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辽泽”地理范围的历史变迁

 明月流 2019-05-14

2010年3月            China’sBorderlandHistoryandGeographyStudies Vol120No11

古代“辽泽”地理范围的历史变迁 

                  肖忠纯

从五代以后的文献记载来看,“辽泽”即指下辽河(沈阳石佛寺以南的辽河河段)平原沼泽地区,又指西辽河平原的沼泽湿地。西辽河平原在辽朝后期沙漠化严重,沼泽湿地萎缩,到元朝末年不再有辽泽之称,明清时期辽泽专指下辽河平原沼泽地区。下辽河平原辽泽在古代不断扩展,其核心地区在今北镇与辽中之间,从远古到清末一直是面积广阔的沼泽湿地,而辽河以东的沈阳西部至辽河地段、辽阳南部至牛庄地段的沼泽地主要形成于明清时期。清朝末年,沼泽面积大大缩小,辽泽不再见之于史籍。造成辽泽历史变迁的原因除了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以外,人为因素也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 辽泽 下辽河平原 地理范围

作者肖忠纯, 1969年生,渤海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地址:辽宁省锦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路 19号,邮编 121000。

所谓“辽泽”是指古代辽河流域广阔的沼泽湿地。辽泽没有类似古代云梦泽、巨野泽等的大面积的湖泊水体,而是沼泽、湖泊、河流等共同形成、交互错杂的自然综合体。目前对于“辽泽”历史地理沿革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研究成果非常少。本文根据古代文献中的相关记载以及考古发现的成果,探讨辽泽地理分布范围及其历史变迁状况,敬请指正。

一、古代文献中“辽泽”的地理范围

(一)有关于唐朝东征高丽的史料说明“辽泽”是指今北镇与辽中之间沼泽地

最早出现“辽泽”名称的古代文献当属五代时期后晋沈昫等撰的《旧唐书》,有两处记载均与唐太宗东征高丽战役相关。《旧唐书·东夷传》载:“(贞观十九年五月)李勣进军于辽东城。帝次辽泽,诏曰:‘顷者隋师渡辽,时非天赞,从军士卒,骸骨相望,遍于原野,良可哀叹。掩骼之义,诚为先典,其令并收瘗之。’”《旧唐书·阎立德传》载:“⋯⋯从征高丽,及师旅至辽泽,东西二百余里泥淖,人马不通。立德填道造桥,兵无留碍。太宗甚悦。”

北宋欧阳修等撰《新唐书》之《本纪第二》、《东夷传》、《阎立德传》中也有相关记载。由于篇幅所限,不一一摘录。

从上述《旧唐书》和《新唐书》的记载可知,唐太宗东征至辽泽,首先下令掩埋隋朝东征将士遗骨,然后令阎立德筑路渡过辽泽。实际上唐太宗东征高句丽战役中,曾来回两次渡过辽泽。对此事记载最为详细的是《资治通鉴》,下面根据其记载分析“辽泽”的地理范围。

《资治通鉴》记载贞观十九年(645)五月唐太宗东征高丽渡过“辽泽”:“庚午,车驾至辽泽,泥淖二百余里,人马不可通,将作大匠阎立德布土作桥,军不留行,壬申渡泽东,丁丑,车驾渡辽水,撤桥以坚士卒之心,军于马首山。”①马首山即今辽阳南 7. 5公里处的首山。唐太宗先过“辽泽”后渡辽河,可见“辽泽”在当时辽河以西地区。而且范围很大,泥淖二百余里(唐尺小于今尺,大致相当于今 180里左右),急行军三日才渡过这片沼泽地带。今北镇(隋唐时称怀远县、怀远镇)是辽泽西部的交通枢纽城镇,隋炀帝、唐太宗都是从此地出发跨越辽泽的,而且今北镇与辽中之间的距离与唐时“二百余里”大致相同,可见“辽泽”是指今北镇与辽中之间的沼泽地。

