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似“神话”,实为本真

 泰阳汉子 2019-05-15

看似“神话”,实为本真

“哲学,是人向神的努力。”

这是我15年前入北大读哲学时最为刻骨铭心的一句话。15年后的今天,面对哲学文本,再次于静夜中思谋这句话,理解不敢说更加透彻了,但却笃定地认为,人将自己的常识思维上升为哲学思维,确是一种“人向神的努力”——努力达至一种极具魅力的“神思”

哲学的话语,以日常为用的常识看,确似“神话”——像神说的话一样,然而,却是最为本真的——揭示或阐明了世界与人生的最为真实所在。只不过,大多数人是不这样思维并少有这样的思想罢了。这也说明,人在思维方式、思维能力思想容积上还有巨大的可发展空间,至于是否因此而发展之,则完全取决于个人的选择与作为了,任何他人都是无能为力的。对此,孙正聿哲学中有一个逻辑体系的命题可供我们参鉴而思考。

看似“神话”,实为本真

“人创造了人自己,人创造了人的世界。”这是基于人类发展史的哲学思想。从现实生活看,除了父母对于我们的第一次创生外,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不都是自己创造自己吗?他人能够在实质上帮助自己创造自己的生活与人生吗?自己乐意接受他人的创造性帮助吗?如今城乡的高楼别墅、纵横交错的公路高速、灿烂繁华的生活世界,不都是人所创造的人的世界吗?今天的富裕生活及今后更为富足的日子,不是一种“不是神仙而胜似神仙”吗?进而,“人永远创造着自己,人永远创造着人的世界”,就是哲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该是现实的人的现实发展观。

看似“神话”,实为本真

“人永远是未完成的存在,人的世界永远是未完成的存在。”仔细而反复地思量后,谁人能够否认自己和自己的世界不是这样的存在呢?

坦诚地讲,任何个人如果不是把自己交给死亡这个人的终极归宿,则都是“未完成的存在”“我就这样了”更是典型地从消极人生方面确证了人的“未完成性”。因而,个人如何多色彩地而不是单一颜色、多重意义地而不是无聊地、多样文化地而不是空虚地创建自己的美好生活、发展自己的人生,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人的世界永远是未完成的存在”,这个哲学命题与生活问题,更是极具现实价值。谁人会主张自己今天的富裕日子是已经完成的存在而放弃进一步的富足生活呢?该是完全没有这样的人吧?“知足常乐”是为一种心理宽慰,但绝不是追求更加美好生活与人生的心理真实。“未完成的存在”该怎样完成呢?“把现实变成理想的现实”,是为“未完成的人的存在”和“未完成的人的世界”之完成或完形的基本律则。谁人能够不是这样呢?

如此一番哲学思想之旅后,看似“神话”的哲学话语及其所承载的哲学思想,该是让我们最为透辟了作为大千世界一种存在的人与人的世界的一个基础本质了吧?

看似“神话”,实为本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