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交通运输厅日前表示,2019年计划完成交通投资1200亿元,将建成10条高速公路。4月初,湾区“超级工程”南沙大桥正式通车。它不仅是连通珠江东西两岸的过江通道,更是促进广州、深圳、东莞、佛山四城互联互通的黄金战略要道。这也被外界看作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圈全面发力的信号。 戴德梁行研究部根据公开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大湾区9个城市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4335公里,路网密度位居全国前列。其中,湾区交通枢纽广州的通车里程数遥遥领先。 随着广佛肇、广中江、莞番、深圳外环等高速公路的陆续通车,以及深中通道、南沙大桥等过江通道的建成,大湾区各城市的互通时间将大为缩短。 据估算,到2025年,从广州驾车出发,约2.2小时内即可到达湾区距离最远的城市,交通优势显著。广州到达其他8个城市的时间总和仅为13.4小时,在湾区多个城市中名列前茅。各城市群的高速路网差异性格局或将得到缓解,区域分布更加均衡。届时,大湾区9城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有望高达6053公里。 高速路网作为区域的“血管”,除了便利城市衔接,还可有力促进城市间各类要素的流通协作,加快湾区产业的一体化进程。 戴德梁行华中区研究部助理董事及主管袁雪玲表示,便捷的高速路网将助力城市间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 具体来说,高速公路将有效促进农副产品流通,助力第一产业提效发展。惠州、肇庆作为大湾区的重要农产品供应基地,农产品丰富多样。通过高速路网,农副产品可以更快捷地抵达广州、深圳市场,大大节省运输时间、降低损耗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同时,高速公路将促进第二产业融合发展,湾区各城市在土地、人力、税收上实现优势互补,有效促进区域间制造业的协作、升级与转移,城市间产业链的衔接将更加顺畅。此外,贸易、物流、旅游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在密集的高速路网布局下,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提到高速路网建设给地产板块带来的机遇时,袁雪玲分析,高速公路与其他运输方式的结合,将带来叠加优势,仓储、物流等产业地产迎来黄金机会。 不仅是湾区高速路网越织越密,轨道交通、港口的发展同样日新月异,在此情况下,多种运输方式的配合,将产生乘数效应,带来非比寻常的运力和运输效率,使得商品流通更加频繁,为仓储、物流发展带来更多机会。 |
|
来自: 奇思妙想5862 > 《大湾区、重庆、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