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与战国为何会被分成两个时代?两者有何不同?

 翠竹明月 2019-05-14

众所周知,自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以后,西戎趁势攻破镐京,西周王朝覆灭,而随着周平王东迁,中国历史进入了东周时代,而东周又被称为春秋战国时期。


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期间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塑造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思想根基。

而同样作为各路诸侯称雄争霸的分裂时期,春秋与战国有何区别?为何史学家乐于将其分为两段时期进行研究?

其实,春秋战国的分界点并不算明朗,不同的学说有着不同的见解,小乔在这里主要认可的,是以三家分晋为分界点的说法。


从此中原地区最庞大的晋国就这样被一分为三,而这也是春秋到战国最大的转折点,这在当时的诸侯当中引发了不小的动荡。

与此同时,东方霸主——齐国也有类似遭遇。

三家分晋后不久,齐国大夫田家由于广施恩泽,收买民心,最终取代了原来的国君姜式。

晋国齐国本来都是霸主,可是国君却没有集中的权力,要么国土被几家大夫瓜分,要么就直接被大夫所取代。

所以都搞起了变法,一边增强君主集权,防止大夫以下犯上,一边增强国力,防止被邻国吞并。


在这个没有规则,实力说明一切的时代,有实力的诸侯也陆续称了王,名义上和周天子平起平坐,实际上互扳手腕,历史就进入了一段“战国”时代。

总结来说,从春秋到战国,最明显的区别就在于各国诸侯对于实力和名号的看法。

春秋时期,各国最大的目标是“称霸”

当各个诸侯的“领袖”,让各国臣服自己即可,自己还是得打着朝拜周天子的旗号。

不会有太多你死我活,只是为了选出一个武林盟主罢了。


而到了战国时期,一切却都变得不同

就是要征服各个诸侯国,然后把周天子拉下马,自己当天下共主。

不需要那么多没用的名声,这才是最实在的利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