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篆刻刀法杂说

 聽雨軒sjh 2019-05-15

    篆刻是书法与雕刻相结合的艺术,刀法则是从书至刻的最终表现效果优劣关键所在。实质上,古今理解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别,如现代人临摹汉印,铸印用双刀,凿印用单刀,而最初的印章并没有具体刀法指归。何震之后始有明确刀法之说。自明末清初以来,经过若干名家传述,刀法大致分为十三种,分条叙述,虽有见地,但其中难免语词玄虚,甚至有时常使后学者莫名其妙,很多工具书上讲摆刀、埋刀、舞刀和留刀,实际上只是运刀具体过程中的发挥应用,不应该单独列为名目,因而有混淆视听之嫌。对于初学者而言,没有必要过多纠缠于此。其实刻印用刀归纳起来不外冲刀与切刀两种,如果运用得宜,掌握轻重缓急,在石质多样性的前提下即可创造出丰富的笔画形态,在任何情况下均能得心应手。

  冲切二法实源于一脉,发端于何震,自朱简之后分流。由此而言,切刀源于冲刀,成于朱简,最终在丁敬手中发扬光大,成就风行天下二百余年的“浙派”。切刀可以着意刀痕波折,表现金石味。“西泠八家”主切刀刻印,自丁敬始并非一成不变,存在不断递进和演化的过程。切刀的高难度在于运刀过程中要不断调整行刀方向,如果把握不好,不善于经营,很容易出现“锯齿燕尾”的弊病习气。如今印人大多使用冲刀,切刀式微,也有冲切兼用者,纯用切刀极少,一般只是在修饰时用。

  篆刻与书法相比,有一个修饰过程,但也不能多修,能不修尽量不要修,以免削蚀成病。在行刀过程中,其实很多基本修饰技巧,实际上包含在古人所提出的摆刀、舞刀、埋刀、覆刀、留刀和补刀等在内,本质上是在冲刻过程中强化微调动作。比如说埋刀,是指刀口尖角入石深一些,刻粗线条白文尤其所用多。补刀顾名思义,即将印面中多余或不足的部分去掉,与复刀不尽相同。复刀是指刀杆垂直于印面切削,在同一方向和痕迹中重复相同的动作。摆刀是指在运刀过程中左右摆动刀杆。留刀是冲刻过程中控制好速度与节奏。篆刻行刀要善留,不足可以补全,冲过头则须重来,所以必须时时注意留刀,尤其是笔画起止、衔接和转折处。

  篆法、刀法和章法,究竟哪一种最重要,历来说法不一。笔者在创作实践中始终将篆法放在首位。当然,个性印风也必须立足具有个性的刀法。刀法、篆法和章法三者不能孤立地看,实质上三者密不可分,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如果真要对篆法、刀法和章法进行排列的话,笔者认为依照篆法、刀法和章法的顺序可能更适合一些,刀法与章法存在不同习惯,但不是根本区别,章法变化相对弹性更小。篆法是塑造自我印风关键唯一的突破口。但谈论刀法,不能只唯刀法而论。这是个大前提,舍弃了这个前提,刀法就失去了支撑。齐白石篆刻中篆书与刀法相得益彰,不能分开,许多后学者仅得皮毛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单纯注重刀法,轻视篆法,一味直冲,就失去神采内质。

  相比较而言,冲刀法更有利于表现篆法书写意趣,自然受到更多印人青睐。但如果将冲刀理解为只是一冲而过的水平运动就大错特错,实际上在冲刻过程中,运刀仍然有细微变化,也存在着垂直运动,通过运刀深浅及轻重调整实现线条变化。回顾整个篆刻史,以冲刀法表现笔法存在着一条发展着的清晰脉络:朱简首用细碎切刀来表现笔意,但是切刀在当时还没有定型。邓石如提出“印从书出”理念之后,以清新流利的冲刀来表现婀娜多姿的篆书笔意舒展之美。吴让之发展了邓石如,其驱刀如笔的高超技巧便是明证。赵之谦提出“古人有笔犹有墨,今人但有刀与石。”对刀法表现笔意已经非常明确,将朱简印论中所提倡的“刀法所以传笔法”更加具体化,到吴昌硕手中表现更加完善。吴昌硕刀法冲切兼用,刀痕尽掩,用刀最高境界在于对笔意的传达,可以意会笔法。齐白石在这一方面也很突出,这种优势是建立在自身书印风格统一的基础之上的。

  冲刀如果按照轻重、方向及角度的不同变化,又可分为单刀、双刀、正刀和侧刀等。单刀即冲刻中不复刀;双刀是按相反方向来回行刀。书法运笔中有中锋、侧锋之说,用刀侧正锋与执笔类似。正锋持刀入石即是刀口与石面接触时,接触印面处不歪斜,保持垂直关系,刻划时刀口行割于笔画中央,使刻出的笔划两面呈斑剥之状。侧锋则是刀口着石后,与印面存在一定的角度。刀干向左或向右倾斜,只有一面刀锋贴近印石,刻出来的笔划,一面光洁,一面斑剥。正锋刻出笔划相对细一些,侧锋刻出的笔画较宽。正侧宜兼用,视印面整体艺术效果而定。刀口接触印面初始,谓之起刀。一般说来,如果起刀尖锋或露锋过多,容易形成雷同和气息不含蓄的毛病。尤其是并列笔画很多时,起刀角度要注意变化。如果有两条以上并列或平行的线条,可以通过轻重与残破来达到变化的目的。笔画转折处或衔接处要注意留刀,切忌形成圭角,自然而然,因为收刀最忌变成“燕尾”。为避免尖锋过多,常见的有三种办法,一是用复刀法,但只冲刻一段,自笔画中部开始行刀,有意识地不刻满;二是在近笔画末端处反向行刀,稍有补刀即可;三是最简洁的办法,可以在近收刀时轻摆刀杆而出,稍斜作上挑状方向行刀,即能达到避免单刀冲刻入石尖锋或露锋过多的不足。

