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济公破扇济贫

 修身庭 2019-05-16

宋朝时,杭州城内有个扇子巷,很是有名。名从何来?原来,济公一把破扇济贫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这个扇子巷,原来是条无名小巷,巷子里住的全是贫民百姓。其中有一对老夫妇,都已年过花甲,以制扇、补扇、卖扇为生。年轻时,手艺精,肯出力,制出的扇子可以挑到集上去卖,日子还算活得下去。但是,现在年老体弱,日子一天不如一天,吃了上顿没下顿,老俩口忍饥挨饿,眼看就要活不下去了。

 

这天,日过晌午,老俩口没有下锅的米,灶上冷冷清清。老太婆在屋里炕上,迷迷糊糊睡着了,老头子依着门框,坐在门坎上打盹。

 

这时,一个疯疯癫癫的和尚走到门前。向屋里望了望,叹了一口气;再看看坐在门坎上的老头儿,心里充满了同情。和尚一抬手,看见自己手里的扇子,忽然眼睛一亮,心里便有了主意。

 

他用扇子拨了拨老头肩膀。老人一惊,睁眼看见一个疯和尚站在面前,便问:师父有什么事?

 

我要修扇子!说着,把手里的扇子向老头一扬。

 

好,好,请進屋!老头见有了生意,心里高兴,连忙向屋里让人。

 

济公抬脚進屋,把扇子往案子上一扔:快修啊,等一会儿我就来取!说完,掉头而去。

 

老头拿起扇子一看,心里犯了嘀咕:这扇子破成这个样子,骨不成骨,架不成架,吊儿郎当,怎么修补。正要向那和尚说明这个扇子太破,实在不好修。可是和尚已走远了。修扇子老人叹了口气,自言自语地说:我这里有的是新扇子,待会儿送给他一把新的算了。

 

过了一个时辰,疯和尚回来了。一進门便问:扇子修好了吗?

 

修好了。老人递过一把新扇子。

 

哈哈,手艺不错,补得像把新扇子!疯和尚满意地说。

 

老人苦笑着,心里闷声的说:本来就是一把新扇子么!

 

疯和尚把一锭银子放到案上,转身跨出了门坎。回头用扇子向门框上扇了扇,嘴里还念念有词地扬长而去。

 

老人追出门去,嘴里不停地说:谢谢师父!回头一看门上,不知什么时候,自家的门上,新贴上了一副对联:

 

上联是:手艺精 心善福积
下联是:扇子美 手勤财到

横批:苦尽甜来

 

扇子老人的奇遇,一传十,十传百,人们争先恐后来老人家门前看对联,买扇子的人络绎不绝。从此,老两口的日子好过了!

 

无名巷从此就叫扇子巷

 

不久,大家都醒悟过来,说:这个疯和尚就是济公活佛,特来为老两口扶贫解困的。

 

正是:

 

贫苦老人有善心,
济公和尚很同情,
略施小计去解困,
从此生意便兴盛。
何谓佛济有缘人?
此即一例细思忖!

 

(事据《高僧传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