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解读

 WHC超级英雄 2019-05-14

关于作者

梅兰芳(1894年10月22日-1961年8月8日),名澜,字畹华。中国近代杰出的京昆旦行表演艺术家,举世闻名的中国戏曲艺术大师。

关于本书

《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是梅兰芳的口述自传,资料翔实,全书近七十万字。梅兰芳详细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艺术历程,他和他的合作者们,对发展戏曲的实践经验和系统思想。本书在中国戏剧界、文艺评论界具有难以替代的经典地位,是了解梅兰芳和“梅派艺术”的必读经典,也是一本精彩的文化名人自传。

核心内容

本书是梅兰芳艺术经验的精华,从非京剧爱好者视角,也能获得三个收获:第一,梅兰芳为什么能在大师辈出的京剧界建立行业领先地位?梅兰芳从被判定为“祖师爷不赏饭”到成为中国戏曲界第一人,除了家世、才能和勤奋,善于把握时代变化和京剧观众心理,用“移步不换形”的方式全面革新京剧,是制胜的关键。第二,梅派有什么特点?梅派最大的特点,是全面的均衡和规范。这来自梅兰芳对于京剧的认知。他认为,舞台艺术要平衡发展,“善用其长,不可过火”。他的标准是:走到舞台上,就要变成一件艺术品。第三,梅兰芳为什么能一直保持中国戏剧第一人的地位?因为他能够自己成全自己。无论在民族大义、金钱利益,还是人情世故中的小节,他都善于平衡和取舍。这使一批原本看不起京剧演员的社会名人对他刮目相看,鼎力相助。

本期我为你解读的是《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

梅,兰,芳,这三个字,对戏迷是是有魔力的,也是很神圣的。它曾经代表着许多人生活中最美好,甚至最重要的东西。对我们来说,这个名字等同于京剧,凝结着这门艺术的魅力。

这本书不是普通的名人传记,它在中国戏剧界保持着很多纪录。

先从基本的说起。第一,它的资料最翔实,篇幅也最长,全书有近七十万字。第二,它的影响最大。这本书是在20世纪50年代,梅兰芳在全国各地演出的间隙,每天和他的秘书许姬传一起回忆整理而成的。许姬传在梅兰芳身边工作了30年。梅兰芳题写的诗词,大部分都由他代笔。

这部回忆录的前两部,是边写边在上海《文汇报》连载发表的。当年,梅兰芳谈梅兰芳,是全社会最关注的热点。第三部直到1981年才出版。三部合在一起,就是我们今天手里的这本《舞台生活四十年》。

第三,就是它在梅兰芳戏剧理论里最权威的地位。你也知道,自传未必等于真实,写的往往是传主愿意留给公众的形象。但这本书不太有这类问题。梅兰芳谈的,是对京剧艺术更重要的事:他在用自己四十年的舞台经验,详细讲述了他和他的合作者们,对发展戏曲的实践经验和系统思想。换句话说,如果想听八卦,读这本书收获不大。为了尊重这一点,我也不会补充私生活的内容。

当初,别人劝梅兰芳写这本书时说,“您现在忙,以后只能更忙。将来更没时间”。这句话让梅兰芳很受触动,他知道自己有义务为中国戏曲留下这么一部书。这个决定,今天看来非常幸运。梅兰芳去世于1961年,享年67岁。对他自己,对京剧界和戏迷来说,都太匆忙了。

一般来说,这类理论总结和阐述的工作,是学者们做的,所以才可争议、可商榷。但由梅兰芳这位中国戏曲表演体系的构建者亲自完成,本书差不多就是只能被引用,很难被反驳了。我们听梅兰芳亲口讲自己的舞台生活,等于是站在他的高度,来俯视京剧的过往。

你可能要问了,要是我不听京剧,为什么要听这本书?我觉得,用半个小时,了解梅兰芳和京剧这两个中国文化里的重要标志,是相当划算的。而且,你应该会有兴趣知道,在京剧这个天才名家辈出的行当里,一个举世公认的不朽传奇,究竟是怎么写下的?

凡是戏迷,几乎都看过这本《舞台生活四十年》。所以,我就主要面向非戏迷来解读了。具体就是三个“为什么”:第一,梅兰芳是怎样学艺与成名的,他为什么能建立行业领先地位?第二,梅派为什么叫梅派,它有什么特点?第三,为什么梅兰芳能长期保持巅峰位置?