《资治通鉴》卷 198接着叙述唐太宗攻安市(今海城南英城子山城)不克,撤兵至辽东城(今辽阳老城区),“九月乙酉至辽东,丙戌渡辽水,辽泽泥淖,车马不可通,命长孙无忌将万人,剪草填道,水深处以车为梁,上自系薪于马鞘以助役。冬十月丙申朔,上至蒲沟驻马,督填道军渡渤错水。暴风雪,士卒沾湿多死者。敕然火于道以待之”。清代曹廷杰《东北边防辑要》解释称:“海城县西北有渤错水,唐贞观十九年,亲征高丽。⋯⋯蒲沟、渤错水皆在辽泽中也。”②

总之,唐朝军队两次渡过的辽泽,大致在今北镇与辽中之间,其地属于下辽河(沈阳石佛寺以南的辽河河段)平原地区。

(二)有关契丹和辽文献中的“辽泽”主要是指今西辽河冲积平原沼泽地

五代、北宋之交的薛居正等撰《旧五代史·契丹传》中称:“契丹者,古匈奴之种也。代居辽泽之中,潢水南岸⋯⋯”北宋王溥编撰的《五代会要·契丹传》(成书于 961年)载:“契丹,本鲜卑之种也,居辽泽之中,横水之南,辽泽去榆关一千一百二十里⋯⋯地多松柳,泽饶蒲苇。”后文中的“横水”即前引文的“潢水”,即今西拉木伦河,为西辽河之源。

元朝编撰的《辽史》记载:“辽国其先曰契丹,本鲜卑之地,居辽泽中。去榆关一千一百三十里,去幽州又七百一十四里。南控黄龙,北带潢水,冷陉屏右,辽河堑左。高原多榆柳,下隰饶蒲苇。”③今辽宁朝阳曾经名为龙城,又名黄龙城;冷陉山在今内蒙古。加上“高原多榆柳”等句,可见“契丹居辽泽中”地在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一带。

《辽史》卷 39《地理志一》“丰州”和“松山州”条还记载:“丰州,本辽泽大部落遥辇氏僧隐牧地。北至上京三百五十里,户五百。”“松山州,本辽泽大部落横帐普古王牧地。有松山。北至上京一百七十里,户五百。”文中的“遥辇氏”和“横帐”,都是契丹的部族名称,这两个部族都在契丹族中居于统治地位。他们把自己居住的地区称辽泽。《中国历史地图集》将丰州和松山州分别标在今翁牛特旗政府所在地乌丹镇和巴林左旗南西拉木伦河北侧。

因此,有关契丹和辽文献中的“辽泽”主要是指今西辽河冲积平原沼泽地。综合上述,五代到北宋的史料称下辽河平原为辽泽,又称西辽河平原为辽泽,看来当时辽泽很有可能是辽河流域所有大片集中的沼泽湿地的泛称。元朝编撰史书沿用了前代说法,即辽泽多指西辽河平原沼泽地,但《辽史》又说:“圣宗统和三年(985)秋七月,诏诸道各完戎器,以备东征高丽。八月,以辽泽沮洳,罢师。”④此处辽泽很可能是泛称。元朝以后,因为西辽河平原日益沙漠化,文献史料中就不再称其为辽泽了。

① 《资治通鉴》卷 197,贞观十九年五月。

② (清)曹廷杰:《东北边防辑要》,《辽海丛书》,辽沈书社 1984年版,第 2294页。

③ 《辽史》卷 37《地理志一》。

④ 《辽史》卷 115《二国外记》。

(三)明清时期“辽泽”多指下辽河平原辽河以东沼泽地区

明清时期的史料称下辽河平原沼泽湿地为辽泽。明朝孙承宗著《高阳诗文集》上有“雁从辽泽来,似厌群雏乱”的诗句。至清代,时人尚有“辽泽兮,泥淖蹒跚”①的慨叹。顺治十三年(1656),朝鲜王子李渲前往北京,在其所著的《燕途纪行》中写道:“自牛庄抵广宁(今北镇)二百余里,大野泥浓,唐朝所谓辽泽。霖霾则陆地行舟,以是行旅不通。”②此处记载与唐朝辽泽范围大致相吻合。

