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1983 新官上任三把火

 五者自居 2019-05-14

杨松河

    1983年,我正值年富力强。为适应改革开放的发展形势,学校恢复学院建制,训练部新增设了科研处。我因擅长科研和管理,被任命为首任科研处副处长,因为只有一个处长编制,我实际上行驶处长权限。领导虽然看重我的能力和水平,但就是不肯任命我为处长。尽管如此,我掌握这份权力,就大胆履行处长职责。当时全国高校科研工作正处于恢复性苏醒阶段,我有敢为人先的勇气,上任后不顾资金短缺,抓住机遇就不肯放松,烧起了科研三把火:一是将学术研讨会制度化,年度化,会后即出版专业学术专集,内部发行。没想到此举为后来教员评职称扫清了不少障碍;同时,大胆外请国内知名学者来院做学术报告,全院师生参加,一下子把师生的科研热情调动了起来;二是积极向上级建议,成立《军事情报学概论》编写小组,写作班子是我亲自拟定的,还为写作班子配备了助手,筹措了经费和资料。这是我军首部军事情报学基础教材,为学研教学改革起到了重要作用;三是创办学报,在内部试刊基础上,抓紧向上级申请面向全国公开发行,1985年得到上级有关部门正式批准,于是《南外学报》成为全军第一份在全国公开发行的外语学术期刊。这个期刊后来改为《外语研究》,成为全国外语专业核心期刊之一。那时,我雄心勃勃,试探乘势筹办出版社(包括音像出版社)和研究所。如果让我继续苦干三年,也许这些设想有可能实现,当时全国兴起办刊物和出版社热潮。但不久,训练部领导换人。形势对我十分不利,于是我就以退求进,主动要求调离科研处,另辟蹊径,到教研室从事专业教学和研究工作。我因祸得福,避免了一场涉外政治错误的牵连,同时又找到了新的用武之地,做出了自己无愧于时代的应有的学术贡献。

    记得《南外学报》创刊后,为让广大师生有更多发表作品的机会,我们开设了学报增刊。我为首期增刊写了一篇文章,题为《耕耘好这片园地》,实际上是发刊词。最近偶然翻了出来,一看,连我自己都为之感动和自豪。真不知当时哪来的那股改革开放的锐气和豪气,堪称神采飞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