第一部分

下面,咱们就从梅兰芳学艺成名的经历,来说说第一个“为什么”。

梅兰芳在1894年,也就是清光绪二十年,生于北京前门外一个梨园世家。他的外祖父是有名的武生演员。祖父梅巧玲位列“同光十三绝”。“十三绝”是13位清末的昆曲、京剧名家,是京剧的奠基人。同时,梅巧玲还是四喜班的班主。我们知道,京剧的起源,是四个安徽戏班在乾隆年间进京,四喜班就是其中之一。

梅兰芳四岁丧父。他的伯父梅雨田是胡琴名家,但不善于理财。家里又经过八国联军的洗劫。在梅兰芳童年时,梅家早已经入不敷出,连老宅都卖掉了。

梅家是梨园世家,祖父的技艺要传人,梅兰芳是独生子。而且一旦唱红了,收入也很高,所以,对他来说,学戏是不能选的宿命。梅兰芳回忆说:“我是个笨拙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我不知道取巧,也不会抄近路。”这话不完全是谦卑,起码在他学艺之初,还真是这样。

梅兰芳从8岁起学青衣——我们后面用的都是传统的虚岁算法。开始学的是四句最简单的,他却花了很长时间也唱不上来,气得老师拂袖而去,说:“祖师爷没赏你饭吃!”这是京剧界的常用语,意思就是你完全不是唱戏的材料。梅兰芳成名后,那位老师在后台对梅兰芳说自己当初有眼不识泰山。梅兰芳笑着回答:“您快别这么说。不是挨您这顿骂,我就不懂勤奋苦学了。”

他后来又向青衣演员吴菱仙学戏。梅兰芳回忆,那时每天早上五点就要到城根去喊嗓子。午饭后要吊嗓子,练身段,学唱腔。晚饭之后念本子,也就是背台词。每段必须唱满三十遍。一天里,从睁开眼,除了吃饭睡觉,都有课程安排。

练腰腿基本功的方法,是在一张长凳子上放一块砖,踩着高跷站在上面,要站满一炷香的时间。冬天还到冰面上去练踩跷。梅兰芳当年很反感这种训练,觉得太严苛。但因为这样的基本功,他才能在六十岁时还能登台演高难度的武打动作。

梅兰芳11岁登台,演的是昆曲《长生殿》里的一个小织女。他一直记得那种兴奋之情,专门描述了鹊桥上插着许多喜鹊灯,喜鹊灯里点着蜡烛。三年后,他开始搭班演出,比他的同学都要早。梅兰芳说,这和他家里生活困难有关。而实际的舞台表演经验,也让他的水平提升很快。

京剧旦角分为青衣、花旦、刀马旦、老旦,当时都是专门的行当。花旦和青衣之间的分界尤其清楚,技巧体系也不一样。花旦的角色,都是年轻活泼的女性,重点在表演上,对唱工要求不高;而青衣演的是正派严肃的女性,重点在唱工上,对做工、表情、身段这类表演技巧就不太讲究。那时候青衣演员上台,往往就一直站着,脸上冷若冰霜,没有表情。老观众认为,遇到青衣的唱段,手里拍着板、闭着眼听的,那才叫行家,瞪眼看的那是外行。这个背景你得记住,它和梅兰芳后来对戏曲的改造关系很大。

梅兰芳的戏路很宽,昆曲、青衣和花旦都学过。因为个性沉稳,他不演花旦中的诙谐泼辣角色。在梅兰芳的几位老师里,名气和影响最大的一位,是号称“通天教主”的王瑶卿。当时有名的旦角,像梅、尚、程、荀这四大名旦,都向他学过戏。王瑶卿很早就想打通旦角表演和唱功之间的界限。梅兰芳后来的改革,就是继承了这种艺术主张。

但是,在成名和艺术成熟以前,梅兰芳还没有创新的资本。他那时候为了养家糊口,一年要演出三百多天。有时候一天得赶两三个场子,行话管这叫分包赶戏。不要说吃饭了,路上的时间都得精确计算,才能保证不误场。

梅兰芳的成名标志,是在1913年,20岁时应邀到上海演出。他当时挂二牌,是最主要的配角,相当于电影里的二号。包银,也就是出场价,每月1800块大洋。挂头牌的老生,包银是3200元。

