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勰 家族婚宦 家族文化 家族经济 刘氏族源 士族门第 刘勰身世士庶区别问题,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学术界就没有取得共识。70年代末,王元化先生发表了《刘勰身世士庶区别问题》一文,认为刘勰出身于庶族地主家庭,一时间从者如流,中间虽有反驳者,亦未能改变局面。在当今学术界发表和出版的论文及专著中,只有极少数人修正了原已主张的庶族说(如张少康先生等),这说明刘勰门第士庶之争仍未解决。笔者认为,当前学术界对《文心雕龙》中的一些问题和刘勰的整体思想问题等诸方面所发生的争论,根源在于对刘勰身世的分歧和脱离了时代背景,忽略了南朝学术思潮对刘勰思想的影响。孟子有:“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之责备。为了知人论世,更好地理解《文心雕龙》与刘勰其他着作的关系和把握刘勰的整体思想,有必要对刘勰门第再作考证。 笔者认为,刘勰家族门第士庶区别问题,属于历史学探讨的课题,只有遵循史学界探讨六朝士族所达成的共识,才有可能取得接近刘勰家族史实真象的可能。今不顾个人学识浅陋,试考证如下,以就教于学界高人。 一、刘勰家族成员官职品位考 南齐《刘岱墓志铭》记载刘勰六世祖刘抚曾官彭城内史,是晋代人物,当是东莞刘氏南迁的第一代。王国内史职同太守,秩比二千石,官阶五品。刘勰的五世祖刘爽,《宋书》卷八一《刘秀之传》和《刘岱墓志铭》都有记载,曾任尚书都官郎、山阴令,晋代人物,当是刘氏南迁的第二代。晋尚书都官郎官阶六品。县令有两种情况,一是秩千石者官阶六品,另一种为七品。史料不记山阴令属于哪一种情况,但山阴属于会稽郡,且为郡治所,官阶当属六品。刘穆之为刘勰从曾祖,东晋人物,是刘氏南迁的 第三代,《宋书》卷四二有传,记其起家为府主簿,历任尚书祠部郎、记室录事参军,领堂邑太守。义熙八年,加官丹阳尹。十年为前将军,十一年迁尚书右仆射,领选,将军、尹如故。十二年转左仆射,领监军、中军二府军司,将军、尹、领选如故。十三年十一月卒,时年五十八。初追赠散骑常侍、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不久又追赠侍中、司徒,封南昌县侯,食邑千五百户。其中,司徒,官阶一品。入刘宋,又追进为南康郡公,食邑三千户,谥穆之曰文宣公。郡公官阶一品。刘勰曾祖刘仲道,晋代人物,历官建武参军,余姚令,英年早逝,最高官阶为六品。 刘勰祖父辈是刘氏南迁的第四代。见于《宋书·刘穆之传》记载的有刘穆之的儿子虑之、式之、贞之三人,(《宋书·顔延之传》有顔延之“妹适东莞刘宪之,穆之子也。”有人说“宪之”为 “虑之”之讹误,待考。)刘仲道的儿子见于《宋书·刘秀之传》的有钦之、秀之、粹之,《宋书·海陵王休茂传》中的刘恭之,《梁书·刘勰传》中的刘灵真五人,共计八人。刘虑之继承父亲爵位,仕至员外散骑常侍,英年早逝,生前最高官五品。刘式之累迁相国中兵参军,太子中舍人,黄门侍郎,宁朔将军、宣城淮南二郡太守、太子右率、左卫将军,吴郡太守,生前最高官阶是四品。卒后追赠征虏将军,封德阳县五等侯,谥曰恭侯,官三品。刘贞之历任中书黄门侍郎,太子右卫率,宁朔将军、江夏太守,官阶四品。刘钦之英年早逝,生前曾为朱龄石右军参军,官阶七品。刘秀之起家驸马都尉、奉朝请。历王府行参军,无锡、阳羡、乌程令、建康令、尚书中兵郎、抚军录事参军、襄阳令、广平太守、督梁南北秦三州诸军事、宁远将军、西戎校尉、梁南秦二州刺史、征虏将军、监梁南北秦三州诸军事、持节、刺史如故。康乐县侯。右卫将军、丹阳尹、尚书右仆射、领太子右卫率、散骑常侍、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郢州之竟陵随二郡诸军事、安北将军、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卒后赠侍中、司空,持节、督都、刺史、校尉如故。司空官阶一品。刘粹之官晋陵太守,官五品。刘恭之任海陵王刘休茂中兵参军时,刘休茂图谋不轨,恭之受诛连,英年早逝,官位不显。 刘勰父辈是东莞刘氏南迁的第五代。父亲刘尚,英年早逝,生前仕刘宋为越骑校尉,官阶四品。刘勰从叔刘岱,史书无传,本人墓志记其生前仕齐为山阴令。山阴为会稽郡治所,官当六品。从叔刘景远为刘秀之之子,其事迹在《宋书·刘秀之传》记其官至前军将军,官阶四品。族叔刘邕为刘穆之之孙,继承祖上爵位,南康国相、内史,官阶五品。族叔刘敳为刘穆之之孙,事在《刘穆之传》,官至黄门侍郎,官阶五品。族叔刘衍为刘穆之之孙,事在《刘穆之传》,历黄门侍郎,豫章内史,官阶五品。族叔刘瑀为刘穆之之孙,事在《刘穆之传》,起家别驾从事史,迁从事中郎,领淮南太守。元嘉二十九年,出为宁远将军、益州刺史,御史中丞。孝建三年,除辅国将军、益州刺史、右卫将军、吏部尚书,最高官阶四品。族叔刘裒为刘穆之之孙,事在《刘穆之传》,曾任始兴国相,官阶五品。刘勰及其同辈见于文献的有刘勰、刘希文、刘希武、刘玉女、刘儁、刘肜、刘彪、刘整、刘祥、刘卷、刘藏、刘舍。刘勰仕梁,起家奉朝请,历职中军临川王记室、车骑仓曹参军、太末令、仁威南康王记室、兼东宫通事舍人,迁步兵校尉,兼舍人如故,最高阶为从六品[1]。刘希文、刘希武、刘玉女事见《刘岱墓志铭》,不记其仕宦。刘儁事载《刘秀之传》,继承父祖爵位,齐受禅,国除,官位不详。刘肜、刘彪先后承嗣父祖爵位,刘彪事载《南齐书·刘祥传》,曾任羽林监,官阶五品。刘整事载《南齐书·刘祥传》,仕齐为广州刺史,官阶四品。刘祥《南齐书》有传,刘宋朝解褐巴陵王征西行参军,,历骠骑、中军二府,齐太祖太尉东阁祭酒,骠骑主簿,冠军征虏功曹,正员外。大明初,迁长沙王镇军,板谘议参军,鄱阳王征虏,豫章王大司马谘议,临川王骠骑从事中郎,官阶六品。刘卷事载《宋书·刘穆之传》,曾任南徐州别驾,官阶七品。卷弟刘藏,尚书左丞,官阶六品。 见于文献记载的东莞刘氏子女共计33人,其中女士2人,男子31人,除去有争议的刘宪之,余30人,在30人当中,职官仕宦有明确记载的25人,在25人中,一品官者两人(卒后赠官),三品官者三人,四品官者五人,五品官者八人,六品官者七人,七品官者三人。从仕宦官品考查,刘勰家族为士族门第。 |
|
来自: 昵称6408771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