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摄影中,曝光互易律是什么意思?

 蝴蝶夫人18buuw 2019-05-14

曝光互易律是指在曝光总量不变时,光圈、快门速度和感光度三者之间是一种此增彼减、可以互换的关系而且一级光圈、快门速度或感光度的变化对曝光量的影响都是相同的这就是三者间的关系,这关系就是摄影中所说的“互易”关系。

公式:总曝光量=光圈+快门+感光度

曝光量是决定影像成像质量的最关键因素,它是由光圈、快门速度和ISO感光度三者共同决定的。如果单独改变其中一个参数的数值,则影像的曝光量就会随之改变,画面的效果也会有相应的变化,这是由于三者各自对画面会起到不同的作用。如光圈能影响景深的大小,快门速度能决定动态物体在画面中的形态,ISO感光度数值的大小会直接影响画质。

当画面的总曝光量不变,而期望改变画面某一效果时,首先就需要改变三者中对应的某一项,这项的数值被改变后,势必会影响另外两项的数值,两项中至少有一项的数值也要发生改变。例如,如果期望得到大景深,就要将光圈调小些,这意味着整体曝光量减少了,为了达到与原来同样的曝光量,这时就需要通过降低快门速度或者提高ISO感光度来实现。

给大家列出了四种既改变光圈大小,同时又保持曝光量不变的办法。

原始拍摄参数如下:光圈为f8,快门速度为1/125秒,感光度为IS0200。为了让景深变小些,将光圈由f8改为f4,那么快门速度和ISO感光度如何变化才能保持曝光量不变呢?

总曝光量=光圈(F8)+快门速度(1/125)+ISO(200)

第一种办法:将快门速度提高至1/500秒(减少2级),感光度数值保持不变。

总曝光量=光圈(F4)+快门速度(1/500)+ISO(200)

第二种办法:快门速度保持不变,将感光度降至ISO50(减少2级)。

总曝光量=光圈(F4)+快门速度(1/125)+ISO(50)

第三种办法:将快门速度提高至1/250秒(减少1级),将感光度降至ISO100(减少1级)。

总曝光量=光圈(F4)+快门速度(1/250)+ISO(100)

第四种办法:将快门速度提高至1/1000秒(减少3级),将感光度提高至ISO400(增加1级)

总曝光量=光圈(F4)+快门速度(1/1000)+ISO(400)

之所以要改变光圈、快门速度或感光度的数值,为的是既能保持曝光量不变,又要对画面效果进行有效控制。这三者如何组合,取决于拍摄者最想体现的效果。当你想要大景深的画面效果时,就应该选择小光圈,然后再根据曝光量确定快门速度和感光度的数值。若想要用高速快门定格某一运动瞬间,或是用慢门表现运动物体的运行轨迹,那首先应该确定快门速度而光圈和感光度则根据需要确定。若既想要大光圈的小景深效果,又要使用低速快门,那就只能考虑降低感光度了。当然,这时还得看相机最低的感光度是多少,其能否满足曝光要求。

在这里跟大家说一下互易律是否存在失效的问题:

互易律失效是对胶片而言的,是指在有限的曝光时间范围内(大概是从1/1000秒至1/2秒左右),光圈、快门速度的1:1互易比值关系才成立和有效。当曝光时间超出了这个范围,也就是曝光时间更长或更短时,互易的比值就不再是1:1了。如果还按照原来的比值进行互易换算,那么过短时间的曝光会出现曝光不足,过长时间的曝光则会出现曝光过度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互易律失效不是指互易关系的失效,而是在相应范围内1:1比值的失效,但它们互易的关系还是存在的。

在数码相机中,光图、快门速度和感光度三者依然是互易关系,不存在失效的问题。由于数码成像是通过感光元件CCD或CMOS的光学电子感应原理,它记录的是光线的强弱信号,而不是通过曝光时间来使胶片产生化学反应,也就不存在因感光时间过长或过短导致的影像密度问题,因此教码相机在原理上不存在互易率失效的问题。就这一点而言,用数码相机拍摄夜景要比用传统胶片相机方便不少,因为不用考虑互易律失效的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