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提到长脉就是“端直以长,超过本位”,与之相对,我们提到短脉就会形容短脉“应指而回,不及本位”,来区分长脉与短脉的指下特点。 短脉指下特点较为特殊,其脉体较短,具体来说便是,寸关尺三段不满,几乎只有7-8分,不满一寸,脉体不如长脉那样绵长,短脉搏动时间同样显得短促,倏忽之间就消失,其脉象在关部显得较为突出,两头沉下,故在切诊短脉时候需要稍微在寸关尺中的关部脉象上稍用力,如此才能够深入的感受到短脉的搏动形态。 由于短脉脉体较短,脉形细,来去不明显,因此常常与涩脉形成对比,两者脉象都是脉形细,涩脉由于机体痰食阻滞,显得脉来迟缓,而短脉也由于气血虚衰,元气推动无力,来去显得并不流利,二者区分点主要在于涩脉指下更为艰涩,甚至不能推动脉形,有迟脉之意。 《素问》谓“短则气病”,诚然如是,正常脉体三部脉皆可以触摸,短脉寸关尺三部脉不满,常常反映机体气虚不能推动血行,或气郁无力助运元气推动血脉,同样是短脉所主疾病。气虚不足,血行无力,故肢体远端四末气血无至,或气血瘀滞,痰凝气阻,气机不调,患者脉象不仅短弱,而且往来艰涩,诚属于病脉。 “短脉尤在关部寻,短而滑数酒伤神”,临床上短脉多属于相兼脉,常间杂滑脉,涩脉、沉脉等脉象,于是常有沉短脉、滑短脉、涩短脉等诸多相兼脉,患者若是短脉而往来流利,如循荷露,则为滑短脉,李时珍认为滑短脉脉形虽不甚大,不过往来却流利,多是因为酒食痰热生湿热,痰湿、痰食郁蒸,故津液蒸灼,脉象虽有滑利之感,然而却是由于酒食伤津耗液所致,终对于身体却是不利的。 患者出现短脉已经属于气血衰弱,无力推动脉行,而若是脉兼见涩脉,则雪上加霜,证明患者气血亡失更为严重,至于危重的地步了,需要及时补充水分、电解质等,这样才能够救患者于水火。 |
|
来自: laocaomaicai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