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立夏开始,我们就在和大家聊祛湿的事。在祛湿总原则里,讲到了湿气有一个特性:它本身在我们体内是很难单独存在的,必须和寒气或者热纠结在一起,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有湿气,会有两种类型:湿热和寒湿。 上一篇我们讲到了湿热应该怎么祛,今天会和大家具体聊聊寒湿这个问题。 为什么我会有寒湿呢? - 寒湿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从外界侵入到身体内部;一种是体内自己生出来。 从外界侵入到身体,是寒湿生成最常见的情况,因为大部分都是我们“作”出来的:
这些习惯会让外界大量寒湿之气通过肌肤表层,入侵到五脏六腑。 还有更直接一点的就是喜欢吃生冷的食物,比如为了减肥,每天拿沙拉水果当正餐;天热了爱吃冰淇淋或者喝冰汽水……这些食物会携带着寒气直接进入到脾胃。如果吃的多了,也就成了寒湿堆在身体里。 从外界侵入到身体的寒湿,会在夏季和冬季时,发作的最明显,让人格外不舒服。原因是夏天的时候,我们体内的阳气会跑到体表来,毛孔张开,寒湿之气很容易跑进来。而冬天本就天气寒冷,受到外界环境的牵引,会进一步加重。 另一种情况是阳气比较弱的人,寒湿之气会从内部自己生长出来。 人体的阳气,和天空中的太阳是一样的,有温煦脏腑和四肢的作用。如果阳气虚弱了,寒气会先冒出头来,冻伤了脾阳,让它没有办法运化水湿,时间长了就变成了寒湿。因此素来阳虚的朋友,一年四季都会出现很明显的寒湿症状。 但不管是上面哪种情况,寒 湿作为世间两大阴邪,在我们身体上的不同部位,都会很明显的表现出阴冷,受寒的症状。 ① 舌苔 仔细看一下舌苔,明显厚腻有齿痕,并且偏白。 ② 上焦寒湿 1. 喉咙总是有痰,而且是白痰 2. 总是口渴,喜欢喝热水,但却不容易解渴 3. 肩颈稍微一受寒,就会感觉到疼痛 ③ 中焦寒湿 1. 容易腹泻,大便总是不成形 2. 稍微吃点生冷的食物,小肚子就会鼓起来,不容易消化 3. 小肚子上肉肉比较多,用手摸一摸,总是凉凉的 1. 月经期间容易痛经,有血块 2. 畏寒怕冷,四肢总是冰凉的 3. 白带量多,色白带有腥味 相对于湿热来说,寒湿的调理方式会简单一些,总体上要以温阳为主。温阳又分为两个步骤:先温通,再温补。 温通的意思是,让阳气能正常的流通,所以第一步我们要先利湿,第二步才是为自己补充阳气。就好像一条满是淤泥,无法流动的小河。一定要先把河里的垃圾、污泥给清理干净了,接着再开水库让干净清澈的水流进去。 温阳之后,别忘了还要为自己健脾,这样是从源头上杜绝了淤泥和垃圾的产生,让身体真正恢复干净轻盈的状态。 祛除三焦寒湿的小茶方 - 湿和寒都是阴邪,想要化掉它们,我会推荐大家喝这款暖暖的小茶方。 它是用人参、干姜、陈皮、甘草、木瓜一起搭配的,喝起来暖意十足。就像是在身体里升起了一轮小太阳,把身体各个湿冷的角落都烤的暖烘烘的。 对于湿重的人来说,早晨刚起床是一天中最疲乏的时候。清晨起床后,把茶包放在透明的小茶壶煮3~5分钟,软白的水汽携带着暖暖的姜味儿飘散在空气,早起的倦怠与迟缓慢慢融化。 木瓜和陈皮都是性温的,可以通过燥湿的方式来化解脾胃的寒湿。燥湿,就像是在体内升起一把火,让湿气在温暖的环境下慢慢蒸发出去,从身体内部一点点变得清爽。 人参可以补气,而且是把身体内部五脏六腑的气都填满,因此自然也能帮助我们强健脾气。食物的运化,靠的是脾气的转输作用输送到全身。吃点人参给脾胃补点气,就像是给汽车加了汽油,脾胃慢慢地就能恢复运行的动力。 干姜是辛味食物的代表,可以温阳驱寒,而且极其擅长驱走脾胃的寒气。古人说“辛香四溢”,是说辛香的气味是往外散的,因此这种食物会有很强的行气、发散的作用,能驱散寒气。 甘草是药材里的和事佬,因为有解毒的作用,可以调和各个食材的性味。甘草有生甘草和炙甘草的区别,炙甘草是经过蜜制的,味甘,补脾的效果更好,最后我们选择了炙甘草。 