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马之古晋市(沙捞越州首府)

 明月流 2019-05-16


  古晋是砂捞越州的首府,又称“猫城”,1988年8月1日升格为市,分南、北两市,南市华人居多,北市马来人居多。市区面积为508.54平方公里,人口50万。古晋地处砂捞越州的西部,砂捞越河南岸,离海岸约35公里。市内新旧建筑交替,河渠纵横,绿水悠悠,装载橡胶、椰子、胡椒的小船穿梭期间,又有“ 水上之都”之称。沿河两岸的高脚长屋,更是古晋的特色。

  古晋居民多从事木雕、陶器、纺织品、贝壳、装饰品的制作。东部为新工业区,沿河下游4公里处是丹那晋提新港,郊区有国际机场。

  古晋拥有丰富的历史遗产,该市拥有3座博物馆,即砂捞越博物馆、敦拉萨博物馆及砂捞越穆斯林博物馆。其中砂捞越博物馆是东南亚收藏最好的博物馆之一。

古晋位于北纬1度33分,东经110度25分,海拔27米(89英尺)。古晋是一座座落在沙劳越河边的一座城市,位于北婆罗洲的西北部。


古晋语言


  与其他马来西亚的大城市一样,古晋的语言成分也是多姿多彩的。马来语、英语与华语被当地的居民广泛地使用。

  马来语是政府以及半政府机构所指定的语言,而英语则是通用语,在商业活动中广泛的被使用。虽然说华语流通于华族之间,但事实上华族之间的沟通还是普遍的使用各各籍贯的方言,例如福建话、客家话、福州话、广府话、潮州话等等。

古晋市的南市人口有143,500;北市的人口有133,600;巴达万区有302,800,也是全砂最多人口的一个管辖区。以宗族区分的人口有华人(220,400)、马来人(207,000)、印度人及当地的内陆民族,也就是达雅族(58,100)。

  住在古晋市区的华人以客家人居多。华人当中,客家人多务农、建筑业,福建人(闽南人)及诏安人(也属于闽南人)又以从事商业及建筑业为主,兴化人(莆田人)多从事渔业、轮胎等零件业,海南人多经营咖啡店,潮州人(包括汕头人和揭阳人)多经营杂货业。

  虽然大马是以伊斯兰教为国教,但仍属于宗教自由的国度,本地华人多信奉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等等。最广为人知的,是青山岩的寺庙及“寿山亭大伯公庙”。


  古晋是座民风淳朴的城市,跟其他大城市比较起来,古晋人的生活较悠闲,步伐没那么匆忙。

  古晋更有一历史博物馆,展示历史文物,堪称东南亚最丰富的博物馆,里头拥有许多当地的古物及文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