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北第一座城市邢台八景之鸳水灵井

 鸿雁书香 2019-05-16

邢台八景,是指明、清时期,邢台辖区内的八处著名景观。据明、清以及民国时期的《邢台县志》记载,邢台古八景有:鸳水灵井、郡楼远眺、野寺钟声、达活名泉、仙翁古洞、玉泉夕照、鼎梅晴雪、柳溪春涨。

鸳水灵井

华北第一座城市邢台八景之鸳水灵井

鸳水灵井,“在南关东小街,鸳水庙内有亭,八角,俗名“八角灵源井”,相传旧有金翅鲤鱼,人以为异。”

华北第一座城市邢台八景之鸳水灵井

邢台七里河(古称鸳水)

“鸳水灵井”是鸳水庙内的一口八角水井。鸳水庙坐落在邢台旧城南关东小街中段路西(原东街小学院内),本是城区南部的七里河(古称鸳水)河神之庙,其位置原在七里河岸边,后迁至南关之内,鸳水灵井是庙内的附属建筑。水井井壁为八角形状,井上依据井型,建有一八角亭,亭顶以蓝色的琉璃瓦覆盖,亭尖用琉璃葫芦封顶,所以把这口井叫做“八角琉璃井”,通常人们也把它叫做“八角灵源井”。

华北第一座城市邢台八景之鸳水灵井

鸳水灵井构造图

“八角灵源井”叫法,源于一个传说。八角水井井壁用大蓝砖卧砌而成,每个角都有一个圆形孔洞,每个洞都通着东海,水井里住着金翅红鲤鱼,神鱼总帮助人们做好事。周边有谁家过大事,头一天晚上祭拜神鱼,第二天早上就会有很多桌椅板凳、锅碗筷勺让人使用。”因此,把它称作“灵井”。

华北第一座城市邢台八景之鸳水灵井

八角亭旧照

邢台解放后,东街小学进驻鸳水庙,利用鸳水庙旧有建筑及空地做为校舍、操场。后东街小学改建,鸳水庙内建筑被全部拆除,腾出空地建设为教师宿舍。现今可以见到的,仅为散落在院落之内的古代建筑石构件,及石碑一通,鸳水灵井已不见踪迹。据说,水井被掩盖于房舍之下。随着邢台市古城开发重建政策的实施,鸳水灵井或许会重见天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