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飞飞:中国画的设色特点(上)

 摩羯天尘 2019-05-15

中国画的设色特点(上)

王飞飞 诗人VS艺术家 今天

 


王飞飞:芥子园画圃-青山绿水24讲第19讲:中国画的设色特点(上)


中国画的设色特点


中国画的颜料分植物颜料和矿物颜料。一般,运用的矿物颜料比较多。下面用石绿和赭石还有藤黄,这三种颜色都是矿物颜料。

下面讲解中国画的上色,设色的方法。中国画很注重颜色的无奈运用,所谓中国传统画,在我们古人的称呼下叫“丹青”,丹就是朱砂的意思,青就是蓝靛的意思。因此,中国画上色,着色是非常讲究的。

这堂课主要是给大家演示一下,中国画的设色特色。


中国画的用色特点

中国画的设色是表现物体固有色的明度变化,而不计较光的相互影响和变化。晋书上讲,顾恺之犹善丹青。也就是说,中国画在着色上,是非常注重和实践的。谢赫的六法论,把随类赋彩列为六法之一也是重要上色的原因。

谢赫的六法论

一、气韵生动;

  二、骨法用笔;

  三、应物象形;

  四、随类赋彩;

  五、经营位置;

  六、传移模写。

随类赋彩:指依客观对象同类赋同色,也指不受客观约束,依画着的主观意识而赋色。


当你一张墨稿完成的时候,这就需要用颜色丰富它。下面详细讲解用色六法:


用色方法“调”即是把不同色相的颜色调和在一起。

用色方法“罩”即以一种颜色覆盖另一种颜色。

用色方法“托”正面背面都着颜色,以背面衬托正面颜色。

用色方法“染”即先着一笔颜色,再以一枝蘸清水笔接染,使颜色渐次淡出,

用色方法“蘸”一枝笔先调一种颜色,再在笔尖处蘸另一种颜色。一笔着纸,同时出现两种颜色。

用色方法“泼”可将调好的颜色,直接泼于画面或色墨同时泼。


勾勒山形,完成山形的结构的时候,就需要颜色的丰富。其实在山水的运用上和技法上,当你熟练的掌握了皴法及其山形的走势。你可以灵活的随心所欲。发挥你对大自然的观察、理解及其认识。这个时候,你就能够熟练的掌握画好一张中国画。古代对中国图画的称谓是“丹青”可见把着色提高到了很重要的位置。

在中国古代颜色的运用上,都以清淡高雅为主。但是到了现在,人们已经不能仅仅的局限于这种简单的着色方法。所以就有了很多新的技法和方法。但是作为掌握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起手。我认为大家对传统中国画研究的这种着色的方法还是应该有一个认识和初步的掌握。


在墨的基础上,当你把墨稿和你想需要的效果做出来以后,画好以后,根据你对自然的写生,观察和理解来合理的运用你的颜色。包括它的四季变化和颜色的运用,这事实是至关重要的。当一个墨稿接近完成的时候,这个就要用颜色来掌握和丰富它。在颜色的运用上中国传统山水画,还是比较清淡,比较单一,中国人的审美观点从传统的角度上来讲是带有一些宗教观念。


在芥子园画谱上,并没有强调和讲解怎样着色。下面把着色的步骤和颜色的运用来好好的给大家演示一下。


着色的步骤和颜色的运用


青山绿水是一个典型的运用方法。当你要表现夏天这种苍翠欲滴的山峦的时候,你可以用花青、藤黄、还有就是赭色。这是中国画基本的三种颜色。应该熟练掌握


掭点花青,然后再蘸点藤黄,变成绿色,然后再加点墨,这样颜色比较沉着,更符合自然界色彩的效果。然后在山的根部和它的阴面,设色的时候,可以重一点,可以趋于重一点,颜色不够可以再加点花青。和墨调得深一点,显得深邃一点。


在着色的时候,最好是等墨稿还没有完全干,但又接近干的时候着色比较好,因为宣纸的效果,它对水的掌握是要求非常严格的,在墨稿还比较潮的时候,上色的时候容易混为一体。所以,最好等它有八九层干的时候再着色为最佳。当然,等它完全干的时候再着色,用这种略为深一点的颜色。用较为深的颜色染出山的阴面和山跟。然后远山再略微淡一点。近深远淡,把它渲染上去。


其实中国画在用水上面是非常非常的讲究,一幅好的中国画,尤其是山水画,在对水的把握上,一定要牢牢掌握它的笔性、纸性和它的水性。也就是说,一张好的画,如果用水得当,画面所产生的效果是非常好的,把它的阳面留出来。这样子它有一种混为一体的自然的感觉。这种感觉也就是我们在大山,在真山真水里面看到的所想表达的对自然的真实写照。

当你把它的阴面和它的山根部分和云口相接的部分用深一点的颜色染上了以后,然后在它的阳面用干净一点的颜色,亮一点的颜色可以少量的加一些山青,然后再加一些花青。再加一点墨,中国画在着色的时候对这些冷色都喜欢运用一点墨在在里面。使它更加沉着,把山的阳面渲染出来。这个在着色的时候,一定要趁它没干的时候就上上去。让它的颜色能够和下面的颜色接上,融为一体。这样子才显得自然,在它水分和颜色的渗透中,能自然的融合在一起,显得画面干净利落

往远处可以加一点藤黄,使它更亮一点,更翠一点。用更浅亮的颜色染出远山,这样子显得更加苍翠一点,在远山多一点藤黄,让它更亮起来。或者更加模糊一点,这个是远山的渲染,在远山渲染的时候,一定要随着山形,慢慢的推过去,在这些不够的地方,再给它衔接一下,使它显得更加自然的能够揉在一起。然后再用清水慢慢的把它接一下(让清水接染自然净化),这样子显得云气更加自然。显得这云活,在滚动中,而且也有厚度,这就是一种所谓的春山可望也好,或者是春夏交际这种山峦的色彩


在中国画的色彩的设置上,当你把墨稿打好以后,用颜色添加上去,那么一张比较完整的山水画就完整的展现在你面前。上色主要是以中国传统的的这种着色方法来运用

下面再来演示一下画树的着色方法。包括秋天的、春天的夏天的和冬天的。

中国人对颜色都习惯运用几种主要的颜色比如:当夏天的树设色。就比较清脆比较浓郁。夏季树:色泽清脆浓郁。所以在墨稿的时候,显然也是要非常浓密的。比如犹如华盖般的浓阴,在夏天夏树的表现比较多。使夏天夏树的感觉能够呈现出来,在着色的时候,要非常注意,要有浓有淡,使你的树形更加好看。其实绘画也是一种美的表现,所以,当你在表现对象的时候,在初学阶段造型还是主要问题,造型准确,要符合自然规律来描绘对方和自然。用些淡墨把它接住

就比如这是夏天苍翠浓郁的柏树,那么,在着色的时候,大家就能看到,用赭石加一点墨,这样显得树更加苍老。更加沉着,用赭色加一点墨。把它画上以后(备注:赭色加墨染树干)在小枝上再加一点赭色,加点水,这样显得更加苍翠一点。(备注:赭色加水染树枝),而它的树干呢!更加老辣一点,显得树形和树干有一点儿距离,在颜色上可以找到一些变化。


王飞飞作品:春夏秋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