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港澳 珠海 海口 兴隆 三亚 桂林十四日游(专列A4)
作者:小宋
【原创】
(散文)
旅途忆娘亲
(三)
旅途忆娘亲
母亲从手术室里堆出来了,后边跟着大夫和护士,我看到母亲苍白的脸,静静地睡在手术推车上。心里很酸很酸,为么母亲会得这样的病?母亲是一个与世无争,只知付出,不求回报的人。她聪明,心灵手巧,记忆力出奇的好。母亲只读过四年书,因为弟妹们多,只好辍学回家,照顾弟妹们。母亲爱书如命,母亲辍学回家后,只要有时间,她就看书,画画。她么书都看,如果一本好书,她要看上几次,就会把整本书都背下来。我跟爷爷奶奶长大,有时去母亲那住一天,母亲就给我讲故事,讲了一个又一个,到现在母亲给我讲的故事我还记忆犹新。
母亲的笑话也多,如猜迷语,(一)远看像头牛,近看没有头,嘴里吐黄沙,肚子珍珠流。“是风车”。(二)金线缠金球,我在树上跑风流,十个圣人来拿我,脱了黄袍报私仇。“是橘子”太多了
。
我生大儿子时,母亲去照顾月子。婆母知道母亲会讲故事,就叫母亲讲,母亲讲了一个又一个,刚开始是几个人听,后来连老伴的姑父母,小叔子和小叔子的同学们都来听。每天吃完晚饭,大家都等不及,叫母亲快讲。母亲说:“我给你们讲(呼延庆打擂)的故事吧。”母亲把故事讲的有声有色,书里每个人的名子,书里的诗句,母亲都能背下来。大家都特别吃惊,老伴的姑母问着我:“你妈妈的脑子是怎么长出来的?”其实那时侯我也不知母亲的记忆好。我从小也没和父母呆过多长时间,只知道母亲会讲故事,不知道母亲能把整本书背下来。我知道母亲特会画画,枕头样子绣花,都是她自己画鸟,画玫瑰花可好看了。
我记得她教不到三岁的侄子画画。一次我去看望父母,母亲对侄子说:“宋洋,你给大姑画个画吧。”侄子一笔在纸上画了一只小鸭子。我说:“为么没脚啊?”侄子说:“脚在水里了。”说着在小鸭子下身划了几道波文······
母亲的人缘特别好,母亲有亲弟弟五个,叔伯弟弟十五个,(共二十个)亲的和叔伯妹妹十二个,每个都和母亲来往。母亲排解她们之间的矛盾,大家都信服她。母亲的心肠特别好。
有一次一个初秋的傍晚,我陪母亲去弟弟他们医院洗澡,走出门,看到斜对面的墙根下,有一个妇女,带着两个孩子。母亲走过去问:“这么晚了,还不带孩子回家?”当知道她们还没吃饭时,母亲和我进厨房拿出一大碟子菜,{几样菜放在一起}拿了馒头和米饭,叫她们三口吃,母亲又给了她们钱,转身回到屋里,我看她们可怜,也从口袋里掏出了十几元钱给她们。看着她们狼吞虎咽的吃着,我忙跑到屋给她们倒了一大杯热水。这时母亲拿了一大包裹衣服交给那位妇女,并对我说:“大姐,你去屋里椅子上抱那床褥子。”我把褥子交给了那位妇女,这时她们也吃完了饭,她跪在地上,并叫两个孩子给母亲磕头。嘴里说:“我还从来没遇见向您们这么好的人,我永远不忘您们~~~~~~”母亲对她们说:“衣服是我和孙子的,都不是太旧的,你和孩子们换着穿吧,褥子早晚搭搭脚,早回老家吧。”娘仨千嗯万谢的走了,并带走了剩下的馒头。
我收拾了碟子和水杯。亲身体验了母亲的善良和热心肠。敬佩之心,崇然而生。心里不由的说:“妈妈,您真是我的好妈妈!”母亲特别会做人,商场刚一有卖金手饰的,母亲就给弟妹买了一对金耳环。我们姐妹特别赞赏母亲的为人,所以我们都疼爱母亲。
母亲从手术室推出半小时左右,她老人家舒醒了。看到病床四周的亲属和朋友们,无气力的笑着说:“我没事,都回家休息。”这时麻醉师,(是一个五十岁左右的女麻醉师)
笑着对母亲说:“宋奶奶,您不要说话,要休息。我许的您,等您醒了我再走。您一定闭眼好好休息。”母亲笑了,我一看来了好多好多穿百大褂的大夫和护士。他们有的认识母亲,有的是冲着弟弟这个院长和书记来的。不管怎样,都是关心母亲,我谢了众大家和亲朋们。【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