  刀法在塑造篆刻个性语言方面有重要作用,以刀法传笔法是一种形式上的经营,本质上是强调以刀抒情。情感有多种表现形式,但并不是说某一刀就对应喜怒哀乐、爱憎恐惧,就如同书法中某一点画,并不能完全对应书人的某中感情或心态。主要在运刀中通过速度、轻重和方向变化,以线条的多元变化达到情感表现的目的。与书法类似,线条也是篆刻美重要的载体之一,也是风格塑造的基点。历代有成就的篆刻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刀法形式,如吴让之、赵之谦、丁敬、钱松、吴昌硕、黄士陵、齐白石和来楚生等。

刻刀本身构造影响刀法。刻刀主要包括刀杆轻重份量以及刀锋锐利与否等。欲明用刀之法,必须先了解刀的结构。刻刀一般分为三部分,用力时最下面部分称为“刀口”,刀口上面的一侧、两侧乃至三侧四侧渐锐的斜面称为“刀锋”。刀锋有薄厚之分,或薄或厚,与篆刻家个人喜好大有关联。薄的较为锐利,可以刻工细一类,厚的较钝,宜于刻苍拙一类。至于刀的大小,就笔者个人经验来看,宜大不宜小,这一点与使用毛笔的道理相似。一般不要用小刀刻大印。刻刀如果太小,反复挖削,容易死板,有损印章格调。如同小笔写大字,每每不能如意,笔根虚浮,有捉襟见肘之感。一般情况下,选择份量重一些的更好,1厘米宽的刀口,厚度有半厘米左右,在冲刻5厘米见方内的印章基本上可以满足。如果刀质为精钢,冲刻过程中即便有一些沙钉,也不存在大的影响,如果钢质不理想,则刀法表现存在局限性。如果是巨印,可用“三刀法”,所谓三刀,是指往复双刀,刻画出印文痕迹,第三刀用以剔除中间多余的石质,因而谓之“三刀”。小印面用大刀,主要是熟练程度的掌握。但刀口不能太锋利,否则刻出的线条要么尖薄,要么死结,缺少韵味。刻边款时刀口可尽量锋利一些。吴昌硕所谓的钝刀有一定的相对性,他所用钝刀不是在一般的材质上,有时虽不一定是名贵印石,但至少也会是中档以上的,对于一般作者而言,刀不可太钝。总的说来,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掌握。

  工稳或写意类印风影响刀法。刻来楚生一类的小写意风格或陈巨来式的元朱文,刀法运用大相径庭。相对而言,写意类刀法要求变化多,元朱文运刀起伏幅度不大,以防止线条出现不规则的刀痕乃至不必要的残断,因而在工稳一路的元朱文中表现刀法情趣很难,要用最精到的刀法表形最纯正的情感,用刀要诀在于冲刻力度恰到好处,强调一个“稳”字。如何做到稳而不板,板而不死,才是用刀真谛。一冲而过,随意孟浪,很多印人都可以做到,细致工稳中见性情才是高难度所在。

  石质影响刀法。材质为刀法表现服务,因而在创作之初,选择材质之时就要考虑用刀最终效果之“雏形”,最终依赖于自身所积累的创作经验。在运刀过程中,石质会产生不可预料地崩裂残断,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甚至改变章法。常见的石质崩裂有两种情况下,一是在冲刻过程中自然崩断,不可预见;二是有意识地借助于刀杆和刀口刮削或敲击来完成,这在设计印面时就要考虑到。相应的,残破也有两种,一是冲刻过程中有意识地去做,二是在冲刻过程中后补充完成,视印面效果而定,两种方法可以交替使用,不可偏废。尽量先有整体构想,在冲刻过程中通过行刀力度及方向变化,避免过度修饰,毕竟修饰是不得已而为之。

  在行刀过程中,刀锋两面石质所造成的崩裂无法预料和衡量,也是不可再生的。侧锋冲刻时,如果是白文,则笔画线条一边光一边毛,如果是朱文,在线条经营上表现同样的艺术效果。因而在冲刀过程中,方向把握很关键。同样的道理,自下而上行刀,左方崩裂较甚,右边保持平整。左方谓之向线行刀,右边为之背线行刀,即向线行刀方向石质不容易造成崩落。在朱文创作中,有时为了避免线条一味光滑可应用向线行刀来调整以实现自然崩落的目的,来楚生即是善用此法的典型。在冲刻过程中,尽量在笔画外部向线冲刀,不要在笔画间内部冲刀,实现线条的自然残破。白文并列同向平行线条行刀时,在运刀过程中可以逐渐加大力度,达到并笔残破粘连的目的,或造成大块白地。

 当今篆刻创作,单刀运用近乎泛滥,与单刀特有的自然无修饰,痛快淋漓,具备情感表现的直接性相关。但是单刀使用过多,容易浮躁不足、失之飘忽。因而对于单刀运用要有充分认识,综合理解。

  刀法要旨总的来说可概括成两点,一是熟能生巧,高超的刀法需要大量的基础训练培养出扎实的基本功,才可尽意;二是刀法是塑造自我个性语言要素之一,成功的篆刻家必须具有自我个性的刀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