明清时期文献提到的辽泽除了北镇至辽中地区外,又有两处,一为沈阳以西至辽河地段,二为辽阳以南至牛庄地段,都在今辽河以东地区。

清代沈阳以西至辽河(时称巨流河)地段也被称为辽泽。根据清代杨同桂《沈故》卷 4“省城之西即古辽泽”条的记载,清初曾经在沈阳到辽河之间修筑了一条长约 120里的“叠道”:“崇德三年修治,自沈阳至辽河大路高三尺,广十丈,路旁浚濠,以睿亲王饶余贝勒董其役。《唐书》太宗征高丽至辽泽,泥淖二百余里,人马不可通。长孙无忌等率万人斩樵筑道,联车为梁者即此。”③清代高士奇《扈从东巡日录》的记载也证明此地区存在大片沼泽:“先是从沈阳至辽河百余里间,地皆葑泥洼下,不受车马,故自广宁(今北镇)至沈阳向以辽阳为孔道。”④杨同桂认定此地是唐太宗所过辽泽显然与前代记载大有出入,但由于今新民至辽中段辽河在明朝以后曾经西迁二十余里,⑤其西部地段或属唐代辽泽区域。

清代高士奇在《扈从东巡日录》中又称辽阳以南至牛庄地段沼泽地为辽泽:“自辽阳至此(牛庄)地多下,湿雨后泥潦,时困行旅。前史所载,唐太宗征高丽,车驾至辽泽,泥淖二百余里⋯⋯此处是矣。时方晴霁,遂无泥淖之患。”⑥显然清朝时期自辽阳以南至牛庄地多沼泽,但是高士奇称唐代辽泽就在此处尚有疑问,考证该地区方位,其西北部或属唐代辽泽区域。

另外,清代曹廷杰《东北边防辑要》记载:“辽河至海城县西南 55里谓之三岔河,⑦当东西往来之冲要,亦谓之辽泽,或谓之黄水。”⑧此处是将河流称为辽泽了。虽然如此,恰可说明辽阳以南至牛庄地段沼泽地的核心区域就在三岔河地区。“三岔河”又名三汊河,是辽河汇合浑河、太子河之处,其渡口为古时辽东通往中原的咽喉,大致地处今盘锦东部和海城西北部。但由于明朝以后辽河、浑河的西迁,其位置是不断南移变化的,这是沼泽湿地形成和扩展的重要原因。

综合上述,从五代至元朝的文献记载来看,辽泽即指下辽河平原沼泽地区,又指西辽河平原的沼泽湿地,很有可能是辽河流域所有大片集中的沼泽湿地的泛称。明清时期西辽河平原大片沼泽湿地不复存在,专指下辽河平原沼泽地区。下辽河平原辽泽主要集中在三片地区,即北镇与辽中地段、沈阳以西至辽河地段、辽阳以南至牛庄地段。这三片地区共同围成一个地理单元,中间以纵贯南北的辽河分隔开。

应该说明的是,在历史文献中,沿海地区和辽河入海口处的沼泽滩涂没有被称为“辽泽”。现代海岸线和辽河口是在清末形成的,今天盘锦地区面积广阔的沼泽滩涂大部分也是清朝末年辽河改道双台子河以后形成的。尤其 1958年后,辽河之水全部由双台子河入海,由此盘锦海岸沼泽滩涂面积才不断扩大。

① 《清史稿》卷 100《志七十五·乐七·长白山第十九》。

②李渲:《燕途纪行》(中),韩国东国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③ (清)杨同桂:《沈故》卷 4,《辽海丛书》,辽沈书社 1984年版,第 309页。

