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玩转地理 | 地理高考题中透露出的那些”新“知识

 沐沐阅览室 2019-05-15


本文由地理蹊倾情首发编辑整理制作,如有转载必须注明原作者,虽免费交流使用,但保留谴责直接拿过去作为自己成果的部分使用者的权利。

高三备考后期阶段,很多老师及学校及时让学生又回到高考真题的研、做、讲上面来,作为可信度最高,出卷水平最高,一直被模仿但又从来没有被超越的国内陆理试题中,高考真题也可谓是当之无愧了。虽然高考题中也会存在瑕疵,但瑕不掩瑜,做为考生、做为高三老师,是真的不能离开对地理题的研习。小编在网上结识过一位高人,他说高考题最好要做上五十遍以上,那样你才能去读懂、析透高考题,通过多年做、讲、析,感觉到这话一点都不假。今天我们来看看那些高考题中教给我们的知识:

-01-

连续稳定的堆积大多表明
地质作用稳定

一般情况下,一个区域出现某堆积地貌,如果该堆积地貌属于连续的有一定厚度,则其形成需要连续稳定的外力沉积,其实也就是告诉解题者:在该过程中其它地质作用影响弱,甚至是地壳也是相对稳定的。因为一旦出现其它营造力,堆积作用必定会受到影响,该地貌在形成过程中也不会形成连续性的。典型代表高考题如2016年的贝壳堤及2018年的阶地。

关于堆积,你还需要知道的是风力与流水在堆积时颗粒物的分选作用较强,而冰川堆积物中颗粒物呈大小粒径混杂放置状。

同时流水堆积物中受流水作用影响一般磨圆度较好,另外对于风力与流水搬运其搬运路径越长, 对颗粒物的分选作用越好。

河流的分选作用

河流流速降低,导致泥沙堆积,在沉积时,颗粒大、比重大的总是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因此,顺着河流流向,沉积物颗粒由粗到细,具有明显的分选性。但这个规律只适合于连续发生沉积的某个河段,对于整条河流来说,由于受地形等因素影响,河流的侵蚀与堆积往往是交替进行的。

洪积—冲积平原地貌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在干旱地区,冲积扇边缘因地下水位埋藏浅且堆积物颗粒细,土壤肥沃,绿洲和农业通常分布于此。

(2018年1卷)图2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6~8题。

8.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

  A.持续下降        B.持续抬升

  C.间歇性下降     D.间歇性抬升

本小题考查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根据材料可知河岸两侧平坦面上堆积着河流沉积的砾石,而河水同时具有堆积与侵蚀作用,根据其形成出现的先后顺序,可知由T3到T0的过程中,两岸呈阶梯状分布着堆积物,这表明河床深度一直在下降,河流在发生着下蚀作用,而当地面因构造运动大面积上升时(只有这样才会将原来的堆积物抬升,不受到流水侵蚀影响),又会引起河流强烈侵蚀河床底部,进一步造成下切现象,河床大幅度地降低;但在降低的不同的阶段,各自都有平坦面及堆积物,这就是由于河流堆积而形成,只有在一个地壳较稳定的时期,流水夹带的砾石等颗粒物才能沉积形成平坦的面及砾石堆积。因此该河段所在的区域形成的地质作用可能有地壳抬升和流水沉积,而该抬升又是间歇性的。因为如果是连续性的抬升,这里恐怕要形的是典型的V形河谷了,而不会形成如此的阶地,故本题选D。(本小题小蹊认为有一个争议,就是设问中的: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如果改为:该河段及其两侧的区域可能就不会引起把该河段误解为当前河流所在的区域,V即当前河床所在地了)。

(2016全国高考1卷)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图1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7-9题。

7.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A.向陆地方向推进     B.向海洋方向推进

C.位置稳定              D. 反复进退

贝壳堤的形成是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由此可以推测出死亡的贝类生物应该是由海浪或潮汐带来。设问中“在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实际上给出了一个时间限定,在这个时间内通过海水运动将死亡的贝壳带至海岸边堆积而形成贝壳堤,注意其中空间信息”带至海岸边“而形成,也就是说在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位置较稳定,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如果在此过程中海岸向陆地方向推进,海浪或潮汐会将还在堆积的贝壳堤摧坏,这样该贝壳堤就不能形成;海水只能将贝壳堤带至岸边,而如果向海洋方向推进,代表海岸线向海水的深处推移,岸的位置改变了,贝壳类生物的壳就不能继续在原地堆积,这样在某一处就不能形成贝壳堤;反复推进的话,该处贝壳残体也不能完整的堆积,从而不能形成贝壳堤,故ABD错误,C正确。


-02-

水平衡基本就是
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变量

水循环作为地理学中最基本的规律,常考查。但很多同学包括老师会在这里出现各种疑问,从长时间及大区域尺度来说,水量平衡其实就可以认为是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变量,等式一侧的要素改变,另一侧的要素也会有随之转变,变量就是各种储水量,径流量包括地表径流与地下径流,在没有外流域水补给、不考虑蒸发的情况下,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一般会增加,时间尺度再长的话,变量就可以忽略。

