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学者:当年北洋水师访日造成日本恐惧,甲午胜利后日本并不高兴

 昵称25382711 2019-05-15

梁启超说: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偿二百兆始。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虽然在甲午战争之前,中国也经历过第一次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也和法国人打过,但是从心理上这些都是相对可以被接受的。尤其是和法国之间的战争,甚至是以战场上的胜利结束的。

《中法新约》并没有各地赔款,这说明当时的清朝是有自强的能力的。而事实上,自中法战争往后的那九年,是中国在19世纪的一段黄金时期,当时国际环境很好,国内的情况也并不严峻,洋务运动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但是,这个局面却被甲午战争给打破了。我们只看到了强大的西方,却忽略了身边一直当学生的日本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这样的失败带来的震撼是非常巨大的。那么,日本人当时又是什么心理呢?

日本女子大学教授茂木敏夫认为,中国和日本近代历史的开始是非常相似的,他们都是对西方的坚船利炮敲开了大门,他们也都进行了维新,一个明治,一个戊戌,但是清朝保守派的实力太大,在那次维新中失败了,而日本却顺利走上了脱亚入欧的道路,完成了自己的转变。

于是甲午战争就变成了一个近代工业化国家对抗传统农业国家的战争,胜负在开战之前已经注定。但是,中国毕竟是个大国,完成了近代化就能战胜它吗?日本人当时心里也没底。

所以,当北洋军队几次光临日本的时候,日本国内普遍呈现出一种恐慌的心理,至少是一种很大的震动,大国国富力强,可以买来这样强大的军舰,而我们日本都没有。当时的日本人是完全有把握在陆地上打败清兵的,但是海军呢?他们不敢保证。

日本利用半岛的局势做文章,让半岛脱离清朝,自己还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默认,日本人当时认定如果清日开战,国际社会不会出面阻挠,他们便开战了。由于清朝在明,日本在暗,日本得以做了充足的准备,到他们真的挑起战争的时候,日本其实已经有了必胜的把握,所以在胜利之后,他们并没有获得多大的胜利的喜悦,那笔巨额赔款倒是让他们挺喜悦的,但那不是一回事。日本人真正收获胜利的喜悦是在日俄战争之后。

甲午战争不仅没有让日本获得胜者的喜悦,反而让他们感受到了败者的屈辱,三国干涉还辽让日本人意识到,他们尽管在东亚已无敌手,但在西方列强面前,他们依旧还是弟弟。日本人当时用卧薪尝胆,奋发图强这样的话来激励国民,以“败者”的姿态继续奋斗,所有就有了日俄战争的胜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