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之地可谓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坐拥「江南六大古镇」,羡煞旁人。在浙江的三大古镇中,乌镇以深厚人文底蕴独树一帜,西塘则以雅致水乡情调自成一家。论名气与才气,两者不相伯仲,各有千秋。 西塘,古称「斜塘」,位于浙江嘉善,距县城十多公里,是一座已有千年历史的江南古镇。春秋战国时期,西塘是吴越两国的相交之地,故有「吴根越角」「越角人家」之称。 在唐、宋时期,西塘就已形成村镇,元、明时,已发展成一座繁华、富庶的大集镇。2001年,西塘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 「雨霁虹桥晚,花落凤台春」。西塘水系发达,河桥遍布,「水」赋予江南水乡以灵气,「桥」则与水相伴而生,打通了古镇的交通脉络。它既是陆路延伸的载体,也是维系村落间交流互通的纽带。「桥多」亦为古镇三大特色之一。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西塘虽小,桥逾百座,著名的有环秀桥、万安桥、五福桥、永宁桥、卧龙桥、送子来凤桥等十余座。 站在桥上,可一赏千年古镇的烟雨。 除了建筑的功能属性,古桥尚有「入诗入画」的审美价值。暮色时分,船泊泽国,烟笼画桥,夜雨轻飘,橹声阵阵,晚笛悠悠,如临唐朝诗人如诗似画的梦境:「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 「弄多」为西塘三大特色之二。古时行政区域上有「邑、里、道、巷」之分,后因文化差异,「巷」的称谓在各地演变出了不同版本。江南一带的「弄堂」「里弄」之「弄」,实为「小巷」,类似于北京之「胡同」,南阳之「夹道」。 若论西塘弄堂之「奇」,非「石皮弄」莫属。它位于下西街,建于明末清初,为夹在王家子孙宅第之间的一条露天弄堂。石皮弄之「深」「窄」,堪称西塘「众弄之最」。弄全长68米,宽仅1米,弄口最窄处仅0.8米。弄面由216块石板铺就而成,厚度仅为三厘米,纤薄似皮,故名「石皮弄」。弄虽年代久远,排水系统却不过时。纵阴雨连绵,雨水也能迅速渗于石板间,而不致淹没弄面,设计堪称精良。 丝雨绵绵,窄巷幽幽,此时,轻吟一首戴望舒先生的现代诗最为应景:「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言及西塘,不能不提水乡特色建筑——「廊棚」。古镇的廊棚总长达一千多米,宽约两米,为青瓦木柱结构,倚宅临水而筑,延绵不绝,入可遮阳避雨,出可观景泛舟。放眼望去,廊棚与岭南的「骑楼」略有几分神似。 西园,原为明代朱氏别业,旧址在西街计家弄内,是西塘古镇最大的私家花园。 园内亭台楼阁,环廊水榭,移步换景,曲径通幽,为典型的江南园林风格。上世纪20年代,诗人柳亚子先生曾在此小住。 「马头墙」为明清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在江南古典民居中亦被广泛采用,故有「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之说。墙头形似「马头」,故名。它高于屋面,上覆青瓦,两叠至五叠,随屋顶坡度高低错落。远观,黑白相映,层次分明,充满韵律。对于聚族而居、共墙并排的砖木结构而言,最忌火烧连片,殃及邻里,而马头墙则可起到阻断火源与风源、防止火势顺房蔓延的作用,故又称「风火墙」,它亦为古时家人「望远盼归」的物化象征。 「门罩」是民居建筑中的一大亮点。门罩是一屋之门脸,以设计奢华、繁复费时著称。质地沉稳的青砖上雕有花鸟走兽等吉祥纹饰,图案对称,刀工流畅,青砖的古雅色泽与重檐黛瓦融为一体,无不彰显主人的社会地位与治家理念。 「有堂皆设井,无窗不雕花」,这是江南古典建筑的真实写照。天井是深居庭院之人与自然沟通的最佳窗口。方寸天地,别有洞天,既有采光通风、防潮排水之功用,又有观星望月、沐霞临风之情调。 明清木雕馆,位烧香港北街,该馆陈列着250余件明清时期以西塘地区为代表的民居建筑木雕,有梁架、梁垫、格窗等,集中展示了江南特有的细腻、柔美与精致的格调。 烧香港,此处的「港」有「河港、街道」双层含义,以河为界分为烧香港南街和烧香港北街。屋宇连绵,间有古弄曲径通幽;小河清秀,偶有石埠镶嵌其中。 细雨霏霏,西塘尽显小桥流水的灵秀婉约,古朴淡雅,犹如一幅水墨晕染的写意山水画。「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 游览西塘,古镇夜色不可不赏。若说白天的西塘是一幅素雅的水墨画,那么晚上的西塘便是一幅古典的水彩画。 暮色下,傍河而筑的古屋华灯初上,色彩浓而不艳,华而不奢,画船划过,碧波荡漾,夜色的流光忽明忽暗,忽隐忽现。 水上戏台在夜色中静默,那里藏匿着多少悲欢故事,那里传唱着多少爱恨别离。 西街,西塘的一条东西走向的主要街道,东临永宁桥,西至畅园。古时以东为上、西为下,故有「上西街」与「下西街」之分。黄昏,漫步在细雨微润的青石板路,闲看闹市熙熙攘攘,仿佛置身于遥远的古老时光。 在这个宁静闲适的古镇,仿佛时光也慢了下来。一只猫咪闲坐街边的屋檐下,神态慵懒,睡眼惺忪,不问世事变迁,无论流年偷换。 窄巷里,灯光昏暗,孤盏独明。「你来或不来,我都在这里,等有缘的你。」这家民宿的广告文案颇具几分禅意与文艺气息。 幽深古巷的尽头,街灯昏黄,墙角的杂草不修边幅。不远处的墙壁上,一位青花瓷般的江南女子撑着油纸伞,伫立在朦胧烟雨中。杂草的狂野豪放与女子的清秀婉约,此刻被安排得如此刻意,而在这个千年的古镇里,却似乎毫无违和的痕迹。「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