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甫命运多舛,因着这颠沛流离,他的诗也自有悲凉,好多读着读着不禁怆然泪下。小时候读不懂杜甫,也没觉得他写得好,如今才知,他是真知己。今天就和小编一起读读杜甫的3首唐诗,年少时不懂,如今再读,不禁怆然泪下! ![]() 1、《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 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 古诗词,每每当我们亲身经历或是说身处其境时,更能感受到它的魅力与内涵。借用一位知友的话:“阅读古诗词的意义在于,当你今后每到一处,都能感觉是旧地重游。第一次远离故乡的第一个中秋,军训夜训,站我旁边的姑娘望着前面的圆月自言自语地念了这首诗,顿时心底一片酸涩。 ![]() 2、《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 杜甫的这首《登高》堪称历代七律之冠,字字诛心。也难怪有人说,他在遭遇了人生前所未有的挫折后才终于读懂了杜甫的《登高》。想必很多人也是,小时候读着完全无感,或者说对杜甫的许多作品都一样无感。 ![]() 1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不知道让多少人泪目。描写“客居”与“登楼”之悲的作品古今汗牛充栋,杜甫的这1句,“万里”和“百年”这两个极数的出现,悲壮苍凉之感便充盈全篇。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称: 此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 这样悲惨凄凉的境况,怎能不让人心碎? ![]() 3、《天末怀李白》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 杜甫从对李白的怀念发展为对其身世的同情,这首诗虽然说的是李白,又何尝不是说他自己呢?有才华的人命运总是遭受坎坷。但即使如此,也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这估计便是写出不凡文字之人的命运,他们需要经历太多的东西,可能起伏不定,可能一生潦倒,但一定是有故事的人。 杜甫的3首唐诗,年少时不懂,如今再读,不禁怆然泪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