搭配的茶方可以全面照顾到三焦,祛除体内的湿气。如果你某个部位的症状比较明显,还可以再搭配其他药材,更好的帮助缓解身体上的不适。 1、上焦症状明显,可以添加桂枝。桂枝辛甘温,是肉桂树的嫩枝,它向上生长的能量很强。相比其他辛热的药材,它更多了一份“侵入驱散”的力量。又因为本身芳香的气味,最善于驱走上焦寒湿。 2、中焦症状明显,可以添加白术。白术是燥湿的,它味道香香的,能够唤醒脾胃。而且它的药性往上走,能够尽可能多的将体内的湿气,气化为身体需要的津液,滋养五脏六腑。 3、下焦症状明显,可以放茯苓。《雷公炮制药性解》中记载:“(茯苓)味淡微甘……味淡,是太阳渗利之品也。”茯苓味道清淡,能祛湿,它是往下走的,能够把体内的湿气、废物转化为尿液排泄出去。 食材:木瓜 / 干姜 / 人参 陈皮 / 甘草 做法 ① 木瓜、人参、干姜、陈皮、甘草按照1:1:1:1:1的比例准备好。将它们用温水稍微过滤一下,晾干,制作成茶包放入壶中。 ② 往壶里倒入20%左右的开水,等待5秒左右,再倒入剩下80%。等到茶水变深后,可以取一个杯子将茶水倒在一边慢慢喝,也可以让它多泡一会,把药性更好的泡出来。 泡好的茶水,闻起来有一丝生姜的辛辣味,但并不会特别明显,反而能够和其他药材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变成很清淡舒适的味道。一杯喝完,脾胃暖暖的,特别舒服~ 有时候贪嘴喝了冷饮,或是吹了空调,都可以马上泡一杯喝,给身体驱驱寒,避免拉肚子的情况发生。 体内有寒湿的朋友,可以一直喝这款茶,喝到体内湿气祛除的差不多了再停下。具体可以看看舌苔,如果舌苔变得轻薄了,就代表湿气有好转。一般来说,湿气轻的,喝两到三天就会有缓解,稍微严重一些的,则需要喝一周左右。 拉伸身体3条阳经,快速激发身体阳气 - 我们身体上有3条大的阳经,分别是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和足阳明胃经。它们在经络中属于阳者,通过做一些动作来刺激这3条经络,可以加强全身的血液循环,快速激发阳气。 几分钟时间,就会感觉身体开始发热,微微出一层薄汗,寒湿之气也会顺着毛孔排出体外。 ① 直角式——拉伸足太阳膀胱经 膀胱经在我们的背部,有两条经络,从头顶的百会穴一直到脚底。膀胱经在我们背后的面积很大,是身体抵御寒邪的屏障,大量的寒气是最容易积存在膀胱经的位置。经常拉伸刺激膀胱经,可以快速排出体内寒湿。 1.双脚分开,抬头挺胸站直。 2.吸气抬手臂向上,呼气,以髋部为折点向前向下,直到身体与地面平行。 3.慢慢吸气,抬起身体向上。呼气落手向下,还原到原来的站姿。 4.重复做10次,做到身体微微发热即可。 ② 坐姿侧伸展——拉伸足少阳胆经 足少阳胆经在我们身体左右两侧,从头顶一直到脚底。少阳是阳气初升的经络,胆经就像掌管我们身上阳气开关的枢纽。拉升胆经,有助于升发阳气,帮助身体排出寒湿之气。 1.双腿交叉坐在地上。吸气,双臂向上抬,与肩同高。呼气,向右屈体。右手放在地面上。左臂靠近左耳。头部向左转,目光看向举起的手掌。 2.保持呼吸五次,吸气时,立直脊柱。呼气,手臂放松。 3.重复做10次,做到身体微微发热即可。 ③ 眼睛蛇式——拉伸足阳明胃经 足阳明胃经分布在身体正面,从眼部下边经过脾胃,一直到脚部,是有关于消化系统非常重要的经络。通过拉伸刺激足阳明胃经,可以养护脾阳。 1.身体趴在瑜伽垫上做准备,双手放于两侧,手肘夹紧身体。 2.慢慢呼气,手掌向地面推送,肩膀向后旋转,胸部向上抬起离开地面,提起身体向上。 3.保持髋部以下用力压地,腹部伸展,尾骨向内收。 5.保持5~8次平稳呼吸。下一次呼气,屈臂,依次俯身向下,回到俯卧。 6.重复做10次,做到身体微微发热即可。 拉伸阳经的最好时间,是在早上,可以在起床洗漱之后在瑜伽垫上做这几个简单的动作。顺应着早上生发的阳气,让沉睡一整夜的身体苏醒,一天的精神气都会旺起来。 |
|
来自: 昵称35769083 > 《中医》