梅兰芳在上海大受欢迎,争取到了演大轴 的机会。我在这里要澄清一个词,很多人以为“压轴”是指最后一个重头戏节目。其实压轴是倒数第二个,它字面的意思,就是压着后面的大轴。能演大轴在戏曲界可是个重要标志,它证明这个演员从此成了“头路角儿”,也就是整个剧团的主角,有单独的票房号召力,在艺术上能独当一面。

这次闯荡上海,其实也是冒险,要是唱砸了,回到北京可能会就此沉沦,被观众忘掉。梅兰芳说,“演员的命运,是观众决定的”。当年京剧演员的成名途径主要有两条,一个是成好角,一个是当好角。成角儿的意思,是稳扎稳打,从开场的配角演起,一点点儿提升位置,直到最后唱大轴。这样的地位,是从观众评价而来,根基稳固。梅兰芳走得就是这条路,成名以后很久,他都是参加别人的戏班拿分成。自己创业,也就是组建自己的剧团,是很久以后的事了。而当好角的意思,是一开始就自己组班,自己唱大轴。要是不能一鸣惊人,就从此一蹶不振。

梅兰芳的走红和挂头牌,除了自身条件,还有时代因素。1912年以前,北京不许演夜戏,戏台上不准点灯。到秋冬季节,等到最后的大轴戏开场时,台上基本上已经黑了。观众看不清扮相和动作表演。所以,前面说内行讲究听戏不讲看戏,也是有客观原因的。夜戏禁令解除时,正赶上梅兰芳刚刚成名。他在上海时,看到上海的戏台前都装了一排灯泡,没有遮挡视线的台柱子,感触很深。他为什么感触深?因为这就意味着观众能看清楚台上的布景、演员的表情和动作了。今后要想赢得观众,要在视觉效果上下功夫了。

另一个变化,是女观众可以进剧院听戏了。在当时的北京京剧界,梅兰芳和老生名家谭鑫培最有票房号召力。谭鑫培已经六十多岁了,远看就是个干瘪老头儿,不是内行听众,不懂得欣赏他的艺术。而梅兰芳是二十几岁的翩翩美少年,又是光彩照人的女装打扮。女观众们看到,用现在的话说,那是“完全没有抵抗力的”。

当然我们要明确一点,女观众多数不懂戏,并不说明梅兰芳水平不高。当时,梅兰芳的实力与地位,已经是业内公认了。很多崭露头角的演员,都设法拜在梅兰芳门下。梅兰芳收程砚秋为徒时,只有26岁,而程砚秋三年后就红了。

自身的实力和魅力,再加上时代和行业的变化这样的天时地利,让梅兰芳有了大规模创新的底气。

梅兰芳把自己的舞台生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是学戏和演出初期,也就是上面说的这个时期。第二是上演新剧的尝试期。也就是接下来要说到的时期。第三个是他出国表演的时期,这是梅兰芳奠定国际声誉的时期。但很遗憾,因为种种原因,《舞台生活四十年》并没有写到第三个时期。

这个尝试新戏的时期为什么这么重要?因为从此开始,就是梅兰芳在开辟,别人在模仿和追赶了。从上海回来以后,梅兰芳就一直在考虑京戏的未来趋势。

从1913年开始,他连续排演了几部根据新闻改编的时装戏,舞台布景、服装、身段都按照写实进行设计。这些戏取材于时事新闻,符合新观众口味。

除了时装戏,他还排演了《嫦娥奔月》《黛玉葬花》这样的古装新戏。另外,在创新的平台上,梅兰芳就绕过“合不合老规矩”的问题了。他可以把昆曲的表演舞蹈和京剧唱腔融合起来,使用全新的舞美灯光和化妆手法。在创新的过程中,著名的“梅党”,也就是一批社会地位很高的文化名人,开始聚集到了梅兰芳身边。关于“梅党”,我后面再具体说。

到1920年,也就是梅兰芳27岁时。他的拿手剧目和叫座戏里,已经是传统剧目、昆曲、古装戏、时装戏都有,行业地位基本不可撼动了。

在29岁这年,梅兰芳组织了“承华社”,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梅剧团。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是《霸王别姬》,编剧是“梅党”的主要成员齐如山。很多人看电影,都以为《霸王别姬》是传统戏,其实,它也是梅兰芳团队首演的。

