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基为劝阻王蒙出山竟写了一首长而浪漫的神话歌!

 秋鹄书屋 2019-05-14

杨基曾作《黄鹤生歌赠王录事叔明》,旨劝阻王蒙出山的。张光宾《王蒙年表》即以此诗及『正德姑苏志杨基传谓洪武二年放归』等为重要论据,暂将王蒙之官泰安系于洪武二年(一三六九年)。但若分析此诗及相关史料,此说恐难成立。杨基歌曰:

『君不闻眉山道士徐佐卿,化为黄鹤朝太清。还君金仆姑,留得千载名。又不闻穹窿小仙徐子贞,翩翩自称黄鹤生。炼形蓬莱山,凤臆紫燕膺。千有六百年,飞上白玉京。玉京锦贝阙,十二楼五城。娟娟万青娥,吹笙沓相迎。黄鹤生,骨相奇。金衣玄霜裙,纤指而洪髀。不饮华池浆,不啄青田芝。耻彼五色鸟,览德辉下之。浮丘不能招,八公不能骑。飘然从西来,不使上帝知。帝遣紫虚玄君魏夫人,夜乘白鸾来相追。琅霄顷刻九万里,追之不及鸾声悲。黄鹤生,请少留。尔为黄鹤舞,我为黄鹤讴。便须吹玉笛,登尔黄鹤楼。楼髙几百尺,见三岛十洲。琼珠金光草,铁网珊瑚钩。楼今已槌碎,瓦砾三千秋。黄鹤生,孰与俦。毋乘腰缠人,扶揺上扬州。扬州琼花已枯死,仙人不复来遨游。黄鹤生,钳尔口,毋紫泥书,寄与西王母。王母见尔笑,起作小垂手。黄鹤生,来尔听。昆仑十二峰,朵朵芙蓉青。上有翠羽箭,金镞孔翠翎。为我取之来,射此天狼星。坐令谈笑间,四海烟尘清。尔亦策尔勋,我为尔勒铭。更呼薛少保,图尔云台形。黄鹤不肯顾,长鸣掉头去。路逢铁龙君,亹亹道其故。龙君劝不止,竟触龙君怒。手挽黄鹤衣,醉叱黄鹤住。黄鹤不敢去,飞绕三花树。夜深铁龙醉不醒,黄鹤髙飞不知处。』

杨基为劝阻王蒙出山竟写了一首长而浪漫的神话歌!

此歌实际是以浪漫的神话来劝戒王蒙不要轻涉官场,大致写了四个场景:其一,写仙人徐佐卿、徐子贞精诚修炼得道,能自由化为黄鹤,能避开御箭之射杀,能升天见到极美的神仙世界。

其二,写骨相非凡的黄鹤突然一反常态,以作天外的凤凰为耻,观览人间的德辉而下界。他独自离开众朋友,飘然从西来,谁都没有告诉。这实际是写王蒙突然决定出山应新朝之征召。

杨基为劝阻王蒙出山竟写了一首长而浪漫的神话歌!

其三,写上帝遣紫虚玄君魏夫人连夜相追劝阻,随后王母也来相劝。这实际是写曾经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对王蒙的劝阻,因为元代道教炽盛,文人以修道为常。诗中的『紫泥书』本也特指皇帝的诏书。

其四,写黄鹤不顾而去,道逢铁龙君,铁龙君劝不止他而发怒,黄鹤有所畏,有所徘徊,但到夜深之时,黄鹤竟乘铁龙醉不醒时逃掉了。这实际是对杨维祯(号铁崖、铁笛道人,铁龙道人等,晚年又自号老铁)劝戒王蒙失败的细节的描写。

杨基为劝阻王蒙出山竟写了一首长而浪漫的神话歌!

通看诗中所描写的全部场景,作者杨基都是一种不在现场的状态,正与史志中所记他在元明之际的遭遇一致。明正德《姑苏志》杨基传:『杨基字孟载,其先蜀人,大父宦游江左而基生吴中,遂客焉。……王师下江南,籍录诸倍臣,基以饶氏客,安置临濠,旋徙河南,洪武二年放归。』《明史》所记的年代则要更明确一些:『明师下平江,基以饶氏客安置临濠,旋徙河南。洪武二年放归。』

杨基为劝阻王蒙出山竟写了一首长而浪漫的神话歌!

明师下平江占江南,为元顺帝至正二十六年(一三六六)十一月,从此时至洪武二年(一三六九)年被放归前,杨基都是一种被管制在外地的状态,他得到王蒙出山的详情应该是很困难的。而杨基与杨维祯为知交,杨基所居吴中与杨维祯所客松江很近便,杨基被放归,看望老友自是少不了,所以推论此诗作于洪武二年放归之后,应在情理之中。并且,通观此篇,仍是对王蒙的劝戒之意,拳拳之意可感。那么,也只能说明,此时(洪武二年杨基被放归后),王蒙仍在山东。该诗之主旨仍大致同于倪瓒诗之『故国何人赋招隐』,盼望王蒙早离凶险的官场(『山中』),『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

杨基为劝阻王蒙出山竟写了一首长而浪漫的神话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