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祝福奔赴北大荒50周年的69届荒友而作 为纪念知青奔赴北大荒半个世纪而作! 
从哪一年、哪一天的一声声长长的汽笛鸣响,满载青春的绿色车厢依依不舍地缓缓前行开始,时光老人的坚定步伐将一个时代的年轻生命,引领到那神圣的、艰苦的、冰火燃烧的东北边关--北大荒。 这些身着青蓝草绿黄军装、帽子无星领没章的兵团战士,在亘古荒原上,在冰天雪地里,在摸爬滚打、痛苦欢乐、激昂迷茫中,无论是三年五年的磨炼,抑或十年八年的锻造,胳膊长粗了、心智成熟了、情感丰富了、性格坚强了,成为了一代人称知青的人。 激情燃烧也好,蹉跎岁月也罢,半个世纪一晃就过去了。这些当年十六七岁活蹦乱跳的中学生们,如今已然七十上下、白发苍苍,可是他们的称谓依然不变,还是叫做知青,还是兵团战士的风格,还是北大荒人的劲头儿。 
有人说这些人曾经奔赴边疆一阵风暴,而后的大返城一阵疯狂。是的,这就是那个不知所措的年代,将这些个原本柔软清纯的年轻人,塑造的无比柔韧与刚强。 有人担忧这些人缺少知识没有学历,真不知道他们能干些啥?干啥!遍布各个单位不管岗位高低,尽数骨干、不乏共和国的脊梁,知青的风采无所不往。 有人疑问这些人创业艰难、退休困难,特别后悔那时的一腔热血。是吗?以知青的身份聚会,以荒友的名义回访,以知青的情怀处世,一首首兵团战士的歌声回荡在他们的心间,一面面连队的旗帜不时的飘扬在返回农场的路上,那绝不是心血来潮的应景,那是割不断的回眸与眷恋! 十多人的大火炕咱一起烙过,十来个大包子咱一顿造过,大水泡子荒草地咱一起趟过,大棉袄一裹地边休息、咱憨憨的眯过,大风大雪修水利放炮挖土、咱闯过干过,大江对岸枪炮响起、咱战壕里备战趴过,大雨过后在麦地里咱嚎叫着水中捞过、收过,长长的矿洞里那黑黑的大煤块儿咱扛过、背过,就是长大了谈对象没地方、那高高的大草垛子咱也香香傻傻美美的钻过、亲热过! 想想那个时候的咱都经历过啥,咱还愁啥、咱还怕啥!爱它怨它,那是泪流血洒在它那宽厚荒蛮、冰火交融的黑土地上;别离探望,那是生生死死、问心无愧、魂牵梦萦的思念和崇高的祝福与希望!

半个世纪,一代知青,曾经的轰轰烈烈,曾经的兵团战士,像冰凌花一样在冰封大地,在边境线上毅然生长,这是一支为国垦荒、镇守边关不可或缺的力量; 半个世纪,一世称号,荣辱不懈、是非鲜明、艰难生存、大局观念,像冰凌花一样在寒冬里隐忍,顶破冰雪迎春绽放,是社会大众从心底里赞佩、敬服的人; 半个世纪,一生骄傲,知青工人、知青部长、知青作家、知青爹娘,像冰凌花一样朴实鲜活、坦坦荡荡,让大地充满生机、迎接那百花盛开的春天与梦想。 
咱是知青、咱是兵团战士、咱是北大荒人,咱不怕苦因为咱吃过大苦,咱受尊重因为咱能自重。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人的那个博大胸怀,和平年代最能吃苦、最能战斗、最能忍让、最守本分、最懂自律、最顾大局的自信、自立、自强的群体。 五十年前开荒种地扛大枪的时候咱是这样,四十年的中国改革开放所获甚微的时候咱也是这样;半个世纪过去,眼看着农场建设犹如城市、美如花园,眼看着国家日益发展、国威强盛,眼瞧着战友荒友们满脸沧桑、垂垂老矣,眼瞧着擂响战鼓的将是那些知青儿女、社会贤达、未来栋梁的时候,他们依然还是这样!

他们没有忘记自己是谁,共和国的历史不会忘却他们是谁,他们胸前最耀眼的勋章、他们一生中最骄傲的名字,就是半个世纪前开始叫响的哪个称呼 -- 知 青! 咱是知青,咱是1967、1968、1969、1970---的知青,--咱是曾经奔赴过北大荒,番号是建、设、钢、铁、边、防的那个叫做中国人民解放军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战士、知青! 咱是那曾经冰火燃烧着的寒冷、火热、呐喊、困惑、大爱、埋怨、柔弱、坚强、希望、梦想、徘徊、惆怅--- ,却依然流淌着北大荒的热血、奉献、乐观、豁达、坚强的一代, 叫做知青的耄耋知青! 说啥呀,说啥!说啥咱也是知青! 
荒友知青:冰戈
2019.05.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