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年四季栽植有哪些特点?

 曌贇king贇曌 2019-05-14

由于新栽树木极易发生水分亏缺,正常的代谢功能受到影响,因而矿质营养吸收量也相应减少,带叶栽植的树木光合作用也会明显下降。如果栽植以后根系的生长环境和树冠周围的大气条件不适应,植株就会发生所谓的“移栽休克”。其休克程度取决于栽植地的土壤和大气条件,以及植株的生长状况。例如在干旱而炎热的天气,全叶裸根栽植会经受较大的干扰,其成活的机会比休眠期凉爽而湿润的天气带土栽植小得多。因此,应在休眠期进行裸根栽植,而其他季节则应进行带土或容器栽植。

一般在树液流动最旺盛的时期不宜栽植。这时枝叶蒸腾散失作用强,栽植时由于根系损伤,水分吸收量大大减少,树体易失去水分平衡,容易枯死。树木根系的生长具有波动的周期性生长规律。一般在新芽开放之前数日至数周,根群开始迅速生长,因此在新芽开始膨大前1—2周进行栽植容易成功。夏季高温干旱,树木的根系常常停止生长,但9月中下旬至10月份以后,根系活动又开始加强,其中落叶阔叶树种的根系生长比针叶树种更旺,并可持续到晚秋,因此落叶阔叶树种更适合于秋植。

一年四季栽植有哪些特点?

3.1春季栽植

在冬季严寒及春雨连绵的地方,春季栽植最为理想。这时气温回升,雨水较多,空气湿度大,土壤水分条件好,地温转暖,有利于根系的主动吸水,从而保持水分的平衡。

春天栽植应立足一个“早”字。只要没有冻害,便于施工,应及早开始,其中最好的时期是在新芽开始萌动之前两周或数周。此时幼根开始活动,地上部分仍然处于休眠状态,先生根后发芽,树木容易恢复生长。尤其是落叶树种,必须在新芽开始膨大或新叶开放之前栽植。若延至新叶开放之后,常易枯萎或死亡,即使能够成活也是有休眠芽再生新芽,当年生长多数不良。虽然常绿树木在新梢生长开始以后还可以栽植,但远不如萌动之前栽植好。一些具肉质根的树木,如木兰属树种、鹅掌楸、梾木、山茱萸等春天栽植比秋天好。

在早春干旱的地方,如西北、华北等地,春季风大,气温回升快,适栽时间短,栽后不久地上部分萌动,地温回升慢,根系活动难以及时恢复,成活率低。但冬季严寒的地方或不耐寒的树种,还是以春季栽植为好。

3.2夏季栽植

夏季栽植最不保险。因为这个时候,树木生长旺盛,枝叶蒸腾量很大,根系需吸收大量的水分;而土壤的蒸发作用很强,容易缺水,易使新栽树木在数周内遭受旱害。但如果冬春雨水很少,夏季又恰逢雨季的地方,如华北、西北及西南等春季干旱的地区,应掌握有利时机进行栽植(实为雨季栽植),可获得较高的成活率。

近年来,由于园林事业的蓬勃发展,园林工程中的反季节即夏季栽植有逐年发展的趋势,甚至有些大树,不论其常绿或落叶都在夏季强行栽植,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夏季栽植,特别是非雨季的反季节栽植,应注意的第一个问题,是在一般情况下都要带好土球,使其有最大的田间持水量;其次是要抓住适栽时机,在下第一场透雨并有较多降雨天气时立即进行,不能强栽等雨;第三是要掌握好不同树种的适栽特性,重点放在某些常绿树种,如松、柏等和萌芽力较强的树种上,同时还要注意适当采取修枝、剪叶、遮荫、保持树体和土壤湿润的措施。第四是高温干旱栽植除一般水分与树体管理外,还要特别注意树冠喷水和树体遮荫。以及必要的营养液、抗蒸腾抑制剂、生根剂等养护品的科学应用。

一年四季栽植有哪些特点?

3.3秋季栽植

秋季气温逐渐下降,土壤水分状况稳定,许多地区都可以进行栽植。特别是春季严重干旱和风沙大或春季较短的地区,秋季栽植比较适宜。但若在易发生冻害的地区不宜采用秋植。从树木生理来说,由落叶转入休眠,地上部的水分蒸发已达很低的程度而根系在土壤中的活动仍在进行,甚至还有一次生长的小高峰,栽植以后根系的伤口容易愈合,甚至当年可发出少量新根,理念春天发芽早,在干旱到来之前可完全恢复生长,增强对不理环境的抗性。

秋季栽植的时期较长,从落叶盛期以后至土壤解冻之前都可进行。近年来许多地方提倡秋季带叶栽植,取得了栽后愈合发根快,第二年萌芽早的良好效果。但是带叶栽植不能太早,而且要在大量落叶时开始,否则会降低 成活率,甚至完全失败。

3.4冬季栽植

在比较温暖,冬季土壤不结冻或结冻时间短,天气不太干燥的地区,可以进行冬季栽植。在北方和高海拔地区,土壤封冻,天气寒冷,一般不宜冬季栽植。但是,在冬季严寒的华北北部、东北大部,土壤冻结较深,也可采用带冻土球的方法栽植。

一般来说,冬季栽植主要适合于落叶树种,它们的根系冬季休眠时期很短,栽后仍能愈合生根,有利于第二年的萌芽和生长。

一年四季栽植有哪些特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