承华社的演出,一直持续到1937年抗战前。我们都知道梅兰芳在抗战时期离开北京,蓄须明志,绝对不给日本人唱戏。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本书里,他对这段佳话,以及自己各类善行义举,都采取了避而不谈的态度。但他又特意记录其他演员拒绝为汉奸演戏的事迹。凡是对他有帮助的人,不管身份高低,他都一一列举。梅兰芳的品格与智慧,经常是藏在这些字里行间和空白地方的。

这本《舞台生活四十年》的叙述方式,是先描述梅兰芳当时在全国演出的情况,再回忆某个具体年代。梅兰芳解释他老年以后的演出动力时,是这么说的:“我偌大年纪还拼老命唱,是为生活吗?是为过戏瘾吗?这些推测猜对了一部分。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我有观众,他们对我有期望。前辈艺人的创作成果和许多宝贵的改进,今天渐渐湮没了。我得把自己的一点儿精华,拿出来供后一代年轻艺人参考。”

从这段话里,我们也能找到他的优势越来越大的原因。戏剧界对梅兰芳艺术的研究,已经很完备了。我们就从外部角度来看:我们刚才回顾了,梅兰芳的演艺生涯,正是京剧从保守旧技巧到革新发展的时期。梅兰芳的革新,叫“移步不换形”。不换形,就是保持传统技术的形式和精华;移步,就是跟随时代,吸收借用一切可能的因素。

你看,到这个时候,梅兰芳和同行的关系,已经不是竞争了。他既是传统技术的集大成者,又是拥有定义能力、遥遥领先的创新者,在不断地定义和拓展京剧的概念。一直到他的晚年,京剧界的各种“第一”,像第一个使用舞台追灯光、第一部京剧彩色电影,也都是由他率先尝试的。

第二部分

刚才我们简单介绍了梅兰芳的舞台生涯,说完了“为什么梅兰芳的优势越来越大”,也就是他的艺术地位问题。下面再来说第二个“为什么”:梅派为什么是梅派,它的特点是什么?

在艺术领域里问这种问题,能问倒不少人。要具体描述一位艺术家好在哪儿,是很麻烦的。审美感受是很难分析的。

说起来,梅派区别于其他表演流派的最大特点,其实是没有特点。这么说,你可能怀疑我在故弄玄虚。那我就换一个说法:梅派的特点是均衡和规范。很多戏迷说,梅派其实就是“没有派” 。单独看,好像没有极为惊艳的地方,但你就是挑不出毛病来。

一般来说,有特长,往往就意味着相应的缺陷。比如,程砚秋是京剧演员里的音乐家,唱腔极美,堪称独一无二。他年轻时身材瘦高,扮相还可以说是秀丽。但中年以后发胖,简直算得上虎背熊腰了。不过,我们前面说过,对青衣的评价,向来就有唱功优先的传统,这不妨碍戏迷对他的追捧。四小名旦里的张君秋,相对弱势是肢体动作等表演,也就是行话所说的做工,他特意嘱咐过弟子:“你们学我的唱,可别学我身上的表演 。”当然,名旦的缺陷,也是和一流演员之间横向比较,肯定还是超过普通水准的。

而梅派的各方面,或许不见得突出,但怎么比都落不下,是一种全方位的规范。这种效果是苦心建立起来的。梅兰芳说,“我对于舞台上的艺术,一向是采取平衡发展的方式,不主张强调一部分的特点。这是我几十年一贯的作风。”他说,再好的唱腔,每出戏只能用一次,这叫“善用其长,不可过火”。追求新奇取胜的方法,长时间是站不住脚的。

这个表演原则,应该是来自他对京剧的深层次认知。梅兰芳最喜欢的一副舞台对联是:“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细分析这两句话,首先传达了一个表演理念,就是要在“我”和“非我”之间,建立“像”的桥梁。也就是要给观众一个完整的体验,不能出现明显短板。所以,梅派的核心气质,就是圆润中庸,去掉有棱角的个性。把演员成功地融合进戏里,这才是完成了“我也非我”的效果。

梅派让人挑不出毛病,是因为梅兰芳用了几十年时间,把所有毛病都清除掉了。他年轻时演穆桂英,要扎硬靠,就是背上绑四面旗的那种舞台服装。上台以后总是下意识地低头,有明眼人给他指出来之后。他就特地请人在包厢里监督他,一发现低头,立刻就鼓掌——当年的剧院里,观众是只叫好不鼓掌的,台上很容易注意到。大约经过两三次,这个毛病就改过来了。

