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重镇” “一条多伦路,百年上海滩” 短短不到500米的多伦路, 见证了无数文化名人的历史足迹, 每走一步都能感受到迎面而来的文艺气息。 多伦路如今再次升级改造, 颜值不只高了一点点, 每走一步都是养眼好风景! 低处匍匐在地的花叶络石、开得正艳的松果菊、中段正在变色的南天竹、颜色翠绿的芭蕉树和郭沫若雕像身后飘香的桂花树... ... 一场视觉与嗅觉的盛宴正在上演,这些颇有层次感的园艺设计与郭沫若雕像一起,形成了多伦路上一处新颖别致的风景。 而白色鹅卵石铺成的弧形小路、树下供人休憩端坐的石块景观椅,与周遭的园艺景观完美融合,不禁引得市民游客纷纷在此合影。 除了这处颇具观赏情趣的园艺景观,多伦路沿线的所有绿化景观也进行了改造升级,原本平淡无奇的绿化小景现在“不简单”啰~ 以往平面且杂乱的麦冬,改成了有层次感的园艺景观型绿化,香彩雀、佛甲草、石竹、紫娇花、美人蕉等高低不同的绿植丰富了市民游客们的视觉体验。 游客以往都会将沿街风格各异的建筑作为背景,纷纷与它们“合影”。而现在,这些错落有致的绿化景观受到了大家的争相“宠溺”,文艺风、森系照也能统统get了。 除了绿化升级外,多伦路沿街路灯也进行了改造,都统一改成了暖色光。 另外,多伦路上还开辟了一个文化小站,目前已铺上了木地板。今后在此处还会设有流动展览,让游客更充分地领略这里满满的人文气息。 升级改造的绿化景观“不简单”, 多伦路上的老房子更是“大有来头”, 让你一站get中、欧等多国风情, 足不出沪也能“假装在国外”! 闻名遐尔的孔祥熙公馆、白崇禧公馆、汤恩伯公馆,又使多伦路成为海派建筑的“露天博物馆”,汇聚了荷兰、西班牙、法国新古典主义、阿拉伯等多种建筑风格。 1 ▲多伦路250号住宅,曾是孔祥熙沪上三处豪居之一。 2 ▲多伦路210号住宅,曾作白崇禧的寓所,人称“白公馆”。 “白公馆”建于20世纪20年代,砖混结构二层,宅前有庭院。为欧洲独立式花园住宅,法国新古典主义样式。2005年,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3 ▲四川北路2023弄35号住宅,曾是汤恩伯的寓所,俗称“汤公馆”。 “汤公馆”建于20世纪20年代,砖混结构二层,为欧洲独立式花园住宅,仿文艺复兴式样。2005年,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4 ▲永安里的多伦路152-192号部分建于20世纪30年代,是典型中低标准集合式住宅。沿街布置,总长度70米,平面呈弧形。 当年中共地下党组织曾在永安里设置秘密联络点,2005年,“永安里”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这条隐匿于闹市中的文艺小路, 是不是分分钟让你心动? 约上三五好友去走走逛逛吧~ 图文来自@乐活虹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