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麦穗小鱼题记: 一入江湖深似海,从此节操是路人。 但行好事心如镜,莫问前程明与暗。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是在郭德纲写给儿子郭麒麟18岁生日的家书中。 初见其字,甚是感动。 这是何等境界,高尚、纯真、大爱……,用再多的词形容都毫不为过。 我甚至把微信和QQ签名都换成了“但行好事,莫问前程!”,顿时感觉好“高、大、上”啊。 有一天,和朋友一起吃饭。 聊着聊着就聊到人生,你知道的,朋友之间就喜欢侃大山。 朋友黑子说:“你说人这一辈子图个啥,生不带来死不带走,还天天累的跟狗似的。” 我故作深沉地说:“也许累,就是活着的意义。” 饭桌上就这样七嘴八舌聊开了。 突然有个朋友说:“现在人都活的太假了,根本找不到自我。还有你那个什么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什么鬼?” 我哈哈大笑,解释到:“装逼滴,装逼滴。” 是啊,真实的自己早就丢了。我们都在装着坚强,装了微笑,装着和自己拥抱。 正如毛不易《消愁》所唱的一样,“各色的脸上各色的妆,没人记得你的模样。” 我们谁没在年轻的时候唱着苦涩的歌,酒过三巡的时候笑着流泪。 我们也曾端起酒杯,“一杯敬明天,一杯敬过往。”和不堪的过去来个草草收场。 为什么总是醒着的人最荒唐!郭德纲在其家书中写到, “江湖险,人心更险。春冰薄,人情更薄。一入江湖深似海,从此节操是路人。有人夸你,别信。有人骂你,别听。” 家书中没有道貌岸然的说辞,有的只是语重心长的说教。 之所以有这样的人生感悟,和郭德纲的经历息息相关。 有一句话可以概括郭德纲走过的心酸历程,他曾经在接受采访时直言: “曾经我愿意给你当狗,你不要!你怕我咬你,你非得把我轰出去,结果成了龙了。” 早年的艰辛,让他看透了人心。 不是老郭市侩,而是这个社会本就如此! 退一步,不见得海阔天空; 忍一时,也未必风平浪静。 我们都不是小孩子,没那么天真,就像这微笑,你知道有没有藏刀。 “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说的没错。但是,它设定了一个前提——那就是,『初』! 何为初?即,一开始。指的是我们刚出生的时候!那时候,我们当然是善良的。因为,不懂嘛。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我们懂得越来越多。社会这个大染缸教会了我们很多东西,我们的这双眼睛看到人心险恶和世态炎凉。 有句话,说得好。——懂得越多,心越凉! 所以,看透了这个世界是件很可怕的事。 它会让你心里的阴影越来越多,阳光照不进来的地方会发霉的。 人的心,也一样! 醒着,是因为我们没有睡去的勇气。那就只好任由自己继续荒唐…… 十里春风,一路苍茫。高晓松给自己的女儿写过这样一段寄语: 愿你一生温暖纯良,不舍爱与自由。 是不是特有诗情画意,让人如沐春风、浮想连连。 寄语而已,不必当真!那只是一场梦罢了。 都说是毒鸡汤造就了愤青。 一点没错,我举双手赞同。 我就曾经有一段时间迷上了毒鸡汤。读时心宽气爽,疗了10分钟的伤。过后再生迷茫,找不到人生方向。 于是,我果断将其弃之。 走好自己的路,比什么都强。 行好事和前程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损sai,当然有的啦! 我们希望的是:行好事,便会换回一个好的前程。 这是正常的逻辑,毕竟常言道:“好人有好报嘛” 做好人,行好事,不断积累自己的人脉和资源,为自己的事业和前程做铺垫。只希望自己的付出别人看的到,为自己的人生加码。 从这个逻辑来看,『行好事,是好前程的前提。』 但是,当下很多人的思维逻辑是反的。即,『好前程,是行好事的前提。』 他们心里想的是——你若许我好前程,我就行好事。 别否认,你、我、他们全都这样想过,也都这样做过。 这无关乎一个人的品质,都不能用道德去绑架。 因为,在如今这个社会『先讲回报,再去做事』是那么的合情合理,甚至是理所当然。 一根稻草,扔街上就是垃圾,捆上白菜就是白菜价,捆上大闸蟹就是闸蟹价。 你愿意做稻草,还是大闸蟹?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难怪网友说,你死不死啊! 我看,可以改一改了。 若行好事,先问前程。 完美!老郭您说是不是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