就拿好像是最属于天赋的外形来说吧。这好像是天生的,其实也不是。梅兰芳的“颜值”,是跟着刻意训练一起成长的。梅兰芳少年时貌不惊人,而且还是近视眼,肿眼泡,双目无神。这在京剧演员可是硬伤:化好妆以后上台,脸上只有一双眼睛是活动的,表情好坏全在运用眼神上。梅兰芳就开始养鸽子,每天盯着鸽子飞起落下,练出了一双顾盼有神的眼睛。他在舞台上的一颦一笑,都是高强度训练的结果。比如他的手部动作是一绝,就是借鉴了敦煌壁画的姿态。

所以,也有很多人不认为梅派没有突出特点。他们觉得梅派艺术的最大特点,在于一个“美”字。从形象、服装到动作,无一不美。这也有道理,梅兰芳说:“当戏曲演员装扮好了,走到舞台上的时候,他已经不是普通的人, 而变成一件艺术品了, 和画家收入笔端的形象是有同等价值的。”

梅派表演的细致和全面达到了一个什么地步?《宇宙锋》是梅派代表剧目里最难的一出,也是梅兰芳下功夫最大的一出。这出戏讲的是:秦朝末年,赵高为了嫁祸于人,派人偷了亲家匡洪的宝剑“宇宙锋”去行刺秦二世。秦二世见赵高的女儿赵艳容貌美,就想要立她为妃。赵艳容既恨父亲害了自己丈夫一家,又恨二世荒淫。就在家装疯,到金銮殿上去痛骂了秦二世一顿。

在本书里,梅兰芳差不多是逐个动作、唱腔地讲解了《宇宙锋》的表演。我们能看到:梅派的心法,已经突破了技巧的层面,深入到了复杂多变的内心层面。演员表演赵艳容时,必须既让戏中人赵高以为赵艳容真疯了,又让观众看出装疯的感觉,同时还要保持舞蹈姿态上的美。三者缺一不可。比如说,赵艳容在家装疯,姿势是摇摆扭捏的,通过缓慢的歌舞来表示她此时是试探性反抗。到了金殿上,动作要相应放大,以示不畏强权,旁若无人。有一次,梅兰芳演《宇宙锋》时嗓子不适,就在舞台舞蹈动作上多了些变动,掩饰唱的部分。但他很快就发觉,加强了身段动作,就是一种过头,破坏了梅派表演的均衡。

有位名旦说:梅大爷随便走几步,指一下,都好看。但你没法学,这是功夫到了家的关系。“移步不换形”的艺术原则,再加上这样兼收并蓄、不露锋芒的表演体系,“梅派”的艺术才是完整的。

说梅派,自然还要说传承问题。传统京剧界非常重视世家和家传技艺,梅兰芳虽然有很多弟子,但觉得梅家还是要有自己的艺术传人。他说:“京戏界演一个行当能传四代的,只有三家。”言外之意是:和他当初一样,保持梅家的地位,继承梅派艺术,也是他儿子梅葆玖的宿命。从这本书里能看出来,五十年代,梅兰芳在全国各地的演出,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和梅葆玖一起登台演出,在台上培养这位梅派传人。

第三部分

下面,咱们来说说第三个“为什么”:梅兰芳为什么能一直保持中国戏剧第一人的地位?

他在几十年里高开高走,一直保持行业第一,这是个奇迹。京剧界的竞争和淘汰率可是非常残酷,非常难以把握的,每隔几年就出一代新人,观众的口味一直在变。

前面说完了梅兰芳一路领先的艺术原因,我们再来换一个角度,说说他在人情世故上超乎常人的一面。你会发现,梅兰芳不是运气好,而是他能自己成全自己。

先来说说行业内部。要说人际关系的复杂程度,梨园界是出了名的。光有善良宽厚不行,光靠圆滑手腕更不行。一百年来,梅兰芳会做人,是业内外有口皆碑的,他的为人也和他的艺术一样,达到了化境。

在梨园行做人有多不容易?我先来讲一件事。梅兰芳刚成名时,有一次和朋友逛北京西山的戒台寺,路上遇到了谭鑫培。论辈分,梅兰芳要叫谭鑫培爷爷。于是就毕恭毕敬地上去问安。谭鑫培也微笑着说:“你这小子又赶到我这儿来了。”寒暄了几句,两人就分手了。