④ (清)高士奇:《扈从东巡日录》,《辽海丛书》,辽沈书社 1984年版,第 222页。

⑤参见林汀水、陈连开:《辽河及辽河平原水系的变迁》,辽水河道内部资料,辽宁省水利局河道处 1980年,第 7—8页。

⑥ (清)高士奇:《扈从东巡日录》,《辽海丛书》,第 230页。

⑦“三岔河”有唐太宗东征时螃蟹架桥渡过三岔河的传说。参见《中国导游十万个为什么·辽宁》,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4年版,第 463页。

⑧ (清)曹廷杰:《东北边防辑要》,《辽海丛书》,第 2295页。

二、西辽河平原“辽泽”地理范围的历史变迁

王守春先生对于西辽河平原“辽泽”的地理范围、自然环境特点和沙漠化等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在《10世纪末西辽河流域沙漠化的突进及其原因》一文中认为,作为契丹族早期活动中心地区的辽泽,范围大致相当于今西辽河冲积平原。其北界为大兴安岭山地南麓,南界为燕山山地(包括冀北山地和辽西山地)北麓,西界在翁牛特旗政府驻地乌丹镇附近,“东际辽河”,即以西辽河与东辽河会合后南流的干流为东界。其自然环境为多种自然景观组合,包括面积广大的固定的平坦沙地,其植被主要为草本植物,还生长有榆、柳等乔木,呈草原景观或疏林草原景观,此外还有较大面积生长蒲苇的沼泽和许多湖泊,其中有的湖泊面积很大。①

历史上西辽河平原曾经是水草丰茂、沼泽较多的地区,但在辽代以前,就有些平坦的固定沙地。到了辽代,主要由于气候干燥寒冷,加上移民修城和垦荒对于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导致出现沙漠化。到金代,由于大量耕地废弃和修筑临潢路边壕城堡,使沙化更加严重。《辽史》为元朝成书,元朝以后“辽泽”之名就不再指西辽河平原的沼泽了。清朝康熙以后的大规模垦荒,特别是嘉庆以后在草地的“招民垦荒”,更是影响甚大,沙漠化越来越严重。今天西辽河平原沼泽地已经非常少了,但在两河沿岸地区,由于河水奔流无羁,历史时期改道频繁,尚遗留有很多的古河道遗迹,低洼处草甸及湖沼分布其间。而且还保留有许多湖泊,如赤峰市地区就有大小湖泊 100多个。

三、下辽河平原“辽泽”地理范围的历史变迁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下辽河平原的沼泽经历了产生、发展和衰亡的过程。可惜由于历史资料的缺乏,只能根据一些零散记载,结合考古发现、古代县镇机构的设置、交通线路的变化等方面综合考察。

(一)远古至秦汉时期“辽泽”的地理范围

此时期大片集中的沼泽湿地分布在今北镇至辽中之间,具体来说,主要集中在今北镇、黑山、新民、辽中、台安、盘山所围成的区域。为什么划定在这一范围呢?理由如下:

1.下辽河平原从原始社会到秦汉时期的文化遗址均分布在这片沼泽地之外。如营口的金牛山人、海城小孤山人、瓦房店古龙山人、东沟前阳人、本溪庙后山人、沈阳新乐人等等。离此地区较近的遗址分布在辽中和盘锦的盘山县。 1982年,辽宁省文物普查队在盘山县沙岭、高升及城郊乡的梁屯等地发现新石器时期遗址 7处(如点将台遗址、南坨地遗址、沙岗子遗址等)。经测定得出结论:尽管盘锦地域西南部成陆较晚,但东北部 5000年前便有人类在那里刀耕火种了。另外在今辽中境内发现古遗址 49处,其中新石器时期 16处。但这些遗址都在沼泽地外围。总之,至今在这片沼泽区域内尚未发现原始社会时期文化遗址,而且之后的秦汉时期遗址至今也尚未发现。

①参见王守春:《10世纪末西辽河流域沙漠化的突进及其原因》,《中国沙漠》2000年第 3期。

2.战国时期燕国开通东北,设立辽东、辽西、右北平三郡。西汉明确记载了辽东郡下辖 18县,辽西郡下辖 14县。①通过文献考证和遗址发掘,可以发现这些县镇均分布在这片沼泽地之外。

