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 您好! 上周北京中心办了第38期动力催眠初阶工作坊,参加工作坊的家长们认真学习和体验了催眠技术在生活上的运用之道。 工作坊当中的主力是我们的助教同学,图上右侧女生是深圳来的董爱华(职业经理人),中间的男生是哈尔滨来的武洪超(三甲医院的专职心理医生),他们都是专程来北京义务给学员们当助教的。 在助教们的帮助指导下,学员们的进步飞快。 今天在初阶的微信群里,就有同学分享了用学到的技术帮助孩子管理手机的体会: 曾经有一个妈妈报怨自己孩子学习没有动力,她一直以来抱着让孩子“快乐成长”的理念,事事都顺着孩子的意愿。 孩子不愿意做的,她从来不勉强,她觉得这就是让孩子天性自然发挥的最好方法。 但是,在孩子上了初中以后,学习成绩一直下降,自信心也开始低落,甚至孩子开始不愿意上学,迷恋上手机游戏。 这个妈妈一直以“尊重孩子的本性”为指导思想,以“只要孩子开心怎么都行”为己任,不愿意勉强孩子,但面对孩子不上学在家里玩手机的现状,妈妈的内心十分的煎熬。 让妈妈痛心的是孩子不仅越来越不快乐,而且开始经常情绪失控,甚至在妈妈提醒他玩手机太多时,出手打了妈妈。 妈妈希望我们给孩子做催眠,来提升孩子的学习动力。 首先,我们需要妈妈了解一下,学习的动力和自由度之间是反比的关系,也就是自由度越大,学习的动力也就会越小。 如果一个学生是农村来到县城读书,他想不回家当农民的唯一道路就是“知识改造命运”,于是他只有一个选择——“高考”! 当他只有一个选择,那么他的自由度就是1,学习动力就是100%; 如果他的父亲是一个私企老板,考不上学可以跟父亲做生意,这就有两个选择,自由度就是2,学习动力就是50%; 如果孩子知道自己可以上学区所在的学校,也可以花钱上国际学校,还可以选择当艺术生,或者出国留学,这就会有四种选择,这时的自由度就是4,学习动力就是25%。 随着自由度的增加,混乱度随之增加,这时动力反而减少。 过多的选择,让孩子的学习动力减少了,自然取得的成绩一般,自信就无从提起。 所以,给孩子过多的选择会降低孩子的学习动力。 妈妈以尊重孩子的选择为己任,让孩子觉得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可以选择决定的,于是导致自由度增加,混乱度上升,动力自然会减少。 所以,妈妈首先要先搞清楚,哪些事情是可以商量的,哪些事情是没有选择的余地的,这样才会建立明确的规则意识。 有了规则意识,完全感会增强,混乱度就会减少,动力才会有机会培养出来。 如果没有这个先决条件,只是把孩子带来给催眠师进行训练,对孩子的帮助会十分有限。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求家长要参加初阶工作坊的原因——训练妈妈们可以有能力执行规则。 其次,在具体一件事情上的过多选择也是在增加自由度,混乱程度增加,导致学习动力和执行力显著下降。 比如,有的家长没有规定孩子睡觉的时间,上床睡觉的时间是依照完成作业的时间而定。 经常听家长夸耀说自己的孩子十分用功,写作业到凌晨两点才睡。 在上床睡觉这一件越固定越好的事情上,家长却没有监督让孩子执行,反而变得十分随意,这一点就增加一倍的自由度,至少可以降低一半的学习动力。 上过大学的你会有在Deadline之前赶论文时效率超级高的经历吧,因为没有选择的规定减少了自主度,增加的是成倍的动力。 做动力催眠可以提升学习动力、工作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动力催眠通过整体的流程,不断协调意识和潜意识、想法和情绪、感性和理性之间的关系。 让大脑和机体的不同部分可以为了同一个目的协同工作,大幅度的降低自由度,使大脑的混乱度下降,从而将动力提升到惊人的程度。 “致心一处,无事不办。” 通过动力催眠的训练,可以让全身心统一起来,共同发挥作用,自然会行动力倍增。 但是,如果你先给出几个选择,比如:“我不知道你会怎么做?你可以选择这个,同时你也有权力选择那个,无论你选择什么,都是自己的选择;同时,你也可以发现更多的选择……” 如果你给出这样的引导,就会导致自由度升高,混乱度增加,动力自然会降低很快。 所以,尊重人的选择听起来很美,但过早的给三观还没建立起来的孩子太多的选择权,这可能是让孩子变得茫然无力的最好办法。 好了,今天我们就聊到这里。 我们下次再聊! 马春树 于北京金源时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