梅兰芳在路上越想越不对。我们前面说过,他这时的叫座能力,已经逐渐超越了谭鑫培。谭鑫培刚才那句话的意思,其实是说你最近追我追得太紧了。他反思,那段时间上的几部新戏,确实让谭鑫培的票房受到了影响。他说:“谭老板晚年不经常出台演戏。而我后面唱戏的日子还多着呢,不该如此咄咄逼人。”

按说,这是正常的演出现象,梅兰芳根本没必要自责。但在当年的京剧界,行业规矩同家族血缘、师徒人际关系,常常混在一起,分不了那么清楚,各种细节都要考虑。时隔三十年,梅兰芳还专门嘱咐许姬传:“一定要把这个教训记下来,让葆玖他们看看。”

关于梅兰芳如何提携后辈、照顾员工、雪中送炭的事情,他在这本书里也是绝口不提的。但却讲了一件祖辈的事情:他的开蒙老师吴菱仙为什么对他特别负责?是因为祖父梅巧玲的原因。吴菱仙当年在梅巧玲的戏班唱戏,家中遇到意外时,梅巧玲远远扔过来一个小纸团说:“菱仙,给你个槟榔吃。”打开一看,原来里面是张银票。班社里演员的戏份是固定的,所以要用不公开的方式补助他。梅兰芳说:我是靠了先祖忠厚待人,才得到老师另眼看待的。那么,他后来为什么一直那样做,也就不难理解了。

我们再说说他是怎么在行外成全自己的。这里主要说一下“梅党”。当时的京剧名家,背后都有文人出谋划策。但梅党的规模、能量和社会地位,绝对是首屈一指的。这些文化人既为梅兰芳编剧、排戏,也为他规划职业道路,提供各种社会资源。能把这么多心高气傲的高人聚集在一起,长期维持团队的友谊,别人不是不想,而是做不到。

比如说齐如山,他早年留学欧美,专攻外国戏剧研究,根本看不上京剧。而且他出身名门世家,所在的阶层也忌讳与京剧演员来往,特别是与旦角来往。齐如山起初只是随手给梅兰芳写了封信,指摘出他舞台表演的几个问题。没想到梅兰芳闻过则喜,立刻就改了过来。书信往来了很久,齐如山才和梅兰芳见面,从此就被梅兰芳的个人魅力和人格征服了。

齐如山列举自己推崇梅兰芳的几条理由是:第一讲信义。按照行规,京剧名演员演慈善义务戏是收钱的,唯独梅兰芳分文不取。第二是自爱。军阀们硬拉名演员一起吃喝、打麻将、招妓鬼混时,梅兰芳是绝不参与的。第三是有气节。有人找他去伪满洲国唱戏,理由是他的先祖梅巧玲受过清朝皇恩。梅兰芳的回答是:溥仪如今另成立一国,就是我们的敌人,我不能为敌人唱戏。过去宫里找演员唱戏,那是买卖性质,并没有恩惠。除了有气节,梅兰芳也有过人的社会经验,抗战时期,日本人对梅兰芳非常关注,设过许多陷阱,想迂回地骗他去唱一次,都被他成功地躲开了。

他的艺德和会做人,并不只是深通人情,而是像他的梅派艺术一样,上到最重要的大节,下到最细微的小节,都实现了完整圆融。所以,梅兰芳能始终站在行业顶峰,是因为社会各方面都希望站在那个位置上的是他。人人都说“得道多助”,在世俗社会中,“道”是什么?怎么一以贯之?很少有人理解和执行的比梅兰芳更好了。

总结

关于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我就为你介绍到这里,下面回顾一下要点。《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是梅兰芳艺术经验的精华,我们从外行的角度,也能获得三个收获。

第一,梅兰芳为什么能在大师辈出的京剧界建立行业领先地位?梅兰芳从被判定为“祖师爷不赏饭”到成为中国戏曲界第一人。除了家世、才能和勤奋,善于把握时代变化和京剧观众心理,用“移步不换形”的方式全面革新京剧,是制胜的关键。

第二,梅派有什么特点?梅派最大的特点,是全面的均衡和规范。这来自梅兰芳对于京剧的认知。他认为,舞台艺术要平衡发展,“善用其长,不可过火”。他的标准是:走到舞台上,就要变成一件艺术品。

第三,梅兰芳为什么能一直保持中国戏剧第一人的地位?因为他能够自己成全自己。无论在民族大义、金钱利益,还是人情世故中的小节,他都善于平衡和取舍。这使一批原本看不起京剧演员的社会名人对他刮目相看,鼎力相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