好者,我们初级阶段应该以“匠气“为目标,将自己的书法技法达到一定的高度,但是要时刻谨记,勿要深陷其中,要能进能出,等到你脱去“匠气“,你的书法可成。 欢迎网友们评论区留下你对“匠气“的理解,我们一起讨论,同时喜欢书法的朋友一定要关注我的账号,我们一同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