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末老照片日本人拍摄的南京社会风貌

 三槐世家馆 2019-05-16
1910年6月,位于上海虹口的日本书店发行了一本由杉江房造编辑的摄影集《金陵胜观》,展现了清末南京的社会面貌,现在已成为珍贵的史料,值得重视。本文选取一部分老照片,以飨读者。
晚清历史上,南京在清军与太平军的战争中遭到严重破坏,人口锐减。1864年之后,经过30余年的缓慢发展,经济有所复苏。虽然早在1858年《天津条约》已列明南京为通商口岸,但直到1899年才正式开埠。
1899年,下关港口对外国籍轮船开放。次年,外商开始在下关建造码头。港口名义上由清廷管辖,实则由列强控制。英、美、法、德、日等国兵舰任意在港区游弋、停泊,有些国家的水兵甚至上岸在港区附近驻扎。
该校成立于1906年,在校生250多名,年龄为15岁至18岁之间。各省设陆军小学是清末军事教育改革的措施之一,宗旨为“以忠君爱国为本原,德育体育为基址,振尚武之精神,汰叫嚣之陋习”。
两江总督总管江苏(含今上海市)、安徽和江西三省的军民政务,官居从一品。其衙署曾在太平天国运动中被荡平,1864年之后曾国藩在原地进行重建。
1908年沪宁铁路建成通车,江宁车站也投入使用。车站按清廷邮传部“一等站屋”的设计要求,拥有候车大厅、票房、电报房、站长房、邮政房、货物经理人房等建筑设施。
明故宫即明太祖朱元璋建立的皇宫,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这里逐渐荒芜。明仁宗朱高炽曾下令重新修葺南京皇城,但此后数百年间,此处鲜有修葺,风吹雨打,自然和人为损坏严重。
清朝时期,八旗军在此驻扎,对明故宫破坏不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