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思”是一门必修课

 blackhappy 2019-05-15

“九思”是一门必修课

“九思”是一门必修课

《论语》有一句话:“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意思是说君子看问题要透彻,对别人反映的问题要听端详,对人面容要温和,仪容要恭敬,说话要诚实,做事要谨慎认真,有疑问要向别人请教,气愤的时候要想到可能带来的灾患,有所收获时就要仔细想一想其中的原因。

这段话的核心是讲“思”,其实质是用脑想问题。“九”是阳数之极,所以孔子以九思概述,意思是说要多方面思考、多角度想问题。在企业管理中,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同样要从这九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从而进行对照和提升自身修养。

(1)要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眼光,即“视思明”。看人看事要分得清是非,辨得明真假,要把人和事看得通透才能想得明白,看人要有眼光、眼力和眼界。遇到问题要考虑清楚,眼界要开阔,要做到站得高,看得远,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在一些重大问题上要有长远的眼光,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不能只看眼前利益,追逐蝇头小利。

(2)要善于倾听,即“听思聪”。耳聪才能明辨,管理者要会听,善纳“基层之音”,多多听取下属的想法、意见,虚心听取来自不同角度的声音,并要听进心里,并针对此信息进行调查考证。不要迷失在歌功颂德的言语中,要善于在异口同声中听出“弦外之音”。

“九思”是一门必修课

(3)要有平和的态度,即“色思温”。管理者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达到心境的平和,有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理素质。工作中,对待下属及同事应该有平和的心态、温润的言语。要心怀宽广,有容乃大;在人际交往中要处变不惊,潇洒自如。

(4)要有得体的举止,即“貌思恭”。这里强调的是待人处事的仪容的恰到好处。优秀管理者不仅透彻领悟人性,而且具有正直、高尚的人格,他们总是厚德待人,即平等、真诚、宽容地对待他们的下属与上级。

(5)要有诚信,即“言思忠”。孔子一直倡导“言必信,行必果”的思想。优秀管理者要言行一致,说出的话掷地有声,常言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言必信,行必果”是人际交往中的一条基本原则,因为它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与美妙,这就要求管理者说话应表里如一,真诚坦率地与人交往,把真实的自己显示给对方,不刻意隐瞒自己的看法和真实感情。

(6)要敬业,即“事思敬”。管理者在工作中要做到敬业,做每一份事业都需要全心全意,都要全情投入。没有随随便便就能做好的事情,只有仔细思考,周密准备,态度认真,才能把事情做好。作为管理者,敬业精神是于好管理工作的基石。

“九思”是一门必修课

(7)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即“疑思问”。人非圣贤,孰能无惑?关键在于遇到问题要多问。只有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思考问题,才能不断解决问题,才能不断进步。管理者要好奇,遇到疑惑要想到发问

(8)要学会节制自己,即“忿思难”。管理者要学会管理和掌控自己的情绪,要懂得节制自己。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总结前人的经验要做到“忿思难”,关键是练就一“忍”字。所以小忿要忍,大忿也需要忍气制怒。

(9)要取财有道,即“见得思义”。管理者不要被利益所迷惑,见到利益时要考虑到是否合乎道义。优秀管理者应该洁身自好,淡泊名利,重义轻财,先义后利。严守道德底线,不为金钱所困,不为名利所惑,不为权欲所制,在利益面前坚守自己的道义标准。君子爱财要取之有道,切不能把道义放两旁,把“利”字摆中间。

领导者要善于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思考要有具体途经和方法,要有思考的对象,要有思考的载体,要有思考的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