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志摩之死

 板桥胡同37号 2019-05-15

1931年11月20日,《北平晨报》报道:“19日午后2时,中国航空公司飞机由京飞平,飞行至济南城南三十里党家庄,因天雨雾大,误触开山山顶,当即坠落山下。本报记者亲往调查,见机身全焚毁,仅余空架。乘客一人,司机二人,全被烧死,血肉焦黑,莫可辨认......”

很快众所周知,那名遇难乘客就是一代才子徐志摩。与此同时,与他藕断丝连的四位女子,各有不同的反应:

妻子陆小曼听到噩耗,顿时感到“天垮了,地陷了,世界进入一片黑暗。”在承受种种指责后,她都忍了下来,亲书一幅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压于卧室玻璃板,屋里还挂了一幅志摩遗像,每隔几天,她便要换一束鲜花放在遗像前。她告诉好友王映霞:“艳美的鲜花属于志摩,是永远不会凋谢的,所以我不让鲜花有枯萎的一天。”

林徽因得知徐志摩是为了听自己演讲,而乘机逝世消息后,几乎晕了过去。她和丈夫梁思成编了个小花圈,中间嵌着徐志摩的照片,敬悼于灵前。第二年写下了诗歌《别丢掉》:

别丢掉
这一把过往的热情

你仍要保存那真
一样是月明

一样是隔山灯火 

满天的星

只使人不见

红颜知己凌叔华在《志摩真的不回来了吗》一文中,写道:“我就不信,志摩,像你这样一个人肯在这时候撇下我们走了的。平空飞落下来,解脱得这般轻灵,直像一朵红山棉辞了枝杈,这在死的各色方法中,也许你会选择这一个,可是,不该是这时候!”

前妻张幼仪在听到噩耗时,她对儿子徐积锴说:“你爸爸上天了,快随你舅舅去接灵吧!”

而我们始终记起的,是隽永至今的那首小诗《沙扬挪拉》: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