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摩山谷与香格里拉

 green20060430 2019-05-14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重尔.张望(来自豆瓣)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922504/

将近十天的空余时间用来读这本书。安妮宝贝的新书每次推出引发严重的两极分化已经屡见不鲜。但作为一个成熟理智的读者,需要做的,仍然是要相信自己的判断,但判断的前提,必须是先经过仔细阅读,阅读完进行拆解,剖析,最终再拿出自己的论断。不仅仅是对一本《夏摩山谷》,对每一本出于兴趣而阅读,觉得值得付出时间与心力,与之有缘的书,都应持有这样的态度。这是对创作尊严的一种诚意反应。

当然,我不觉得这是一本完美无瑕的书。但整本书从词汇的运用,叙述的讲究,到思辨内容的密集呈现,仍然强烈呈现出了属于作者独有的辨识度,无不体现了作者在其中所投注的巨大心力。能让人在每个字行中感受得到创作的尊严,在一切都在追求效率抛弃真意的浮躁环境中,已经极其难得。

说说书本身。读过觉得有四个关键词可以概括。无常,当下,慈悲,空性。

当然,佛教经典阐述的便是这个主题。所以看到有人单纯为了抨击作者,而别有用心指明作者是在洗稿某部经书。这个不经思考的论断显然十分幼稚荒诞。就好比说所有的文字作品都是在洗稿新华字典一样。《夏摩山谷》的重点并非在于这种结论最终的呈现,当然这个结论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作者为了铺陈这个结论成型的过程所作出的努力。小说里的人为何最终选择走上一条这样的道路。他们经历过怎样的挣扎,如何反省,如何顿悟。

经典中的理论如果不去亲身实践,其实一无所用。即便烂熟于心,倒背如流。你既要把它当做一种信仰,但是又得从中走出来,用亲身经历去论证。不然就变成了迷信,于自己反而成了一种禁锢。能不能走出来,则因人而异,需要智慧。

为了呈现她的思考与理论,安妮宝贝在新书中塑造了一些人物,甚至虚构了一个在夏摩山谷殊途同归的故事。有趣的是,每次作者的故事都会成为单纯为了抨击她的人所诟病的把柄。其中绝大多数来源于她的早期喜欢她的读者,误读的读者,及不懂阅读的读者。他们一旦发现安妮宝贝的新作中如果出现了与从前相似的元素,便会条件反射般地开始进行敏锐挑剔。他们的乐趣仅仅是来源于这个挑剔、指摘和抨击的过程。但不得不说,阅读如果止步于这个层面非常可惜。

纵观安妮宝贝的长篇创作,故事的弱化在后期十分明显。她自己曾说,一本书如果没有呈现作者的哲学观,可以说没有意义。这种写作的主题、态度和追求,很难让她仅仅满足于利用一个情节跌宕起伏的故事去俘获读者。这是她的执着,也是她的个性。而世界上确实也并没有一种用故事精彩程度来衡量小说好坏的标准。有的人甚至用文学价值和意义来质疑这本书。对我来说,衡量一本书是否有价值有意义,只有一个标准,就是书本身是否有内容,是否可以和读者的内心发生感应。而这一点,又是因人而异的。

安妮宝贝一直是一个习惯走在路上步履不停的作者,读者和作者的关系,如同两个人结伴爬山,如果不能紧紧相随,最后就不能一起登顶。

新书之中人物之间的重要对话用一种访谈的形式呈现,干脆,直接,有力。仿佛智者对身处迷障中的人指点迷津。可以说这些或长或短的对话,每一段问答都渗透了智慧,极具启发性。在这样的问答中,安妮宝贝集中通过众多的人物之口,表达出她的观点。当然一些观点是在她的写作中一直有所探讨,总结起来,包含三个层面:现代社会运行机制的畸形病态、对幽美传统和古旧文化的向往、俗世爱情只是一种出于自私的互相绑架和索取。谙熟安妮宝贝作品的读者,可以从任何一本她的作品中找到相关主题的探讨,如果说安妮宝贝有一些重复,可以说这些观点确实是每一本书里都会出现的。但如果只是从作品的表层,如虚构了一个怎样的三角恋爱故事,生活水平在新书中有怎样的体现,可以说这样的阅读完全没有深入到作品的核心。这种评论也没有任何意义。

《夏摩山谷》与以往作品最大的不同,是这一次的主题并非立足于痛苦黑暗的感情纠葛,而直接跨入到空性的层面。她并没有用很多的笔墨去描摹那个虚构的爱情故事。流连在男女彼此之间如何荒诞地厮杀,报复。或许正是为了凸显情爱世界的虚幻,她刻意把这个故事进行了夸张的渲染,比如其中又一个让很多人诟病的元素,一百万分手费。四百页的书这样的情节仿佛一笔带过,直接用惨烈的结局表明对俗世情爱的失望。识破情爱幻觉的痴男怨女如何面对后续的人生。红尘俗世显然无法找到圆满究竟的解决方式。她的方式是最终让这些人纷纷抵达夏摩山谷,一个乌托邦。

