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栒子盆景制作养护技巧

 眼镜老猪猪侠 2019-05-15

栒子是薔薇科栒子属,常绿或落叶小灌木。野生时枝条展开卧地而长,故又称“铺地蜈蚣”。栒子叶细小,有短枘,叶互生,绿色革质,倒卵形,前端尖,全缘。花常单生于叶腋或短侧枝之顶,复季开花,花色有红色、粉红色、白色之分。花后结果,呈球形,9月变为红色, 经冬而不凋,惹人喜爰。

栒子种类很多,常见栽培观赏的有:多花栒子又称“水栒子”、小叶栒子、毡毛栒子、山东栒子等,从东北、华北、两北到西南的广大地区均有分布,分布较广的为“多花栒子”。


古籍《山海经-北山经》载有“绣山,其上有育青碧,其木多栒。”上述记载说明,栒子作为观赏树木,历史悠久。

1.树形制作

获得制作栒子盆景素材的途径有三:其一,到山野掘取。早在栒子未发芽前到山野掘取有一定姿色的老桩。栒子多分布于海拔1000米-3000米混生灌木丛中。其二,到花卉盆景市场或花店购买。要买树干粗短有一定弯曲,枝条互生的健壮植株。其三,用扦插、播种、压条等法获得新的植株。

栒子枝条较长,有的树干自然就有弯曲,常加工成悬崖式、垂枝式、风吹式、曲干式盆景。一些树龄较短的栒子,树干较细,单独一株栽种观赏价值不髙。若把它和有一定高度、形态优美的山石放置一盆中再经过巧妙构思,两者有机地合为体,就会成为一件具有观赏价值的旱石盆景。


2.栽种与用盆

栒子能耐瘠薄土壤在疏松较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性好的沙质土壤中也生长良好。栒子的栽种或翻盆宜在春季萌芽前进行。栽种前对根系和枝条进行适当的修剪。把盆土去掉一半左右,最好保持树干基部土球不散开,以使树木尽快复壮。栒子叶绿果红,用盆色泽以不要和 红、绿相近为好。盆的大小、样式应和树木的大小和款式协调(详见华山松盆景)。

3.养护管理

(1)养护场地。栒子喜空气流通、湿润的半阴环境,畏强光暴晒,有一定耐寒性。地栽栒子在北京地区可在室外越冬,盆栽栒子秋末应移入低湿室内越冬。

(2)浇水。平日保持盆土湿润即可,不干不浇,浇则浇透。在炎热的夏季,除向盆内浇水外还要向叶片和地面喷水,使局部小气候有一定湿度。冬季要少浇水.


(3)施肥。在生长季节,每月施一次腐熟稀薄的有机液肥,春夏两季各施一次0.2%磷酸而氢钾,以利开花和果实的生长。

(4)整形。栒子萌发力强,生长较快,为保持已造好的树形.平时可随时剪除造型不需耍的新枝,较全面的修剪应在春季翻盆时进行。有一定粗度和姿色的枝条扦插,成活后,翌年春天可上小盆做微型盆景。

(5)防病虫害。栒子病虫害较少,偶有红蜘蛛、介壳虫及白粉病发生,应注意防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