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实现医保基金精准监管严格控费的几点工作建议

 性情中人75 2019-05-15
医疗保险基金被称为老百姓的“救命钱”,医保基金能否得到有效使用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作为医疗保险的监管部门,如何堵住医疗保险基金流失的“窟窿”和“暗道”,整治医保乱象,确保每一分“救命钱”都花在“刀刃上”,是医疗保险基金监管的重中之重。
  一、目前医保监管的难点
  目前此项工作在事前预防、事中监管、事后核查这三个阶段都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阻碍。1.溯源难,预先监管无法有效推进。医疗药品与耗材的供应商数量众多,医疗机构、医生与供应商之间关系错综复杂,无法从源头上有效监管。医保机构很难预测支出医保资金的额度和资金的流向,不能有效的做到预先监管、有效控价。2.局限性强,事中监管进不去。在医保—供应商—医疗机构—患者的各大环节中,医保部门仅能对医疗机构进行局部管控,事中监管一直处于“门外徘徊”的窘境。3.矛盾凸显,事后监管遇阻碍。大部分患者对医保监管工作不配合,同时目前现行的监管机制对医院提供医疗数据的真实性核查、核定困难,无法有效辨别医院是否存在虚假医疗、过度医疗的情况。
  二、解决监管难题的思路和对策实现由被动监管变为积极监管,就要把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事前要“堵住”、事中要“卡住”、事后要“查处”,保证整个监管首尾有机联系,从整体上提高监管效果。具体来说:一是追其根,掌控源头数据。从源头上把握医疗机构医疗用品的供货数据,事前对医疗机构使用医保基金的情况进行预算,对医保资金支出和流向进行有效预估;二是拉出来,实现事中跟踪。把医疗机构数据拉出来,建立数据过滤机制,绕开医疗机构、患者之间的矛盾点,采取间接监管的方式,抓住关键环节,实现精准监管、有效控费;三是敢创新,加强信息化管理。发挥“互联网+医保监管”的思维,逐步建立起完善的“购销存”数据连接平台,加强信息化管理,促成医疗机构、供应商、医疗保险等部门数据有效共享,实现医疗保险“一体化”监管体系。
  下步医保监管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试点品种。针对特定医疗耗材开展试点工作。在医保层面上将大病、慢病、特殊病等所需的关键医疗用品进行梳理,将监管难度大、使用消耗量大、价格高的医疗用品进行综合统计,选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进行初期试点,从而做到把握关键环节,有的放矢。2.平台建立模式。选择具备资质的医疗用品配送单位,建立起完整的“购销存”数据连接配送中心,使其成为“过滤器”,专门针对监管困难、消耗量大、价格高的特殊医疗用品,按照各医疗机构所需进行集中配送,将配送中心完整的“购销存”数据与医保联网,将配送中心作为外部监控平台,使医疗机构进出货数量有据可查,确保来源明晰、用途明晰,实现“购销存”透明化。3.监管模式。建立完整的“购销存”数据连接配送中心,以点带面强化监管。针对试点品种,将配送中心的进出库数据与医疗机构的相关数据进行比对,加强信息化管理,逐步建立起完整的“购销存”数据连接机制,进行数据实时监测,严控资金流向,确保医保基金使用安全。4.成果跟踪。对试点工作所有环节、渠道进行重点跟踪,进一步提升医保基金监管效果。随着配套数据有效对接、配送模式不断完善,逐步、分层次地将各类品种导入,扩大监管范围,实现有效的监管与控费,确保医疗保险基金在安全、有效的环境中运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