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照片拍完不满意?彩色转黑白,立刻妙手回春

 boxing2010 2019-05-15

很多照片我们自己拍完后不满意,其实把它转变成黑白照片,光影的结合或许会有不一样的美感。

照片是极简风,极简应该让人看起来干净、清爽。但这张照片却无此感。

问题出在了颜色上,因为灯光的原因而导致照片发黄、发暗,从而导致“点”与“面”的对比被弱化。

其实解决的办法很简单,转成黑白,弱化色彩即可。

这张照片也是同样问题,想极简,却被画面中偏暗的色调毁掉了。

画面中线条简单,对比明显,其实第一时间应该就能想到,转成黑白。

猛一眼看上去,照片有三个亮点:

第一,画面中有线条;第二,画面中有对比(弧形和直线,右上的高光和左下的阴影);第三,画面中心对称。

但是,因为地毯的颜色太“斑斓”,所以看起来可能不是那么明显。

转成黑边,这些对比就出来了。

拍摄的时机不太好,已经日落,光差比比较大,天空泛白,地面欠曝。如果后期强拉曝光,天空会曝出翔来。

那么不妨转成黑白,这样,后期任你如何提高曝光,天空都是白色的。

整体也会有一种水墨江南的感觉。

照片整体有色偏,除了帆船还有一个快艇,画面内容不平衡。

但是,好在照片中整体暗色调之下,两个船帆是白色的。这样,就让主体突出醒目起来。

转成黑白,会强化白帆的存在,其他部分被暗化,看起来照片就会干净不少。

主体人物太小了,不知道是什么手机拍的。如果是近两年新出的手机,基本都有无损变焦的。

如果用变焦拍摄,首先主体会清晰很多,背景收录进来的元素也会少一些,主题会表达得更醒目。

其实很好判断,如果这个虚,起到了承前的作用,可以引导视线,那就有用。如果看了有一种“噎”的感觉,就不该有。

人和树之间的高度“落差”太大,顾此失彼。

这张照片最好还是以人为主,阳光作为补充。可以选择光线斑驳、有明暗对比的地方做为背景,这样就能符合你的初衷了。

拍摄距离上来看,略远,如果这个距离,建议用长焦拍出压缩感。当然,离近拍广角,会更有冲击力。

@乐多OPPOR11s snapseed调了一下,自我感觉不错,请大佬点评一下。

照片一般,无功也无过,但一个硕大的水印,直接让照片变成了负分。添加水印最重要的是疏朗。

两点问题。

首先,对焦。一定要对到离你最近的蒲公英的种子(毛毛),千万不要对到根茎上。

第二,背景的选择。拍蒲公英不是目的,主要是呈现一种寓意,比如自由,高飞等。所以,用天为背景当然很好,但如果有一些合适的搭配,比如建筑,以虚化的形式呈现,也不错。

双重曝光,感觉是学到了精髓。叠加与后期涂抹处理得也算到位。但只可惜人物的脸部被树丛的高光部分给遮挡住了,这让照片显得很奇怪。

重曝的时候,尤其是人物重曝,关键部位,尤其是高光部分(一般是人脸),一定要完全无误的呈现出来。所以,相对于后期来说,在前期选择素材的时候,要格外用心。

不同的照片有不同的呈现手法,不同的背景也会烘托出不同的主题。而不同的主体则代表着不同的意义。

就像这张照片,明显这不是一条渔船,或者说,不是符合人们脑海中经典定义的渔船。那么,这张照片就不会带人入境,反而会让人感觉跳戏。

对于这种和环境有反差的主体,也许用一些更为写实的拍摄手法来呈现,会比你现在这种比较写意的方式更合适。

小米5x 一个阴雨天,往窗外看的时候被水滴中缩小的外面的景色所吸引。虚化的背景,以及众多雨点中缩小的,清晰的倒立背景,相得益彰。

雨中拍摄玻璃,是一个很文艺的方法。但我建议,要么将镜头向上抬,拍摄空净的玻璃和雨滴。要么向下放,拍摄霓虹闪烁的光斑和雨滴。

如果不上不下,即便背景虚化了,也会让人觉得很乱。

处理任何事情,最简单的方法往往不会意味着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就像拍倒影,如果就是拍镜面对称,那就过于单调了。

这张照片,虽然有部分线条感,但画面中的元素太多,所以镜面反射下来,场景也显得很乱,不如就择其中的部分,拍摄倒影,或是拍摄不对称的倒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画面上挤下松,左下方的大面积留白,对于照片的美学角度的确是帮助的,但无奈场景太乱,自行车,还有上方的栅栏围栏,都对主体造成了干扰,拍摄时,应该再仔细选择角度。

因为选择了留白,就是想让照片显得更简单一些。如果环境太过乱杂,那就会放大留白和拥挤之间的对比,画面会进一步失衡。

拍摄时机没到位,建议遇到这样的镜头多等等,多拍几张,试想如果小鱼游到了画面中心,被花枝“圈”住,那样的画面会更有艺术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