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育才家园(ID:YuCai_JiaYuan) 为人父母,对于孩子总是少不了期待,从古至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众多父母的愿望。 但是很多父母觉得自己已经为孩子做了很多,花了很多心血,孩子不仅没有成为自己心目中的样子,到最后却养出了“仇人”。 下面这三类父母,不是养孩子,而是养仇人,父母一定要看看! 1 溺爱包办型父母 溺爱是超出了对孩子正常的爱,对孩子过分爱护,让孩子事事顺意,对孩子百般纵容。 包办式抚养孩子是父母代替孩子做决定,孩子的能做的事情,父母坚决自己来做,让孩子沿着自己铺好的道路前进。 曾经看过一分来自《中国青年报》的数据,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14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
受访者认为生活小事和婚姻是父母最爱替孩子包办的方面。 从数据明显地看出,很多父母在教育孩方面都采用了包办式教育。 父母对孩子的包办大到选择学校和专业,小到选择准备学习用品,他们以为孩子只要管好学习就好,其他的不重要,但是恰是其他的真的很重要。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案例: 有个小女孩子非常自卑,她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父母其实也是很有能力但又比较强势的人。在她小时候,大小事情都是父母包办代替,即使小学时自己动手做的手工,父母看后就批评她手太笨,于是第二天交作业她交了父亲重新做的交上去了。 类似这种事情她经历过很多,她所尝试的事情,都被父母一一否决。 多次被否定和干涉之后,她开始怀疑自己,觉得自己什么都干不好,没有了自主能力。 包办孩子的成长,只会让孩子成为牵线木偶,丧失了自己的思考能力。 溺爱孩子又何尝不是在养仇人呢? 此前看到过一则新闻,一孩子因为母亲没有给他买心爱的玩具,竟当场掐住了母亲的脖子。还有一个孩子因为父母没有给其零花钱,追着母亲打。 这种新闻屡见不鲜,但是都反映出一个同样的问题,溺爱让人疯狂,孩子小时候,大大小小的要求你都满足,他习惯了被顺从,之后的某一天你突然不顺着他了,自然会心理不舒服,甚至大打出手。 溺爱包办,真的会毁了孩子! 2 期望过高的父母 还记得北京卫视有一档教育节目《老师,请回答》,有一个学舞蹈的女孩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她一上台就泣不成声,引起了很多观众的注意,在她的手里拿着一张简笔画,画着她和妈妈,远远的一头还用线连着爸爸和远在郑州的家。 小女孩子说,自己在北京学舞蹈,父母为了自己在北京的学业,卖掉了家里的别墅,两地分居。平时爸爸忙着工作,只有妈妈陪着自己。 父母不知道,比起学舞蹈来,她更希望一家人能有自己的家,父母长期分居每当在一起时就会为感情琐事吵架,这让她觉得为了学舞蹈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她自己小小年纪,已经感觉很焦虑,常常因为自己远在北京求学导致父母居无定所非常愧疚。 其实,父母过高的期望就像压在孩子身上的石头,也会让孩子喘不过气来。 很多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给孩子报了很多兴趣班,每天每周基本没有休息的时间,要知道,负重前行的孩子反而会跑得更慢。 过高的期望也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为自己付出太多,一定要学有所成才能报答他们。带着这种心态学习,只会产生两种结果,一是如果你学会释放压力,真的成功了,满足了报答父母的愿望,二是,压力过大,半途而废。 其实适合给孩子的才是最好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和性格。我们期望孩子成为人中龙凤,但成功这个词太难定义。 如果不能让孩子立刻成为参天大树,那就静待一朵花开。 3 感情不和的父母 朋友阿华说,在他小的时候,很少看见父母相亲相爱相敬如宾的场面,有的只是为感情琐碎吵架,动辄就摔东西,互相谩骂,甚至迁怒于他。 而每次父母吵架的时候,自己不敢上前劝架,只能躲在被窝里或者角落里发抖。 刚开始父母吵架,阿华会害怕,会哭。但是久而久之,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父母一吵架,阿华闭口不言,用被子包裹自己,只要听不到吵架谩骂声就够了,任凭他们怎么吵都行。 然而父母吵架对孩子成长造成 的上海市不容小觑的,孩子没有温馨有爱的家庭氛围,耳边听多了谩骂,见惯了父母用暴力解决问题,他的性格也变得敏感多疑,自卑孤僻,缺乏安全感。 而这种性格任凭他多努力都始终无法战胜骨子里流露出的自卑。 不得不说,感情不和的父母,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可能会伴随他一生。夫妻间不相亲相爱,任凭在教育这件事情上再努力,往后的人生也追赶不上家庭和睦环境下长大的孩子。 每个孩子起初都是一张白纸,他后来的样子大多数都是父母的涂涂画画,作为孩子的第一教育人,父母一定要避免成为以上三种。 —End— |
|
来自: 昵称cZwA4 > 《2019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