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的根 蕴含着很多经典的 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 “开笔礼”是华夏沃土灿若晨星的瑰宝之一 俗称“破蒙” 是中国传统中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的一种启蒙教育方式 5月12日是桥南街中心幼儿园大班孩子难忘的一天,是成长中值得纪念的一天,就在当天,为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感受传统文化,桥幼为即将升入小学的大班孩子开展了“童蒙养正,开启智慧”的开笔礼活动。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古人云:“大抵为人,先要身体端整。自冠巾、衣服、鞋袜,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朱子童蒙须知》)“端正衣冠”目的让孩子们懂得正衣冠的含义,所谓“先正衣冠,后明事理”。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尊师重道自古以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孩子们在启蒙老师的指导下,低头弯腰,向孔圣人鞠躬行礼,表达敬仰,表示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对即将展开学习生活的向往。 用朱砂在孩子的额头正中点上红痣,称为“开天眼”,“朱砂启智”意为开启智慧。老师为孩子们点上朱砂,寓意着孩子们在人生的启蒙阶段,在学习方面从此“耳聪目明”,好读书、读好书。 “人”字,一撇一捺虽简单,却蕴含着深厚的意义。启蒙描红主要指导孩子们书写“人”字,意在孩子们成为有责任、有担当、堂堂正正的人。大写人字
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谢天地,与我身,感父母,赐我身;敬师长,开蒙化;友兄弟,筑其家;今日开笔,志兴中华。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诵读《三字经》。远大的志向,需要从小事做起,日积月累,才能梦想成真。 “鸣”通“明”,“鸣志”即“明志”,就是表明自己的志向,意为击鼓的声音越响,声音传得越远,说明志向就越远大。一张张青涩的脸庞,一句句稚嫩的话语,一个个与众不同的梦想,却让陪同的爸爸妈妈们共同见证了这难忘的时刻。 特殊的日子里,这份富有意义的“大礼”对大班的孩子们而言,不仅是一次“崇德立志”的启蒙教育,更是一次心灵上的洗礼和智慧上的启迪。九层之台,始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良好的开端是奠定成功的基础,孩子们你们即将从幼儿园毕业了,但它却是你们开始学习,走向成功的起点。愿这次的开笔礼成为你们一生中美好的回忆,愿孩子们通过开笔礼,迈开学习的第一步,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