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玩收藏圈内的七大难,句句扎心!

 NGC1952 2019-05-14

文玩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行业,涉足了经营、收藏、研究多个领域,不只是简单的一买一卖,也不是有钱能买到心头好的。文玩想要玩好,经济基础之外,还要要基本的审美和对文玩历史的了解,同时还要掌握市场行情,这些是经营和收藏文玩最基本的条件。

对于新入门者来讲,进入文玩界仍有七大难点需要克服。

一难:很难找到入门老师

很多人觉得,自学就能将文玩行的知识全部学到。但在文玩领域,看书学习只能从理论上简单地了解一些古董的名称、年代、用途。如果要进行实际的收藏,通过看书的学习方式是绝对学不会的。深入文玩行唯一的方法,是经行家指导入门然后经过自身的反复实践,经过失败、总结、再失败、再总结的过程才能够逐步成熟。

文玩,是需要实践的,这个圈子,凡有眼力劲儿的,都是通过大量的实践,不断的摸索,才练就了火眼金睛,但又往往不愿意多给人鉴定或是带徒弟,毕竟说真话有时还是挺伤人,也就少了可入门的老师,直接导致在入门之路上时间和金钱的代价增多,唯一解决之道只能是虚心慢慢求教。

二难:很难看到真文玩

对于入门者来说,有了文字图片上的积累,但是仍然分辨不出来市场上的高仿与真品,最初的实践往往通过地摊来进行,缺少相应的识别能力,只能盲目摸索,也只能看到的是一些烂货甚至假货,这种没有针对性和目的的实践,永远也不会真正地帮助您进入收藏领域。

解决这一难点的关键是,应该是多接触一些实体商家,通过商家或行家之手,多一些看真品的机会,认真的考察和识别,多听多看,从而掌握真品的特征。

三难:真正有悟性的人少

前辈们经常讲,认识文玩要有悟性,有了悟性一点即通,没有悟性一辈子也不入门。

也许您会说,在文玩领域也有很多人文化程度不高,为什么几年后也懂得文玩了?实际上这部分人是通过多年的实践,从感觉意识方面掌握了一些辨伪要领,但他们多数只能识别不能解释。

同时也只能凭经验大概进行真伪的判断,不讲理由也不讲证据。能够做到辨伪,是依靠文化、依靠科技理论所产生的悟性。一些人能够掌握某些辨伪经验,是在金钱利益的刺激下形成的,这种知识是浅薄的、有局限性的。

四难:文玩鉴别很复杂

文玩鉴别难在它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在民间流散的和在文玩市场上流通的,从来没见过的、各种稀奇古怪的古董数量特别多,有的甚至连博物馆也没有,资料中都没有记载。

因此没有对照器物,同时也不知何时、何地出土,对这类古董很难进行论证,鉴别起来也很复杂。

再加上现代科技进步,高明的造假手段让一些文玩老鸟都吃不小的亏,甚至一些产地,迎合国内玩家,在原料上就开始了造假,真正的让人不知所措,没有金刚钻,真的不要轻易下手。

五难:很难分清谁是真正的行家

对于初入收藏领域的人,对文玩了解有限,术语上也难分清,往往对于一些知识难以分清,遇到假行家,这对投资收藏的人是至关重要的,它决定着收藏的成败。所以还需要自己首先掌握一些知识。

真正的行家是很难达到每一个品类都精通的,过分夸大,过分强调自己的专业性的所谓“行家”,玩家们还是要多分辨的,最直接的便是多问多学多辨别。

六难:很难学尽文玩行规矩或习惯

无论是经营文玩还是收藏文玩,一些行内术语和规矩有必要了解,不仅是为了更好的融入圈子,更多的让专业的术语被认可后减少吃药。

要学习文玩行里的规矩,关键靠积累,多看、多听、多向行家讨教,在文玩交流中要学会虔诚的请教,不要暴露自己太多的不足,以免被一些人抓到你不够专业的地方,从而“对症”去坑你。

七难:很难保持良好的心态

说了这么多,其实对于文玩商和收藏者来说,这最后一难最难控制,那就是心态。这种不正确心态的表现主要是:

第一,看到好、少、精、奇、绝的文玩不冷静,或出去好奇,或出去爱好,过于兴奋,被抓到其痒点,失去自控力,更是失去了对价格的一个准确把握,凭白多出钱。

第二,从经济利益出发,当认为一件文玩可以快速增值时,便失去理智,利欲熏心,匆忙下手而忽略藏品的不足之处,后发现高估价值。

这种心态无论商人还是收藏者都比较难控制。不管是收藏还是投资文玩,保持良好心态,莫要听“故事”,也许有着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但讲真,中国人口十几个亿,还真难砸到咱。

你点的每个好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