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千字文帖拓对照》本,书法很精彩 《千字文》是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周兴嗣编纂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梁武帝非常喜欢王羲之的书法,是王羲之的铁杆粉丝, 命人从 王羲之书法 作品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汉字,命 员外散骑侍郎 周兴嗣编纂成文。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 《千字文》语句平白如话,易诵易记,并译有英文版、法文版、拉丁文版、意大利文版,是中国影响很大的儿童启蒙读物。 这篇草书《千字文碑拓对照版》是隋朝的智永草书,把真迹和碑刻两种版本对照,放在一起组成的一本新的字帖,以便于学习者参考学习,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智永,本姓王,名法极,法名智永,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七世孙,山阴(今浙江绍兴)永欣寺僧。继承师法,精勤书艺,相传曾手写《真草千字文》八百余本,分送浙东诸寺庙;当时求书者很多,住处门限踏损,裹以铁皮,号为“铁门限”;虞世南得其传授,影响初唐学书。 明 董其昌 《 画禅室随笔 》说他学 钟繇 《 宣示表 》,“每用笔必曲折其笔,宛转回向,沉著收束,所谓当其下笔欲透纸背者”。他所写的《 千字文 》清 何绍基 说:“笔笔从空中来,从空中住,虽屋漏痕,犹不足以喻之”。 |
|
来自: 老刘tdrhg > 《三十三、书法/治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