《夏摩山谷》让我想起詹姆斯·希尔顿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写的《消失的地平线》,两本书可谓异曲同工。飞机失事与世隔绝,几个人得以被动逃离红尘俗世。他们因此意外邂逅一个理想天堂,那就是香格里拉秘境。原来的生活节奏,世界观,一切认知,因为这个无常的事件全部被打碎更新重组,全书的矛盾也在此时开始凸显,有的人想就此在这个仿若天堂幻境一般美好的地方永久驻留,而有的人开始在孤独和恐惧中变得疯狂,无法想象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逐渐丧失在另一个相对来说貌似正常的世界所获得的一切。同样的矛盾还可以在毛姆的《刀锋》中有所体现。总结起来它可以说是一个虚幻和真实的矛盾。

夏摩山谷也是香格里拉。远离一切俗世秩序与规则,每个人天然纯真,作为一个自然灵性动物,把自己放逐于天地空山之间,与宇宙接通。在这个乌托邦世界,“群众所崇拜的唯一的英雄事业,是在灵性方面的。”

并非所有人都能抵达《夏摩山谷》的根本原因,在于很多人正在逐渐或已经丧失了本真。本真并非一种遥远够不到的存在,它与生俱来。那是人的一种最根本的本性,自然而然,一尘不染,浑然天成。如同婴儿的眼睛一般纯粹。但因为每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便不能避免在人世的辛苦历练周转。在这个过程中,无形之中被贪、嗔、痴沾染,蒙蔽。有的人最终越陷越深而不自觉。有的人辛苦兜转一圈,最终看破,又返璞归真。《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经历了繁华一梦,最终返璞归真遁入空门。那不是一种绝望,而是了悟生死无常以后的空,回归到一种本真天然的状态。看待眼前的一切都不再有分别心,不喜不悲。空性实际上是一种完全无法言说的东西,只能通过各自的经历,悟性,因缘,最终自己去意会。即便有大量的经典教法理论可以作为学习引导,仍然需要自己去亲身实践论证。

《夏摩山谷》整本书的叙述围绕无常,当下,慈悲,空性四个关键词展开。仿佛说法。作者借用她所塑造的角色,逐渐将读者导向一条返璞归真的道路。但它的艰难是,在一种绝大多数人本真蒙蔽的情况下,很多人已经无法跟书发生感应。大量宗教性的论述,显然再一次于无形之中对她的读者进行了一次过滤。

安妮宝贝极度畅销的原因是她是一个极其关注内心曲折的作家。这在中国的作家中很少见。并且她卓越的叙述能力可以把内心一切幽微感受与洞察巨细靡遗描摹出来,所以很多人曾经把她的书当成深刻的慰藉。因为其中总有一种心情可以跟自己紧密贴合。从年轻时的情爱激烈与疼痛,到中年识破情爱幻觉,返璞归真,正是她的成长。事实上她一直在成长,走得太快,所以她的一部分读者开始纷纷反目,用她没有成长来抨击她。而所谓没有成长,只是摘取了她小说中的一些常见元素,比如事业优秀卓越的英俊男人,个性独立美貌的年轻女人,三角恋爱,一些物质品牌的罗列,等等,但显然这种指摘和抨击并没有进入到作品的核心,没有真正抵达作品的深层观点,没有抵达作品的智性层面。这种论断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

记得书中仁美和如真的一段对话。仁美说,“人的妄念太多,多余的事做很多,无用的话说很多,但最后我们仍是被蒙蔽的。那蒙蔽我们的,是眼耳鼻舌身意,甘于沉沦其中。我们接受教育,学习常识,纳入自认为理性而可靠的轨道,接受各种文化概念、价值信条、人生规则,而这些不过是慢慢织成囚笼。如果像这株花枝,单纯地存在着,一心一意开放自己,如实地活着,这是很美的。”

我很喜欢这段话,这短短的一段话其实已经说尽了《夏摩山谷》的主题,说尽了一切。无常,当下,慈悲,空性。可以把人比作一朵一心一意开放的花,如实地活着。一朵花永远不会凋谢,是它开在一个人的心里,当下,此刻,灵魂相对的刹那。

说到最后,其实觉得《夏摩山谷》是一本不能言说的书,可以完全不做评论。因为有的人在面对它的瞬间就早已明白,而有的人或许在很多年以后,当他们步入人生另一重境界,终于也能豁然开朗。它就是仁美说的那株一心一意开放的花枝。当意识到自己真性的一刻,它会在心里映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