3.秦汉辽河东西之间的交通避开辽泽,从南北绕行。例如汉朝有南北两条干线:一是北路,在辽西从无虑县出发,中经望平县,到辽东郡治襄平(今辽阳);二是南路,从无虑县出发,沿着沼泽南部,避开泥泞严重地区,经险渎县东南跨越辽河,再东北行,到达襄平。因为北路过于迂远,南路地位尤其重要。

4.地形特点是今北镇至辽中之间地区形成沼泽的重要原因。在一万年以来的历史时期,这一地区的地形没有明显的变化。考察现代地理状况,可知这一地区是辽河以西的低洼平原,周围地区相对高耸。西部为辽西丘陵,北部为辽北低丘,东部、南部地区又相对稍高。这种地形造成此地区河流汇聚,又排水不畅,形成沼泽和湖泊。

因此,此时期虽然没有史料明确记载辽泽之事,但根据以上几个方面的考察,推测汉朝以前下辽河平原“辽泽”分布在今北镇至辽中之间,具体来说,主要集中在今北镇、黑山、新民、辽中、台安、盘山所围成的区域。

(二)三国至隋唐时期“辽泽”的地理范围

1.辽泽在南北方向上有所扩展。三国时期以后,汉朝在辽泽地区设立的行政机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三国时期辽河以东为公孙氏割据,辽河以西为鲜卑占据,中间地区属于两不管之地,因此辽泽东南部险渎县、房县建置废弃,以后一直到清末才有台安县的设立,中间 1600多年空无州县。沼泽地北部的望平县后燕时期废弃,到隋朝设通定镇(今新民高台子)。

正因如此,辽泽地区疏于管理和经营,一直处于蛮荒状态,加上河流众多,多雨季节经常泛滥,任其漫流,湖泊、沼泽得以持续扩展。推测南部扩展到今台安全部和盘锦东北部,北部扩展到今新民中部。当然,这是一种估计,需要史料进一步证明。

①参见《汉书》卷 28下《地理志第八下》。

此时期辽河平原的交通仍以南路为主。隋唐东征时高丽皆于南路布置重兵防守,迫使唐太宗主力部队横穿辽泽。唐朝征服高丽后,著名的营州入安东道在到达汝罗守捉(今定在凌海境内)后,渡辽水至安东都护府,也是走南路。通过这条主干交通线的设置,说明辽泽南部最大界限应是到这条南路交通线为止。

2.辽泽在东西方向上基本不变。首先考察辽河以东地区。三国以后,辽泽东部的县镇设置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三国时期辽队县改称辽隧县。西晋时期辽阳县、辽隧县废弃。之后的三燕时期、高句丽统治时期、唐朝安东都护府时期、唐末渤海国时期均未在上述沼泽地邻近地区设立行政机构。①

虽然西晋到唐朝时期辽河东部地区长时间空无州县,但大部分时间在高句丽的经营范围以内,再加上唐朝以前辽河及其东部的浑河、太子河河道比较稳定,没有重大变化,所以估计辽泽没有扩展到辽河以东地区。唐太宗东征的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资治通鉴》卷 197记载贞观十九年(645)五月唐太宗东征高丽:“庚午,车驾至辽泽,泥淖二百余里,人马不可通,将作大匠阎立德布土作桥,军不留行,壬申渡泽东,丁丑,车驾渡辽水,撤桥以坚士卒之心,军于马首山。”这段史料说明辽泽范围很大,唐朝军队急行军 3天才渡过这片沼泽地带,接着修整 4天后,才渡过辽河,驻扎在马首山。这说明唐朝时辽泽和辽河之间有一个缓冲地带,辽泽东部未到达唐朝时期的辽河(明朝以后今辽中地段辽河西迁)。这种状况与秦汉时期是一样的,所以说辽泽东部扩展不大,或者基本不变。

