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牧夫天文
1 关于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是人类历史上第九个载人空间站,是美国宇航局(NASA)、欧洲航天局(European ISS项目的初始成员国 Credit:NASA 2 关于名称 我们知道「International 其实在空间站正式定名以前,就有人提议把「Alpha」作为空间站的正式名称,但显然俄罗斯是不乐意的。俄罗斯航天公司Energia的时任总裁Yuri 3 关于费用 目前为止ISS可能是历史上最昂贵的人造物体,截至2010年,各个国家在ISS上的花费共计1500亿美元,到2019年,这个数字可能已经超过了2000亿。(缺少具体数据2000亿仅为猜测) 电影《异星觉醒》中的片段 4 关于组建 ISS的第一个部件是俄罗斯负责建造的「曙光号」功能仓。 曙光号功能仓 Credit:NASA 1998年到2002年是ISS建设的第一个高峰,大部分ISS部件由美国的航天飞机运送。而当2003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后,NASA决定暂时停飞所有航天飞机,ISS的搭建工作不得不停下脚步,直到2005年,ISS的建设才重新走上正轨。到2011年,ISS的建设工作算是基本完成。 ISS搭建过程示意图 以上分别是2001年8月,2008年6月,2011年5月,2018年10月的ISS Credit:NASA 5 关于寿命 ISS的寿命大约是20年,也就是在2020年前后,ISS就会结束自己的使命。但据消息透露,这个时间将会顺延到2024年,理论上甚至可以到2028年,说不定ISS还有机会迎来自己的而立之年。 不过这一切还得看ISS各成员国的态度,比如俄罗斯航天局就曾在2015年表示,会在2024年以前继续作为国际空间站的一份子。在此之后,国际空间站当中由俄罗斯建造的模块会被移除,这些模块将会用来搭建属于俄罗斯自己的新空间站。 6 关于位置 目前ISS的轨道近乎为正圆,近地点为403千米,远地点408千米,轨道倾角为51.64°。 截至2018年,ISS的轨道高度变化。 Credit:Wikipedia 早期ISS的轨道高度相对较低,这是因为当时ISS还处在热火朝天的建设期,有大量的新部件需要安装,较低的轨道便于航天飞机运送更多物资前往空间站。2011年建成后,ISS将轨道提升至400千米左右并维持至今。 ISS的轨道距离地面较近,因此其轨道速度与第一宇宙速度相去不远,约为每秒7.66千米(第一宇宙速度为每秒7.9千米),换算成时速即为每小时2.76万千米,因此大约每90分钟就会绕地球一周。我们可以做一个粗略的估算,一天时间ISS可以绕地球转15圈半,一年就是大概5600多圈。整整20年下来,ISS已经围绕地球转了超过11万圈。wow! 7 关于观测 当ISS掠过头顶时我们可以很轻松地看见它,运用高倍率望远镜甚至可以分辨出细节。ISS是除铱星外,夜空中最亮的人造卫星。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访问此网站https://www.查询该何时抬头仰望ISS。 2018年8月于新疆吐鲁番拍摄的ISS过境 8 关于体积 根据NASA的数据,ISS上的桁架长107米,太阳能电池板的长度为73米,加压舱的总长度也是73米。 这是什么概念呢?首尾相连,需要一个足球场才能框的住。并且ISS的内部空间其实也颇为可观,NASA宣称ISS的内部加压容积与波音747的内部容积相当,而宇航员的起居空间则比一般的六居室房屋还要大,拥有六个独立睡眠区,两间浴室,一个健身房,一个360°全景窗,以及6个飞船接口。 ISS的可居住容积为388立方米,在地面上我们一般不用体积来描述居住空间,如果以一般房屋层高2.8米计算,388立方米相当于一间约140平方米的小宅子,这么看ISS也勉强算是个大户型了。就拿上文的1500亿美元经费来说,那每平米就大约要10亿7000万美元。住不起住不起。 9 关于重量 目前ISS的质量接近420吨,这比2个自由女神像(204吨)还要重。和前辈对比更是完全的碾压:这是和平号空间站(约124吨)的3倍以上,天空实验室的5.5倍。 ISS上最重的舱体是最早升空的曙光号功能舱,质量接近20吨,紧随其后的是星辰号服务舱,质量同样接近20吨。 2000年9月的ISS,由上至下分别是进步号补给飞船、曙光号功能舱、星辰号服务舱以及团结号节点舱 Credit:NASA 10 关于宇航员 2000年11月2日,是大家都要铭记的一天,那天是所有地球人都整整齐齐地待在地球上的最后一天。因为从那天起,ISS就一直有人驻扎,从未间断。 ISS第一远征队。NASA的William Shepherd(图中),俄罗斯联邦航天局的Yuri Gidzenko(图右)和Sergei Krikalev(图左)。 Credit:NASA 这种常驻ISS的队伍被称作远征队(Expedition)。如今在ISS上驻扎的是第58远征队。 ISS第58远征队。加拿大航天局的David Saint-Jacques(右)、俄罗斯联邦航天局的Oleg Kononenko、NASA的Anne McClain(左) Credit:NASA 截止到2018年10月,ISS接访了来自18个国家的232位访客,其中美国146位,俄罗斯47位,日本9位,加拿大7位,意大利5位,法国4位,德国3位,比利时、荷兰、瑞典、巴西、丹麦、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南非、韩国、西班牙、英国各一位。 宇航员地区分布图 Credit:NASA 以上232人中,美国宇航员Scott Kelly 和俄罗斯宇航员Mikhail Kornienko 在ISS上连续居住的时间最久,都超过了340天。 Scott Kelly ↑ Mikhail Kornienko ↑ Credit:NASA 『天文时刻』 牧夫出品 微信号:astronomycn Anne McClain在ISS上拍摄的地平线,美其名曰「境界龙」 Credit:NASA 以上内容为用户在观察者网风闻社区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
|
|
来自: 朝_五_晚_九 > 《军事 科技 超限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