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伯达谈景泰兰与大食窑

 陶冶斋静逸先生 2019-05-15

杨伯达:景泰兰的起缘
——兼考“大食窑”与“拂郎嵌”

发布时间:2015-05-26 来源:团结报—团结网

景泰兰是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优秀的艺术传统的金属掐丝珐琅工艺品。它的特点是追求黄金和宝石的华贵、瑰丽、浑厚、晶莹的效果,博得了我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人民的喜爱。经历长达六七百年之久的连续生产,由于历代匠师们的不断努力,有了许多新的创造,在几个历史时期都出现了各自不同的艺术特点,发展到今天,已成为我国首都北京特有的工艺美术品,因其精湛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民族风格而驰名中外。

景泰兰的概念

景泰兰的名称,见于著录比较晚。过去对景泰兰大体上有三种解释。一、景泰兰因是明代景泰年间创造的,所以叫做景泰兰。这种说法比较普遍,可是与实际情况不符。如现存故宫最早的景泰兰实物是宣德款(1426-1435年),早于景泰时期(1450-1456年)至少十四年,说明景泰兰因起自景泰年间而得名的说法站不住脚。二、景泰兰工艺在景泰年间制造最精。这种说法的根据是景泰兰的景泰款。据我观察,这些款识大多不可靠,不能作为鉴定的根据,因此说景泰兰工艺在景泰年间制造最精的说法同样是站不住脚的。三、景泰兰的地色是兰色,所以叫做景泰兰。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妥当。实际情况是:嘉靖以前的景泰兰多以浅兰为地色,但明万历以后的景泰兰,却不尽然,有许多是以豆绿色为地色,兰色极不显著。

既然景泰兰的名称不够妥切,而我仍然沿用这个旧称,主要是考虑景泰兰这名称已为我国广大人民所熟悉,并沿用至今,在国际上也是如此,提起景泰兰,人人皆知是我国的掐丝珐琅。如果为了科学研究的需要,也不妨为景泰兰另起一个学名——铜胎掐丝珐琅或简称为掐丝珐琅。此外,也有人把景泰兰叫做“嵌珐琅”的,但仔细推敲起来,就会看到这个名称并不符合景泰兰工艺的特点,是对景泰兰的一种曲解,不应成为景泰兰的别名。

本文虽沿用景泰兰的名称,但仅指金属胎掐丝珐琅工艺,而且只限于明、清两代,不包括元以前的掐丝珐琅与所有的金属錾胎珐琅工艺,这是为了便于研究景泰兰的起源和考证“大食窑”与“拂郎嵌”所必需的。

“大食窑”与景泰兰

关于景泰兰的起源,虽然众说纷纭,但多数中外学者、美术史家,都主张景泰兰工艺是在元代从阿拉伯传入我国,其基本的根据就是“大食窑”。我基本上赞同这种说法,但在具体环节的考证上,我认为不是没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大食窑”出自明·曹昭《格古要论》一书。其原文是这样的:

大食窑:“以铜作身,用药烧成五色花者与拂郎嵌相似。尝见香炉、花瓶、盒儿、盏子之类,但可妇人闺阁中用,非士夫文房清玩也,又谓之鬼国窑。”后由王佐增补如下:“今云南人在京多作酒盏,俗呼曰鬼国嵌。内府作者,细润可爱。”

上面这段记载交代了大食窑的工艺特点、主要品种、使用对象、制作地点以及别名等等。但是这段记载并未说明大食窑就是景泰兰。此外,还必需就景泰兰的重要工艺过程即“掐丝”的特点作进一步的研究。这一点,在大食窑的记载中并未言明,也找不到任何间接的线索。如果认为“鬼国嵌”和嵌珐琅的“嵌”就是掐丝,那么“拂郎嵌”也可以解释为掐丝工艺品了,进而得出:“鬼国嵌”(大食窑)=“嵌珐琅”(景泰兰)=“拂郎嵌”的公式。但是,这公式起码有两点值得怀疑:一、“大食窑”与“拂郎嵌”相似,并不等于相同。二、这公式是以嵌为主要根据,而嵌的概念的形成,只是对器物表面观察联想的结果,立足于对景泰兰工艺技术的误解和曲解上,缺乏工艺技术上的依据。这种公式既没有任何文献根据,也经不起实物的检验,是不能成立的。

“大食窑”与“拂郎嵌”的传入

关于“大食窑”与“拂郎嵌”传入我国的时间,中外工艺美术史著作和有关的论文几乎一致地公认“大食窑”在元代自阿拉伯传入我国,但对“拂郎嵌”传入我国的问题因在考释上有分歧而没有一个统一意见。

“大食窑”在元代自阿拉伯传入我国的说法是有道理的。掐丝珐琅的祖国与盛产地区相距我国不远,有与我国密切的通商往来关系,完全有理由可以推测在元代以前,在唐代或者更早的时代,便可能传入我国。再从生产技术的角度出发,早于元代传入我国的可能性就更大了。珐琅是接受玻璃(在我国古称琉璃)工艺的成果,施用于金属胎上,是两者的综合工艺。金属工艺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关键在于珐琅工艺即琉璃工艺的生产起于何时。所以说琉璃工艺的生产历史直接关系到我国金属珐琅工艺的起源问题。