其次考察辽泽西部地区。西汉设立的无虑县在三国时期废弃建置,在其南部设立昌黎(今凌海大业堡北郊)、宾徒(今凌海娘娘宫高山子西南)二县。东晋时昌黎西迁。隋朝在今北镇境内设怀远县,唐初因之,后称怀远镇、怀远守捉、怀远军,尚有巫闾守捉(亦在今北镇境内)、汝罗守捉(今定在凌海境内)。辽泽西部今北镇地区虽然一度建置被裁撤,但时间不是很长,同时由于医巫闾山的阻隔,估计辽泽向西扩展也不是很大。

总之,根据推测,三国至隋唐时期辽泽的地理范围在南北方向上有所扩展,东西方向上基本不变,当然这需要进一步挖掘史料来证明。分析其原因,此时期辽泽的持续和在南北方向上的扩展主要受到人为因素的重大影响,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辽泽是不同政权、不同民族之间的缓冲地区,缺乏经营和治理,处于蛮荒状态,再加上恶劣的自然水文条件的直接影响,造成辽泽范围的日渐扩展。

(三)辽金元时期“辽泽”的地理范围

辽金元时期辽泽继续存在,而且扩展到辽河以东至沈阳西部地段。

辽金与宋朝之间使臣往来频繁,多走穿行辽泽中部的路线,有一些史料记载了此时期辽泽地区的自然和交通情况。 12世纪北宋许亢宗使金,在所记《奉使行程录》中记述:“地势卑下,尽皆萑苻,沮洳积水。是日凡三十八次渡水,多被溺,名曰辽河。濒河南北千余里,东西二百里,北辽河居其中其地如此。隋唐征高丽,路皆由此。秋夏多蛟牤,不分昼夜,无牛马能至。行以衣包裹胸腹,人皆重裳而披衣,坐则蒿草熏烟,稍能免。”②靖康二年(1127),宋高宗母韦氏和其他宫眷被押送金国上京,在五月上旬从辽泽穿越而过。金国王成棣《青宫译语》中记述:“初六日,过显州(今北镇)。初七日,过兔儿涡(今黑山南部)。初八日,渡梁鱼涡(又称梁鱼务,今黑山姜屯镇土城子)。此两日如在水中行,妃姬辈虽卧兜子中、驼马背亦湿透重裳。地狱之苦,无加于此。”③说明辽泽地区生态环境仍然相当恶劣。

①参见孙进己、冯永谦:《东北历史地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9年版。

② (宋)许亢宗:《奉使行程录》,《大金国志》卷 40。

③(金)王成棣:《青宫译语》,载于《长白丛书》之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5年版,第 212—213页。

同时,辽金元时期辽泽进一步扩展到辽河以东至沈阳西部地段。许亢宗又言:“离梁鱼务东行六十里,即过辽河⋯⋯过河东亦行淀五十里,旧广州(即辽代广州,在今沈阳西南章义西北大高花堡)。”王成棣也接着记述:“初九日,至赶出孛堇铺(沈阳西南章义站旁),即屯宿暴衣。初十日,驻马。”过河东到辽代广州(附近有孛堇铺)亦有“淀”50里,之后人们才“暴衣”和“驻马”。这说明 12世纪时自辽中段辽河以东 50里内存在沼泽湿地。

总之,辽金元时期辽泽扩展到辽河以东至沈阳西部地段。其原因或许是由于辽朝开始的在辽河上游进行屯垦、农田开发,造成辽河淤积日益严重,而且辽金两朝辽河平原地区人口增多,县镇设置增加,经济开发加快,造成辽河、浑河的淤积而使自然环境发生变化。

(四)明清时期“辽泽”的地理范围

明清时期沼泽面积广阔。万历末年,辽河平原仍是“地下多水患,自驿堡墩台而外,居民绝少,四望无烟,惟芦苇萧萧耳”。①辽河以西原辽泽地区仍然河流、湖泊众多,同时辽河以东地区沼泽进一步扩展。

