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的李咏,辞去央视的职务后,不更微博,不再高调,仿佛从大众的生活里消失了一般,大家都以为他真的过上了隐退的惬意生活。 没想到再度回归大众视野,却是他惊人离世! 李咏妻子哈文在微博发文:在美国,经过17个月的抗癌治疗,2018年10月25日凌晨5点20分,永失我爱…… 几分钟内,百度关于李咏的所有搜索词条已经更改为灰黑色。 在今年4月与妻子合影中,李咏一头短发,简单白T,完全看不出50岁的年龄,更无法让人联想他已身患癌症… 从查出患病到骤然离世,李咏先生及家人没有透露一点消息。 也许,是为了不让这么多年来熟知他的大众朋友们担心, 也许,是对无治之症的无奈、妥协... 他在公众视线中似乎才刚刚消失,大家对他的印象还留存在春节晚会上那个常被人调侃“脸长”的中年人,亦或是更早的《幸运52》中那个健壮的青年。 年仅50岁的他,是因患上何种癌症才离世的我们不得而知。 但从他当年主持的中央电视台“3·15之夜”节目讲述的抗生素的危害中,也许我们能看到些许端倪。 抗生素做了多少恶? 大家知道中国脑瘀血病人最小的年龄是多大吗?只有8个月。 一岁以前的小孩感冒发烧不能吃药,到了医院只能打点滴,在小脑袋上剃光的地方打。孩子这么小的脑袋,点滴瓶都比脑袋还大,这么多的液体往里面打,大家想过后果吗? 这就好像拿两个气球,一个气球不要吹,另一个气球吹起来之后再将气放掉。你会发现,吹过的气球它的皮就会松、薄了。 打点滴就是将液体打入静脉中,打点滴最少要打三天,一天两瓶。感冒一般是一年春秋两次,这样静脉反复的收缩、膨胀,多年下来血管壁就薄了,十年、二十年后遇上大事,一着急上火,血脉一冲就破,形成心脑血管疾病。 点滴是现代医学(也就是西医)的产物,但现在在西方感冒发烧,大夫却并不会像中国一样马上就给病人打上点滴。 很多从国外回来的人都知道,不要说打点滴,连很多退烧药都是处方药,发烧38度多,去了医院,大夫还是让多喝热水。 中国人因为长期输液,发起烧来,不输液温度就退不下去,各处托关系只为了几片抗生素,许多留学生的旅行箱里面,除了食物,塞得满满当当的都是抗生素。 大家还记得中国人三十年前感冒的时候是怎么办的吗?不就是家里切一点姜末,加一点红糖一起煮开了喝下去,晚上再做一碗挂面汤吃,盖好被子睡个觉就没有事了。 可是今天,一个小小的感冒,就能把我们的免疫系统打得溃不成军,是病毒变异越来越厉害了吗?还是我们自身的免疫力越来越低下了? 人体有超过80%的免疫功能建构在肠道中的菌群平衡上,自婴儿出生后摄取初乳开始,肠道中的菌群便逐渐发挥作用,免疫功能也由此启动;糟糕的是,如果为了“预防感染”而给予孩子抗生素,反而可能弄巧成拙。 抗生素会把好菌坏菌全都一网打尽。滥用抗生素容易导致孩子遭受真菌感染,诱发湿疹、过敏、哮喘等疾病;尤其三岁以下小孩处于生长发育期,一些器官组织尚未发展成熟,更容易受到抗生素的永久伤害。 一整个抗生素疗程可能造成有益菌无法修复的损伤,长期下来也会降低人们对疾病与感染的抵抗力,得花费数年时间采用特定营养素和益生菌疗法才能让身体趋于正常;且过度使用抗生素会大幅增长肥胖、第一型糖尿病、发炎性大肠疾病的发生率。 有益菌除了是防御的卫兵,也是移除体内重金属的帮手,一旦让坏菌占得优势,肠壁出现漏洞,细菌、过敏原得以入侵血液,将会使已经削弱的免疫系统责任更为加重。 过去抗生素被吹捧成人类救星,如今却使人们付出罹患各种慢性疾病或癌症的代价。 也许未来,抗生素依赖也将变成另一种形式的不治之症。 望警钟长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