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纪惨案首次拍成电影,让人爆哭2小时!

 艾格儿Egger 2019-05-16

 2019 VOL.257

 本文由电影天堂原创

2014年4月16日,韩国“世越号”沉船。

船上载有476人,其中有325名准备去修学旅行的高中生

这起沉船事故,造成296人死亡,142人受伤,8人下落不明。

比起天灾,它更像是人祸。

事故发生后,船长没有安排乘客自救,而是和船员弃船而逃。

在黄金救援时间里,海警救援不力,政府毫不作为,甚至造假遮掩。

难怪有人说,这是明目张胆的谋杀

好在,总有人想要铭记,总有人不想放弃。

关于“世越号”的纪录片有很多。

《那天,大海》从技术的角度寻找沉船的真相;

《黄金救援时间内毫无作为的国家》记录了事件的经过和国家如何应对;

《潜水钟》揭露了韩国政府的不作为和媒体的虚假报道;

连日本都拍了一部纪录片——《世越号沉没,生死存亡的101分钟》,从幸存者和救援者的角度讲述救援故事。

就在上个月,事故发生5年后

第一部关于“世越号沉船”的电影上映了——

《生日》

主演全度妍薛耿求

前者凭借《密阳》摘得戛纳影后,后者凭借《素媛》摘得百想影帝。

在《密阳》里,全度妍饰演因失去儿子而崩溃的母亲。

在《素媛》里,薛耿求饰演感人至深的素媛父亲。

到了这部《生日》,他们饰演一对失去儿子的父母。

他们的儿子秀浩,在“世越号”沉船事故中遇难。

正日,去越南工作了五年,因故坐牢三年。

回家后,他发现一切早已物是人非。

对家人,正日是愧疚的。

他留妻儿独自在国内生活,没有尽到做父亲和丈夫的责任。

最重要的,他错过了一家人最痛苦最无助的时刻。

他缺席了儿子的成长,甚至没能见儿子最后一面。

关于秀浩的往事,正日能记起来的很少。

印象最深的是秀浩上小学时,一家人去河边郊游,快乐得不真实。

为了完成儿子去越南找自己的心愿,他求相关人员给儿子的护照盖上一个章。

这是他能为儿子做的唯一的事。

他也缺席了女儿的成长,女儿的喜好和害怕,他全然不知。

好在女儿还小,一切都还能慢慢来过。

在秀浩遇难这件事上,离家八年的正日既像旁观者,又像参与者。

想起儿子,他会心痛流泪,但不会歇斯底里、精神崩溃。

顺楠,在儿子出事后,变得敏感易怒,

她经常失眠,半夜嚎啕大哭,总觉得秀浩会半夜回来。

突然就亮起来的灯不就是儿子回来的征兆吗?

丈夫不在家的时光,都是儿子陪伴着她,支持着她。

换句话说,秀浩是顺楠的一切,失去秀浩是她的难以承受。

身为母亲,顺楠是自责的。

因为家里没钱,秀浩只能穿着校服去修学旅行;

因为自己在忙,所以错过了秀浩在出事当天打来的电话。

这些遗憾成了顺楠心头的一根刺。

秀浩去世后,他的房间还是他离开时的模样。顺楠不让任何人动他的东西。

每年,顺楠都会给秀浩买新衣服,即使他再也穿不了。

顺楠用了太多时间去思念秀浩,必然会忽略女儿。

正日觉得顺楠这样很不对劲。

正日的妹妹却对他说:

“经历过那种事还没事的话,才不对劲吧。”

艺瑟,是秀浩的妹妹。

年纪小小的她,不得不变得成熟懂事。

有时候,她会煲好粥煎好蛋,叫妈妈起床。

吃东西的时候,她总是会给哥哥留一半。

哥哥出事后,她开始怕水,连浴缸都不敢进。

面对妈妈的情绪起伏,艺瑟小心翼翼地应对。

妈妈买了新衣服,却不是给她,而是给哥哥的。

她在饭桌上露出一点不开心,妈妈就会生气:

“哥哥连饭都不能吃,你还挑食。”

受秀浩去世影响的,不止有秀浩的家人。

秀浩从小玩到大的好朋友,在秀浩离开后,

做他从前做的兼职,计划去秀浩想去的国家旅行。

秀浩在事故发生时,把自己的救生衣给了别人。

被秀浩救助的女孩幸存了下来,身为幸存者,她有种自责心理。

她经常会去秀浩的班里默默坐着,给秀浩带一块巧克力。

她也去做了秀浩做过的兼职,也做攻略准备去越南。

这是他们怀念或者感谢秀浩的方式。

和秀浩家不同,每个遇难者的家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有的遗属可能一生都无法从失去亲人的悲痛中走出来。

有的遗属一边讨要真相、拒绝接受赔偿金,一边努力好好生活。

有的遗属实在需要钱急用,不得不接受赔偿金。

明明是无奈之举,明明可以理解,但在其他遗属看来却像是背叛。

与这起事故毫不相关的外人,对这件事也都有着不同的看法。

有人对遗属们的遭遇表示同情。

有人对遗属们歇斯底里的情绪表示不能忍受。

有人对遗属有钱不要表示不解:

“国家不是给了很大一笔钱吗?给钱当然得要,那么一大笔钱,为什么不要?”

有人甚至因为幸存者可以享有国家补贴而冷嘲热讽:

“只是痛苦一小会儿,却挣了大钱,多好啊。”

他们忘了,

幸存者也是受害者

电影中,遗属们会在自己孩子生日时,把所有爱他的人聚在一起,

给他过一个他不在的生日,表达自己对他的思念。

顺楠一直拒绝像开派对一样给儿子过生日,

因为她不能原谅自己,她不允许自己开始新生活。

电影最后,在秀浩的生日聚会上,

看着儿子从小到大的照片,听着人们讲着关于儿子的琐事,感受着所有在场的人对儿子的回忆和思念,

顺楠和正日泣不成声。

和很多人预想的不同,

这部电影没有重现事故现场,没有痛斥政府不作为,

它只是静水流深地展露出遇难者家属内心难以愈合的伤痕。

也因此,它既不歇斯底里,也不义愤填膺,

直到最后半小时,情绪才一点点爆发出来,让人爆哭成狗。

虽然很多人觉得这样的角度太过平庸,

但相比扑朔迷离的事件本身,

那些带着悲痛继续生活的人难道不是更值得关注吗?

事情已经过去了5年,但很多遗属依然不能释怀。

对我们而言,可能只是一则让人叹息的旧闻;

对他们而言,却是一生都无法走出的伤痛。

一个遇难者的父亲在采访中说:

“我的时间从2014年4月16日就停止了。

如果可能,我会不惜任何代价让时钟回到那天之前。”

都说人要学着和生活和解,可有些事的发生又怎么能甘心怎么能原谅?

都说时间可以治愈一切,可是心碎了怎么还能完好如初?

这里的“生日”,

不只是简单地纪念亡者又长大一岁,

它让生者得以在这一天表达对亡者的思念,得以发泄出压抑在内心的痛苦。

伴随着一个又一个生日,生者对亡者的回忆和思念生生不息。

逝者虽死,

但在爱他的人的记忆里,他永远鲜活。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