1.辽河以东至沈阳西部地段沼泽的扩展。考察辽河水系变迁情况可知,从明朝初年开始,辽河及其支流浑河、蒲河等的改道相当频繁,造成河道西迁。今新民至辽中段辽河西摆 20余里,原河道变成蒲河下游河道,加之浑河等河流的改道,必然对于这一地区的地形地貌造成重大影响,而使沼泽湿地进一步扩展。明朝中期以前成书的《辽东志》、《全辽志》记载在沈阳城西南 40里有莲花泊,其地在章义以东,看来辽河以东至沈阳西部地段沼泽湿地又向东有所扩展。

清朝初年在此段沼泽地带北部修筑了道路,即从沈阳西北到辽河(时称巨流河)长约 120里的“叠道”。清代高士奇在《扈从东巡日录》中记载:“先是从沈阳至辽河百余里间,地皆葑泥洼下,不受车马,故自广宁至沈阳向以辽阳为孔道。太祖高皇帝初定沈阳,命旗丁修除叠道,广可三丈。由辽河一百二十里直达沈阳,平坦如砥,师旅出入便之。叠道外仍多葑泥。”②以后清朝对于这条道路非常重视,多次重修,成为沟通辽河东西交通的唯一一条设有驿站的主干道路。这些史料也说明了清朝辽河以东至沈阳西部地段沼泽的广阔。

2.明清时期辽阳以南至牛庄地段也形成了沼泽湿地。大致在明清时期,辽阳以南至牛庄地段也形成了沼泽湿地,致使“盘山、牛庄低洼,天雨连绵,水辄泛溢,行旅阻隔”。③高士奇在《扈从东巡日录》中称此地为辽泽:“自辽阳至此(牛庄)地多下,湿雨后泥潦,时困行旅。前史所载,唐太宗征高丽,车驾至辽泽,泥淖二百余里⋯⋯此处是矣。时方晴霁,遂无泥淖之患。”④显然清朝时期自辽阳以南至牛庄地多沼泽,但是高士奇称唐代辽泽就在此处尚有疑问,考证此地区方位,其西北部或属唐代辽泽区域。

① 《明季辽事丛刊》本《海运摘抄》卷 7。

②  (清)高士奇:《扈从东巡日录》,《辽海丛书》,辽沈书社 1984年版,第 222页。

③(明)毕恭:《辽东志》卷 7《艺文志·奏议·巡按御史李善奏复辽东边事疏》。

④(清)高士奇:《扈从东巡日录》,《辽海丛书》,第 230页。

总之,明清时期除了前代辽泽以外,辽河以东至沈阳西部地段沼泽湿地继续扩展,在辽阳以南至牛庄地段也形成了沼泽湿地。此两个地区沼泽的扩展主要是由于辽河、浑河、太子河的泛滥改道引起的。据林汀水先生研究,辽河与浑河、太子河变化的趋势是不断西迁改道,而且三条河流汇合处的位置也是不断南移的,①这种趋势在明朝以后速度加快。林汀水先生推测,今黄泥洼(位于辽阳西南三四十里处)及其南方的蒲河口、小河口等三处或许都曾经是汇合口,清朝甚至南移到牛庄附近。因此,辽河、浑河、太子河的泛滥和西迁导致辽河以东至沈阳西部地段沼泽的扩展,而三条河流汇合处位置的不断南移导致今辽阳以南至牛庄地段沼泽湿地的形成。

(五)清末、民国以后“辽泽”的消亡

清代辽泽地区由于招民屯垦政策和内陆民众闯关东,居民聚落、村屯增加。辽河东部辽泽地区属于奉天府下辖的辽阳州和海城县管辖,辽河西部辽泽地区属于锦州府管辖,其中今北镇地区设立广宁县,黑山地区清初设八旗兵驻防城(1902年改名为镇安县)。在辽泽南部,今盘锦地区在清初便辟为牧放官马之场,清同治二年(1863),丈放自莽涨湖(今黑山县四家子乡南)到湖嘴子(今大洼县新立镇前胡村)之地,并在盘蛇驿设总管衙门。是为辽泽土地首次丈放,但因土地碱薄,垦殖不多。另外,在辽泽北部,今新民地区先后设立巨流河巡检、新民厅、新民府,乾隆以后至道光时屡次于新民南、柳河下游之柳河沟等洼地开排水沟,修道路堤坝等,乡屯之间道路得到发展。概括来说,在清末以前,辽泽的自然环境虽经治理,但没有多大改观。

