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镜子的清晰:心理师的比喻之一

 静易净明 2019-05-15

序:心理师(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甚至精神科医师),在给予来访者、当事人心理、精神的关爱、慰籍、疏导过程中,自身就是治疗工具。在不同的被服务者眼中,或在不同问题的视野下,从功能的角度看,心理师仿佛以下三种工具:镜子、拐杖、容器。

来访者认知的模糊、冲突、扭曲,是来寻求帮助的基本动因。帮助澄清偏颇认知、厘清混沌经历、化解对立观念,就是心理师的基本任务。

来访者通过心理师言语的或非言语的反馈,犹如照镜子,达到对自我的辨认、确认。

镜子应该平滑、清晰,能够如实成像。镜子会有尘埃,要时时勤拂拭,否则会蒙蔽双方。

镜子是破碎的残片或有若干裂缝,其实也是可以反映对象的情况的,但会有一点变形或碎片化,需要特别的整合。

如果镜子的曲面有点扭曲,这种镜子可能就适合部分照镜子的人,而于其它人不太合适。比如说,心理师与自己丈夫关系不好,如果她的来访者是一位被先生离弃的女人,估计就很难准确地把握问题;当然,如果这位心理师超越了个人的经验和痛苦,比其它人更加洞悉夫妻之道,那她这面镜子就会格外清晰。

镜子要能两面用,既照来访者的经历、心态、情绪,又要反映心理师自己的内心活动。所成之像,心理师能够感觉到,当事人也能够看到。

镜子呈现的影像,也许曼妙,也许简陋,也许卓越,也许卑下,均应该透彻、细腻,全貌整体凸显,细节历历在目。

镜子能够映照对象,是因为作为镜子的心理师具有和来访者一致的本性、禀赋、欲望和思想,只是以静止、未激发的状态而存在,对象在空间距离上的接近,使作为镜子的心理师的心灵有所感应和被激发,因而能够成像。

心理分析创始人佛洛依德,就是一面典型的好镜子。他在给病人进行治疗的时候,冷静地体会、分析言辞表达,找出被压抑的欲望、意象。他坐在躺下的病人侧边,不需要面对面,就能透彻地看看清楚病人成长历史和事件原委。病人在佛洛依德的分析、引导下,实现了对自己成长历史的清晰辨认,并达到疗愈。

实际咨询过程中,听清楚或看清楚来访者的表达,把迷迷糊糊的的地方搞明白,或者把纠结的想法一五一十地还原,就是一种镜子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