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科科普】德云社青年脑出血,为什么现在中风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半梦书斋 2019-05-16

现在医疗技术的进展,让中风死亡人数下降,但危险因素却因为现代生活习惯而逐渐上升

这些中风的危险因素,在年轻人中间越来越普遍,因此年轻人和中年人的中风发病率反而是上升的。

尤其很多年轻人和中年人,“自认为”很健康,从而比老年人更容易忽视预防中风的重要性,比如服用他汀类药物或阿司匹林,戒烟限盐等。

想预防中风,先了解中风

【全科科普】德云社青年脑出血,为什么现在中风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识别“120”,及时120

想要识别是否发生了中风,推荐使用“中风120”进行判断:

➤1看——1张脸不对称,口角歪斜;

➤2查——2只手臂,平行举起,单侧无力;

➤0(聆)听语言,言语不清,表达困难。

如果有以上任何突发症状,立刻拨打急救电话120。

一般而言,若出现有语言障碍、单侧的上肢或下肢无力或麻木、单侧眼睛的视力丧失、看到的视物成双、眩晕、有突发性头疼呕吐一小时之后仍然得不到缓解等症状,应在4个半小时内到医院就诊。

警惕“小中风”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中风是急症,就算症状出现又“恢复”了,也要及时就医。因为这很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也称为“小中风”。

这种发作与中风类似,但不会损伤脑细胞,一般是脑内某条动脉堵塞后自行再通造成的。这种短暂缺血不会引起持续的症状,但是离真正的中风很近,需要及时就医采取预防措施以免发生悲剧。

这种“小中风”又恰似“狼来了”,比如有人突然一只手无力,本来想去医院,但是没等去医院手又好了,于是选择不去医院,而等到再次发作,有些人就误以为这是自己能恢复的,不需要去医院,于是等真正的“中风”发作后,发现不能恢复,再去医院就迟了,遗误最佳治疗时机。

中风的不可抗力因素

一些中风因素是我们只能接受而无法改变的,比如:

➤家族史:家中有祖父母、父母或兄弟姐妹曾发生中风,那么中风风险更高。

➤年龄:65岁以上中风更为常见。

➤性别:女性中风多于男性,并且死亡人数也多于男性。

➤种族:非洲人高于白人或亚洲人。

➤个人史:过去发生过中风的,再次发生的风险更高。

80%的中风可以预防

除了不可改变的因素外,我们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预防80%的中风,能够改变的风险因素如下:

➤高血压:中风主要危险因素,使脑血管更易破裂或堵塞。

➤高血脂: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斑块。

➤心脏病:冠心病心源性栓塞每年约占缺血性中风的20%,其他如心脏瓣膜缺损和心律不齐(房颤)也会增加风险。

➤糖尿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可能患有外周血管病变等。患有高血糖症的非糖尿病缺血性中风患者的30天死亡率比没有高血糖的患者高3倍。患有缺血性中风的糖尿病患者中,30天的死亡率高出2倍。

➤镰状细胞性贫血:遗传性的贫血,需要定期输血降低中风风险。

➤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肥胖、压力与抑郁、缺乏运动、药物滥用、不良饮食习惯等。

那些“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风险

下面这些风险,你认为哪些可能与中风有关?

碳酸饮料

空气污染

流感样症状

无先兆偏头痛

睡眠呼吸暂停

答案:

➤碳酸饮料

2019年2月14日发表在STROKE上的一项80 000名50~79岁女性调查研究发现,每天饮用两种或更多碳酸饮料的比很少或从未饮用过的女性在12年研究期间中风风险高25%,心脏病风险高30%,全因死亡率高16%,并且肥胖女性风险更高,即使没有心脏病或糖尿病史的人患缺血性中风的风险也近乎4倍之多。

➤空气污染

2019年美国卒中协会夏威夷国际卒中大会上的研究发现,空气越脏,中风死亡率较高,预期寿命较短。空气污染通常与肺部疾病直接相关,如哮喘、COPD和肺癌,但其还同时影响大脑和心脏健康。PM2.5的空气污染暴露会引发氧化应激和全身炎症,导致血管收缩以增加血压。持续的高血压(>130/80mmHg)会增加中风的风险。可以通过多种措施减少风险,如使用空气净化器等。

➤流感样症状

根据2019年国际卒中大会上公布的研究发现,无论性别、种族或环境,流感样症状与缺血性中风风险增加40%有关。流感样症状,不仅包括流感,还包括其他感染如严重的病毒性鼻炎。中风前15天的流感样症状与中风几率总体增加相关。

➤无先兆偏头痛

2019年3月6日发表在JAMA Neurology上的新观察性研究表明,患有无先兆偏头痛的年轻人与血管异常关系更为密切,有颈动脉破裂风险,增加中风几率。研究中近2500名18~45岁中风患者中,13%与颈动脉破裂相关,这类人群通常高血脂、糖尿病或吸烟率更高。当然总体而言,大部分的偏头痛是良性疾病。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可能是中风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表明,OSA可增加缺血性中风的风险,同时可加重脑血管异常或中风的其他危险因素。与一般人群相比,中风患者发生OSA频率增加。并且中风后,中至重度的睡眠呼吸暂停与康复不良结局有关。

中风康复要趁早

第一时间救治中风有可能完全治愈,不过就算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也不要绝望。研究者曾认为,当一部分脑受到损伤时,没有办法能恢复失去的功能。事实证明脑部可发生适应并恢复部分功能。

(轻-中度)中风后24小时开始进行运动康复是安全有效可行的,可以促进患者的移动能力的恢复。而长期卧床会影响患者的功能恢复潜力,特别是神经肌肉功能和平衡功能的恢复,降低大脑的可塑性和功能重组。

很多家属希望竭尽所能帮助患者如喂饭、拿取物品,剥夺了原本患者的日常活动。

当然,康复训练需要专业指导,综合考虑患者的体力、耐力和心肺功能情况,并不是活动越多越好。

哪怕错过黄金治疗时期,还可以把握住黄金康复时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