到清代末年,下辽河平原人口增加,广泛垦殖,疏干沼泽,沼泽逐渐消退。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清廷设盘山厅,治所驻盘蛇驿,两年后迁至双台子。尤其是 1906年设立辽中县,民国初期(1913)又设立台安县,在辽泽地区自从汉代险渎县于三国时期建置废弃后,此时重新设立了行政机构——台安县和辽中县,意义重大,说明此地区沼泽环境有所改善。加上辽河周边地区原有州县,可以说辽泽地区州县、村屯、聚落都有增加,人口也有了很大的增长。出于生产和生活需要,人们对于沼泽的治理力度加大,沼泽面积逐渐缩小,因此清末以后的史料就不再提到“辽泽”了,“辽泽”成为了一个历史名词。

伴随经济发展、人口增加,辽泽地区的交通有了极大的改变。 1922年王永江代理省长后,将修道作为地方官员政绩考核的一项标准,大力发展道路建设。道路分为县道、乡道、里道三级。台安县通往其他各县的道路道宽 10米,同时还有乡道、里道。 1924年沈辽长途汽车公司创办,沈阳、辽中之间公路通车。伪满时期日本修建了不少质量低劣但数量较大的公路和桥梁,辽泽地区交通线路增多,辽河西部地区在台安、辽中、大虎山、北镇、沟帮子、盘山之间形成交通干线网络。但直到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除了少数砂石道路外,大多数道路在雨季泥泞不能通车,低洼路段只能在冬季结冰期通行。②

新中国建立后代之而起的铁路、公路交通形成稠密的运输网络,遍布下辽河平原地区。经过新中国大力的交通建设,“辽泽”内交通困难的状况已经大大改观。昔日“辽泽”泽地在今黑山、台安尚有少量遗存,台安地区现存坑塘面积一万余亩,干渠近四千亩,有西平森林公园、大麦科湿地自然保护区,黑山有绕阳河湿地等。但现今大片沼泽地主要集中在盘锦沿海地区。

①参见林汀水、陈连开:《辽河及辽河平原水系的变迁》,辽水河道内部资料,辽宁省水利局河道处 1980年。

②参见辽宁交通史志编委会:《辽宁公路交通史》第一册,人民交通出版社 1988年版,第 111、 128。

从清末经历民国再到新中国时期,下辽河平原的沼泽地区经过不断治理和开发,沼泽湿地面积逐渐缩小,自然环境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与“辽泽”存在的漫长时间相比,“辽泽”消亡的时间显得极其短暂,但也经历了从清末开始的半个多世纪的逐渐消亡过程。沼泽湿地的逐渐消亡主要是人为治理和开发所导致的。

考察下辽河平原“辽泽”地理范围的演变过程,可以发现在漫长的历史时期,“辽泽”是不断扩展的。远古至秦汉时期下辽河平原辽泽集中分布在今北镇至辽中之间,具体来说,主要集中在今北镇、黑山、新民、辽中、台安、盘山所围成的区域;三国至隋唐时期“辽泽”的地理范围在南北方向上有所扩展;辽金元时期扩展到辽河以东至沈阳西部地段;明清时期辽河以东地区沼泽进一步扩展,辽阳以南至牛庄地段也出现了沼泽地;从清末经历民国再到新中国时期,“辽泽”逐渐衰亡。这种演变过程,大部分是结合考古发现的成果、古代县镇机构的设置、交通线路的变化等方面综合考察推测得出的。关于这个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挖掘各种史料和证据,进行深入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