我国琉璃生产的历史也是源远流长。从现存实物来看,我国琉璃生产在西周早中期已经出现,持续生产至清代。但是在我国历史上经常从西方输入琉璃和琉璃生产技术也是事实,早已被人们所承认。(发展到荒谬的论点是“琉璃西来说”)。然而,宋以前的掐丝珐琅的历史情况,不论从实物还是从文献,现在都还无法弄清楚,仍是我国金属珐琅工艺史上的无头案。既然找不到景泰兰与唐代珐琅的直接联系,那就只能按照明·曹昭的说法,承认景泰兰是接受了大食窑的影响而发展成长起来的。

大凡在古代一种技术的传播,除了依靠正常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之外,另一个途径是与军事活动有联系。据记载,我国造纸术传入西方,就是由于唐代高仙芝军中造纸匠出身的军士,被大食军队俘虏后,乃将造纸术传授到撒马儿罕,再由撒马儿罕传到其它阿拉伯国家,远至西欧。所以大食窑技术传入我国在很大程度上与蒙古远征欧亚大陆的军事活动有着密切联系。大体可以肯定大食掐丝珐琅工匠是在蒙古旭烈兀部的军事行动中被虏随军来到我国,播下了大食窑技术的种子。传入的时间很难说得准确,估计在十三世纪中期前后或者再稍许晚一些时候。当然,大食窑工匠不一定直接来到“大都”(北京)传授技术,从《新增格古要论》的“今云南人在京多做酒盏,俗呼曰鬼国嵌”的记载判断,很可能大食窑工匠被俘至云南,为蒙古贵族继续制造掐丝珐琅,同时把技术传授给云南人。当时人们叫掐丝珐琅器是“大食窑”。元大都是否有大食工匠,不得而知。但是,明初天顺以前内廷已有掐丝珐琅之制做是毫无疑问的。同时在市面上也流传有云南工匠制做的掐丝珐琅酒盏之类的东西,这种云南人制造的“大食窑”器物已经有了“鬼国窑”或“鬼国嵌”的别名了。

“拂郎嵌”之传入我国,同样与蒙古的军事活动有关,很可能是“蒙哥西征”时将欧洲錾胎珐琅工匠虏至我国进行生产并传授技术。估计“拂郎嵌”传入我国的时间可能是在十三世纪中叶以前,或略早于掐丝珐琅而传入我国。

“大食窑”只是景泰兰的借鉴

大食窑与景泰兰在“身”、“药”、“烧”、“色”、“花”、“嵌”等六个方面基本相符。联系到掐丝珐琅诞生于波斯,盛行于阿拉伯地区和东罗马帝国的史实,可以肯定大食窑就是阿拉伯的金属掐丝珐琅;而拂郎嵌则是来自欧洲的金属錾胎珐琅,不是画珐琅。拂郎嵌与大食窑在十三世纪中叶前后先后传入我国。但是,从文献记载与现存的实物证明可以断定早在唐代我国已经有了自己的金属掐丝珐琅工艺,不知是何原因这种技术似乎没有流传下来,便使唐、宋这段时期成为我国金属掐丝工艺史的空白点。景泰兰是接受了大食窑的影响并在民族艺术传统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也就是说大食窑只不过是景泰兰的先驱而已。估计大食窑刚刚传入我国当时可能是由大食工匠亲自制作,随后大食窑技术被我国工匠,可能首先是云南或京师的工匠所掌握,并逐渐由摹仿发展到能够适应当时宫廷与人民生活的要求,逐步实现了民族风格化,即使我国掐丝珐琅达到这样比较完善的水平之后仍然被称为大食窑。这时的大食窑和著录上的“大食窑”的称呼已经是名不符实了。所以不能单纯的从名称出发把景泰兰看作“大食窑”的继续,这样便抹煞和低估了我国工匠在景泰兰工艺上的独创精神。

尽管珐琅工艺在当时可能是一种新的技术,但因我国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所以欧洲的錾胎珐琅和大食的掐丝珐琅传入我国后,我国的工匠们很快便能熟练地掌握并提高发展成为民族的金属珐琅工艺。这一段时间大概是在十三世纪中期前后的几十年或到十四世纪中期的百余年之内。至于其后完全民族化了的“大食窑”也是已经成熟了的景泰兰,这便可以理解,为什么我们所看见的明代景泰兰已经丝毫找不到“大食窑”的痕迹,都是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时代气息,若没有文献记载哪里会晓得是受到“大食窑”的影响,其原因就在这里。

简而言之,“大食窑”只能是景泰兰的借鉴,大食工匠也只能是大食窑技术的传播者。从现存五、六百年的大量的景泰兰实物证明,当我们的祖先接受了“大食窑”的工艺技术之后,便在我国悠久的工艺美术传统基础上,使“大食窑”技术与我国民族的生活与感情相融合,发展成为与“大食窑”有很大不同的具有崭新的民族形式的金属掐丝珐琅工艺——景泰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