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几乎都做不到一手没有打过孩子,家长们表示打孩子知道轻重,但是很多家长却忽视了这无形中是对孩子的另外一种伤害,那就是心理层面的伤害,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家长的这种行为也会对孩子产生不一样的影响。 离家出走的孩子 多多的家长已经找多多十几天了,但是始终不见多多的身影。 多多妈回忆,多多是被父亲踹了一脚之后,跑开就不见的。 而多多爸的这种行为,据多多妈描述,已经“习以为常”了,从多多差不多三岁的时候,很淘气,还经常跟父母“唱反调”,多多爸很生气,就打了他。当时被吓蒙的多多,看上去安静了许多。 此后,多多爸一生气就打孩子,每次都不会打的太严重,有的时候只是踢一脚,但随着多多的长大,到了上小学的年纪,多多爸发现每次孩子反应越来越剧烈。他觉得是孩子变得不听话了。 其实,多多的同学说,多多总是在抱怨自己的爸妈严重侮辱了自己的尊严的事情,也经常说会离开他们的话,没想到这次真的会赌气离家出走。 到了孩子6岁就不能随便的再对孩子使用暴力了 了解宝宝的叛逆期 2-3岁时,属于“宝宝叛逆期” 宝宝会出现人生第一个叛逆期表现;孩子在2岁左右的时候处世观点已经形成,会抵制自己不喜欢的人或事物。比如拒绝父母的要求,不理家长,从家长身边跑开有的甚至还会跟父母唱反调了,可是这个时候的孩子还是太小,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会产生的结果,父母要适当的理解他们,给他们足够的爱,而且还要正确的引导,让他们有个好的习惯。 6岁以后,宝宝迎来人生第二个叛逆期,属于“儿童叛逆期”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基本上都进入小学,思想也逐步走向独立,行动力也开始形成,不同于婴幼儿时期,这个时候的他们,会觉得自己“长大了”,不再是孩子了,于是极力地去挣脱父母的掌控,比较“气人”,想用“反抗”得到自己当家做主的欲望。通常越打越叛逆。经常跟父母唱“反调”。 家长的一言一行绝对是“杀伤性”的,如果只是用打骂压制孩子,不给出充分的自由,往往会让孩子的心情变得很压抑,还是会通过愈演愈烈的叛逆来达到目的。 所以,家长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理性,其实孩子终归还是孩子,他需要父母的陪伴。这个时候,还要理性地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教给孩子一些优良的品质,比如谦逊、善良、诚实等。 如果经常打孩子或是用这种方式教育孩子,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关于儿童行为心理学的研究指出,孩子1~3岁时,如果父母经常打骂孩子,孩子容易变得冷酷,多事,而且擅长说谎甚至有暴力倾向。 而且被父母经常打骂的孩子,特别容易出现不良的逆反行为,都是被打骂的“阴影”在孩子的意识中形成的“扭曲”,从而造成的不正常现象,比如说偷盗、撒谎,对他人粗暴,缺乏自信心,有破坏性,不服从管理,与人不能和谐相处等。 有研究用曲线图记录过两个值,一是父母对孩子的体罚值,二是子女受体罚后的暴力值。这些研究人员惊奇的发现,不到两年,这两个值居然越来越接近,也就是说,体罚值跟暴力值成正比。 也有童年时遭受过打骂的人,长大后虽然没有变成虐待儿童的人,或消沉郁闷,这是因为,在适当的“治疗”或环境刺激下,“患病者”还是会逃脱“病魔”的迫害。 因此,换一种方式来教育孩子,不要打骂,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社会的暴力程度的降低,促进亲子关系和谐。 其实打骂孩子的后果,不仅取决于孩子本身的性格,更多的因素,还是取决于爸妈的教育方式,如果孩子做错了事,到了不得不打骂的地步,打完之后一定要告诉孩子原因,还要让他明白爸妈的爱一直没有变,打完之后揉一揉,非常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