水循环示意图

如遇到区域水量变化或水循环某一环节的变化,会引起其它环节的变化 ,分析时就要从变量的变化及幅度去分析,总之要考虑两侧平衡就可以。比如该区域降水量增加,但冰川面积在萎缩,我们在分析的时候就可以考虑可能是因为气候变暖,冰川消融速度快(固态水变为液态水),或者蒸发量大于降水(雪)量,降水成凝冰的速度慢于冰消融的速度。水平衡的类似题在2017年及2018年高考题中都有所涉及。

(2017全国1卷)图2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好盐层,据此完成6-8题。

6.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A. 远大于2 000毫米        B.约为2 000毫米

C. 约为210毫米             D.远小于210毫米

解题时要注意材料中所给的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000毫米,属于理论蒸发能力,因为如果蒸发量能够达到这么大的话,在年降水量仅为210毫米的情况下,湖泊早已干涸,并不会如题干信息所表述:流域年降水量仅有210毫米,而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这其实也就表明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该闭合流域年平均实际蒸发量和降水量均衡,因为如果小于的话会导致湖泊面积加大,如果大于的话,最终也会导致湖面积出现萎缩,所以本题选C。

(2018全国1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图10)。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6分)

资料信息中提到没有成为稳定的扎龙湿地前,乌裕尔河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时易河水泛滥。可推测出当时降水量较大、蒸发量较小,因为降水量较大,河水水量多,蒸发量小,河水损失少,易洪水泛滥;或者降水量较小,但蒸发量更小,易致泛滥。

在没有阻塞之前

在材料中没有提到从内流河到湿地面积稳定的时间尺度,有可能时间尺度大,也可能小。根据已知材料信息,扎龙湿地积水较浅,而扎龙湿地又是乌裕尔河最终的归宿地,所以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之前时,上游来水量应该偏少,两种可能:第一,蒸发量不变,那么降水有所减少,(但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蒸发量应该变大,此种假设可以直接排除),也可能是因为降水量不变(或降水量变小 ),蒸发量加大,否则的话湿地不可能积水较浅,随着乌裕尔河注入水量越来越多,应该水位逐渐上涨才是。

当湿地面积稳定的时候,应该是流域内蒸发量与降水量相等,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稳定。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要找到一个基准值,再去分析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变化,而不是根据参考答案中的写法去直接断定)

-03-

植被茂密并非保土作用就强

一般情况下,在了解植被的生态环境效益时,大家都知道植被覆盖率高其保持水土作用越强。但事不可绝对,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超过了这个度,可能会物极必反。当土壤中水份含量已经饱和的情况下,此时受植被涵养水源及固土的影响,如果降水再增加一些、特别是遇到连续性降水土地壤水分过饱和的话,土壤变会出现类似于”液化“的现象,如在地形坡度较大的坡地上就会出现土大量流失、甚至整块坍塌、滑坡等现象。在2018年2卷洛川河那道题中有所呈现。

类似现象比如植被覆盖率大,不代表这个地方降水就多,因为降水还会受到大气环流、水汽凝结、凝结核等多种因子的影响。

(2018全国2卷)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表1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9~11题。

降水序号

降水历时(天)

降水量/mm

汾川河洪峰情况

1

2

53.0

无明显洪峰

2

4

80.3

无明显洪峰

3

5

100.1

无明显洪峰

4

2

73.2

无明显洪峰

5

2

90.7

洪峰流量346m3/s

6

2

54.4

洪峰流量1 750m3/s

11.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

A.河床             B.沟谷

C.裸露坡面       D.植被覆盖坡面

根据图表及材料信息可知:第6次降水在降水量比第5次少的情况下,其含沙量反而高;在降水强度小的情况下,洪峰流量也超过了第5次。这似乎超出了我们平常的认知:降水多的情况下其侵蚀量大,含沙量应该多。这是一种特殊现象,“事出无常”,需要我们抛弃普遍规律去思考。降水量少,降水强度和第5次相同,但洪峰流量大,是因为本月内前期连续的降水,地表土壤含水量接近饱和,下渗量极小,降水大多转化为地表径流形式汇流形成洪水导致,这样的话我们可以推测出经过前期连续的降水,河床、沟谷、及裸露坡面处连续多次接受雨水侵蚀,第一表层泥沙已经侵蚀的差不多了,第二第6次这些区域同样还是要接受侵蚀,但因为降水强度小于第5次,所以这三个区域接受的侵蚀也会小于第5次,泥沙含量多肯定不是来源于这三处,通过如此的逻辑推理,我们可以把ABC排除掉,选D。有植被覆盖的坡面,因为植被的涵养水源及保持水土的作用,一般情况下这些区域的水土流失最少,但经过多次的降水,土壤含水量接近饱和或过高,再加上该流域地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降水时间较长的时候很容易使土壤中的泥沙与水混在一起变得松软,这样含水量很高的土壤再经过一次降水后地表径流较大的情况下易产生滑塌现象,特别是植被覆盖下的土壤及泥沙前几次降雨流失较少,第6次降水就显得尤为严重。故本题D正确。

其它相关知识以后会陆续推出,敬请期待……

图片来自百度搜图

地理蹊

地理爱好者的家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