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慧型的父母教大的孩子更聪明,为什么这样说?

 明月峰林 2019-05-16



 在现实生活里,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对孩子的教育,有的人是“圈养”,对孩子严加管控,有的人是“放养”,对孩子放任不管。教育孩子是每一位父母人生中最大的事业,最有成就感的工程,如何教育孩子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其实,孩子的性格成长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方法是离不开的,聪明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既严谨又轻松愉快的,父母需要用高超的智慧来教育孩子,这样教出来的孩子也会是一个智商很高聪明的孩子。 做父母的,又该如何用智慧来管教孩子呢?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要想当好这个老师,管教好孩子就要不断的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小学、中学到大学,以及走上社会,成家立业,老师变换了无数,只有父母这个老师始终没有换,父母是“永不退休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成长会经历许多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父母在教育的时候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才能完成教育孩子这伟大而光荣艰巨的任务。


    明智的父母能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颗平常心,教育子女是最平常的事情。然而很多家长都不是这样想的,都是认为自已的孩子不是一搬人,长大后必成大气,能够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有很大作为。于是孩子就被规划为各种各样伟大的画家、音乐家、作家、科学家……等等,可现实往往相反,孩子连普通人都做不好。其实,我们家长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让孩子成为“平常人”,让孩子从小经历各种历练和磨难,孩子长大以后也许真能成为一个“公众人物”。做父母的不要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不要拔苗助长给孩子留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孩子尽情成长,快乐生活,完全地发展自我,茁状长大。


   现在很多父母都普遍存在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样的问题,只要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就会着急,就会觉得自己的孩子出现了问题,总习惯用一样恨铁不成钢反常的眼光看待孩子。孩子在父母眼中就是完美无缺独一无二的,不需要去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要相信自己的孩子,要擅于赏识自己的孩子,孩子的长处我们要看到,孩子的过失我们也要原谅。


 

    现在的家长都很虚荣、都爱面子,孩子考得好,有好成绩,或者考上了好学校,家长就开心,觉得是光宗耀祖的事情,为家里增添了很多光彩,于是到处逢人炫耀,逢人便说,我家孩子如何如何好,如何如何聪明。一旦孩子没考好,让家长丢了脸面很,就对孩子大加训斥。这其实就是家长虚荣心在作怪,把孩子的一切和自己的虚荣心捆绑在一起,孩子只是你的工具,你的代言人,这对孩子成长是极其不负责任的。所以,做父母的不要把孩子当成你到处炫耀的资本,应该舍弃掉那份虚荣心和所谓的面子吧。


   孩子从出生始终就生活在家庭这个小环境中,父母的行为举止一致都影响着孩子行为,是至关重要的。很多家长对孩子具体情况都是不闻不问,好象不是他的孩子,没事的时候就是在牌桌上度过,或者喝酒,以为只要给孩子提供的足够的物质生活就可以了,其他一概不管。平常上班忙,回家也就是窝在沙发上玩着手机。殊不知,这一切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也潜移默化得影响着他的生活。曾经有一位母亲带着四五岁的孩子去打麻将,久而久之,这个小孩小小年纪也学会了打麻将,不能说这个小孩不聪明?将来这孩子会怎么样的成长呢?学着不会看着会,上梁不正下梁歪,这样的父母,又如何能教育好孩子?做家长的,应该注意自已的一言一行以身作则,做孩子的好榜样。

 


    陪伴是家长对孩子的最好的教育,可生活中有很多家长都没有做到。很多家长都说工作忙,没时间陪孩子,有的说,我要赚钱养家养孩子,没时间啊,这些都是借口。你赚钱再多,孩子没人管学坏了,钱又有什么用呢?能买回来孩子的“好品质好行为吗”,这样长期下去家长终有后悔的时候。有的家长也确实很忙,有的家长忙却只是一个借口,不管如何,孩子的事是最重要最了不起的事,家长陪伴孩子的时间挤一挤总是有的,尽量多抽出一点时间来陪陪孩子吧。孩子有时候并不是需要太多的钱买玩具,他要的只是你的陪伴,他要的是你们的快乐。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会出现这样哪样的问题,总是站在领导的角度出发会凌驾于孩子之上。在与孩子语言交流沟通的过程中,也会按照自己的思路来,不会尊重孩子的想法。其实,这些都是错误不正确的想法做法,在孩子面前,我们要扮演好同龄人的角色,做孩子的好朋友,保持一颗童心去看待孩子,去理解孩子,以孩子的眼光去看问题。


   总之,孩子的性格成长和父母的教育是分不开的,聪明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既严谨又轻松愉快的,父母需要用高超的智慧来教育孩子,这样教出来的孩子也会是一个智慧的孩子。智慧型的父母就应该这样的:懂孩子,爱学习,少一些说教,多一点笑容,多给一点空间,少一点虚荣心,像个朋友一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